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大型社会活动志愿服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和发展瓶颈,主要体现在志愿者来源、志愿者服务文化推动、管理激励机制、志愿服务遗产保留等方面。为了推动我国大型社会活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建议从扩大志愿者来源,创新培训体系,创新管理激励机制、推动志愿文化建设、项目和骨干保留等方面进行管理创新,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志愿者服务事业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2.
志愿服务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产物和结晶,是培养公民意识、提升公民素质、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的重要载体。志愿服务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虽然不长,但其发展规模、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却不容忽视。随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志愿资源利用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投入回报率低等问题日渐突出,影响了志愿资源的有效运用和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志愿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志愿资源开发、利用、再利用三个环节,即注重志愿资源的综合开发,提升志愿资源的使用效率,建立志愿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平台与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3.
正贵州深入推进全省志愿服务工作,强化志愿服务机构、组织、队伍、机制、项目、品牌建设,促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培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道德风尚。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近年来,贵州省持续深入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积极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诚信建设引领时代风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掀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热潮,全省崇德向  相似文献   

4.
正十九大报告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政治纲领和行动指南,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要把学习贯彻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落实到志愿服务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高举精神旗帜,点亮志愿服务"航向灯"。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  相似文献   

5.
<正>"两项计划"是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我国西部计划和我省欠发达地区基层计划的简称,旨在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西部和省内欠发达地区基层从事为期一至三年的志愿服务,志愿服务主要包括基础教育、农业科技、医疗卫生、基层青年工作、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新疆、西藏等专项行动。自2004年以来,浙江海洋学院积极开展"两项计划"工作已走过10个年头,共计148名优秀毕业生投入到志愿服务"两项计划"事业中,其中志愿服务浙江省欠发达地区计划78人,志愿服务我国西部计划70人,参加人数位列浙江省省属高校的前茅。2013年,浙江海洋学院"两项计  相似文献   

6.
志愿服务作为社会服务和管理的重要内涵,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和基本平台。福州市志愿服务事业近年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也暴露出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志愿服务要扩大志愿理念传播,培育志愿精神和志愿骨干队伍,夯实志愿服务基础及完善志愿机制建设,推进服务常态长效。  相似文献   

7.
袁克敏 《奋斗》2013,(2):59-60,61
正我省社会志愿服务已有十多年的实践发展,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以《黑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的重新修订为标志,我省志愿服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更广泛的领域、更深刻的层面不断拓展深化,正在成为服务党和政府工作、服务社会民生大计、服务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事业。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刻认识其现实意义,深刻认识阶段性发展特征,深刻把握未来发展走向,按照广泛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要求,努力实现志愿服务健康可持续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市劳教局新河劳教所志愿服务小分队围绕"情系劳教事业,构建和谐新河"的工作目标,以便民、利民为宗旨,各展所长,乐于奉献,竭诚为劳教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以服务群众为主题,发展社会事业、改进群众工作占有重要位置。志愿者服务事业由于其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高度契合,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事业和群众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广大群众投身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北京的志愿服务事业要紧抓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大局、服务社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提升志愿服务水平,以更好地发挥出志愿服务事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相似文献   

10.
社会需求的变化,社会资源的多元化以及社会治理环境的变革,加快了广东志愿服务的专业化转型需求。促进从"由上到下"到"上下结合"的志愿服务管理模式转型,从"活动促进"到"常态运行"的志愿服务发展方式转型,从"志愿个人"到"志愿之城"的志愿服务价值取向转型,有利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推动中国志愿服务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共享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中国社会发展现状需要共享发展凝聚共识,风险社会来临需要共享发展理念化解风险。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向度都与共享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坚持成果共享目标下的志愿服务价值追求,搭建社会共建理念下的志愿服务参与机制,开展合作共赢理念下的志愿服务资源整合,完善风险共担理念下的志愿服务条件保障,可以全面促进中国志愿服务提质量、出水平、上台阶。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项崇高的社会服务事业,志愿行动是志愿者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是人们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途径。志愿服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各种志愿行动有序开展需要各种制度来规范和激励志愿者的行为。制度化是志愿行动的重要发展趋势。有效的制度安排包括:志愿行动的支持制度、志愿者的权益保障制度和志愿行动的社会回馈制度。就中国目前而言,推动志愿行动的制度化发展必须在加强志愿行动的立法和相关制度建设、加强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的注册管理、加强志愿者组织的规范化管理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积极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深入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三关爱"活动,积极打造志愿服务生力军。2007年至今,全市法院已发展到813人,占总人数的86%。一是打造硕士生文明志愿服务生力军。实行志愿服务常态化,除在"3,5"学雷锋志愿服务日等节点开展志愿服务外,每周四下午四点固定开展常规志愿服务,去年来,到养老院、公园开展公益劳动53次,开展交通文明劝导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青团》2021,(4):55-55
近年来,团徐州市铜山区委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大局、共青团改革新方向,不断拓宽志愿服务领域,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形成"党政支持、团组织指导、项目化管理"的志愿服务新格局,为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年力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让志愿活动真见效。哪里有党政中心工作,哪里就有共青团和志愿者们的身影。铜山的志愿服务内容从传统的义诊送药、清洁环境,到全方位参与疫情防控、服务城市发展、融入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已成为团区委服务中心大局、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5.
情满秦皇岛     
<正>近年来,秦皇岛市创新志愿服务体制机制,整合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志愿服务联盟,打造"及时雨"志愿服务品牌,引导社会力量助推社会治理,推动了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社会化。"及时雨"志愿服务联盟被推荐为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获评河北省十大优秀志愿服务品牌、最美河北人之十大最美志愿者(团队),其经验做法先后被新华社通讯和动态清样刊发,志愿服务成为"中国最具爱心城市"秦皇岛的靓丽名片。创新体制机制,生成一呼百应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16.
《党建》2014,(1):8-8
正2013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坚持把志愿服务与创新社会治理结合起来,与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制度,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刘奇葆指出,我国志愿服务活动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会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结合时代条件深入挖掘和阐发,进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志愿服务活动呈现出严重的行政化倾向,导致志愿服务难以持续化和常态化,出现中国式"志愿失灵"现象以及社会公共资源浪费等问题,针对广州近年来开展志愿服务的创新性探索,本文提出志愿服务"去行政化"不等于政府无所作为,政府部门应当在志愿服务中担当起资源支持者、信息联结者、"志愿精神"培育者和制度供给者等角色。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为志愿者和志愿组织提出新期望、新要求。进入新时代,要把握新的发展契机,深化发展高校志愿服务,注重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结合新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从志愿服务思想引领、人才培养、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成长成才、网络育人等方面,积极探索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时代,由于大学精神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实然"缺位,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未能有效实现。因此,我们提出,建构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双内核"精神,即志愿精神与大学精神并举,缺一不可"。双内核"精神意味着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既要关切志愿精神的体悟与内化,又要展现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创新驱动、独立思辨、人文关怀"的大学精神充分契合,指导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实现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20.
我国志愿者权益保障:困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愿服务是一项索高而伟大的事业,志愿者身上所展现出来的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等优良品质,对于弘扬人性光辉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志愿服务活动的蓬勃发展,志愿者权益保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当前我国志愿者权益保障存在不少的困境及问题,必须从完善立法、设立专项保障资金、优化培训机制、加强风险管制,建立志愿者救济机制等五个层面,构建和完善我国志愿者权益保障的基本思路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