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春风拂过,梵净山麓的江口县闵孝镇鱼粮溪村山花烂漫,站在村口,远远可观农业公园后山上的互助幸福院"黔鑫家园",伴着缕缕炊烟,俨然一幅乡村美景图。记者走进黔鑫家园,院子里花草葱郁。藤椅上,一个老人戴着老花镜正入迷地看连环画;桌子边,两个老人用自制的黑白两色石子下棋,几个围观的老人时而感叹时而点赞;走道上,鱼粮溪村支书杨再炼推着73岁的阳国喜老人晒太阳,老人闭目养神,  相似文献   

2.
徐林 《奋斗》2000,(4):46-46
某供销公司在批发市场上建造了一座特大型铁架木隔档批发大棚。建好后,按摊位出租给个体户批发商品,个体户孙某也租用了一个摊位。一天,他正在出售商品时,突然,批发大棚的棚顶铁架一个部位断裂掉下来砸伤孙某,造成肩部骨折,多处受损伤。经住院治疗,花去医疗费、亲属护理费、营养费共8000元,误工费2000元。事故发生后,受害人孙某多次找供销公司,要求赔偿全部损失,但供销公司均予以拒绝。于是,孙某到法院起诉。  相似文献   

3.
<正>2008年,九师团结农场确立"多数人种园、少数人种田"向设施农业转变的发展目标,鼓励职工退一进二进三,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职工种植大棚。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之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一辈子靠种田为生的职工当时心里都没有把握、相互观望,连队领导尽管全力宣传和劝说,苦口婆心,依然没有人愿意退出大田,去从事大棚生产。于是连队党支部要求党员带头参与大棚承包,作为一名党员,李红第一个报名,主动退出大田,  相似文献   

4.
<正>生在农村,学农学专业,吃的是农家饭,干的是农民的事崇州市桤泉镇——这个昔日的纯农业乡镇,如今是花果飘香、欣欣向荣的"农业公园"。是什么力量让这里发生了蜕变?是王成龙,一个给桤泉带来嬗变的外乡人,一个用智慧与汗水浇灌这片土地的基层干部。  相似文献   

5.
漫说陶然亭     
北京南城有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公园——陶然亭公园,这是解放后人民政府以历史悠久的陶然亭为中心而修建的。陶然亭地区,早在战国时期就是燕国人民的聚居地。八百多年前的辽、金时代,这里溪流纵横,塘泽错落,飞鸟穿林,游鸥戏水,宛如江南水乡。在大片苇塘的中央有块高地,元代时在上面建了一座慈悲庵。现在,庵里还保存有辽、金的石幢各一座。明清两朝,这里开设窑厂,今公园中的“窑台”即古窑厂遗址。在现公园的范围内,元明时代还曾先后建有刺梅园、封氏园、怡园、龙泉寺、龙树寺等园林寺庙。  相似文献   

6.
"如今咱们冬闲可有事做了,到培训室里看看科技光碟,学学大棚蔬菜种植管理技术知识,真好!"说起科技光碟,农七师一二八团干南屯的农工们便喜上眉梢。干南屯是该团发展大棚经济较好的一个中型农业连队,平均每家每户都有1-2个大棚。2004年,该团积极响应师党委实施"万户万亩大棚"富民工程的号召,投资150多万元建起了72座日光节能温室大棚。大棚完工后,农工们很快就在自己承包的大棚内种上了芹菜、辣椒、西红柿、油麦菜等各种反季节蔬菜。但由于以前干南  相似文献   

7.
发展设施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新形势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结合河谷实际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应该做到:抓规划,以高水平规划引领设施农业发展;抓科技,以先进技术支撑设施农业发展;抓市场,以良好收益促进设施农业发展;抓服务,以良好环境保障设施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路网贯通,景区集群,"凯里都市经济圈"被激活。灵动的凯里,正朝"山江公园市"稳步迈进。"山水相依美如画,风雨桥上歌声起。"1月16日,记者一行沿凯里滨江大道驱车前往凯里经开区下司古镇,途中一览世界最大最长的清水江风雨桥风采;沿清水江而行,瀑布、青山、村庄、溪流以及独具民族特色的建筑,如在画中游。  相似文献   

9.
7月2日,六师共青团农场兵团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里,大棚承包户张太和在忙着为客商采摘西红柿。今年上半年,张太和繁育菜苗、种植反季节蔬菜收入已超过5万元。"发展设施农业让我走上了致富道路,日子越来越红火……"几年前,30出头的张太和与妻子还是从甘肃陇西县农村来到共青团农场的打工族,曾经做过建筑工地小工、泥瓦工、卖过菜,夫妻俩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偶然一次到该场设施农业基地,看到几个同乡靠蔬菜大棚过上了富裕的日子,让他萌生了种植大棚的想法。  相似文献   

10.
放漂总溪河     
正"漫漫河水路回旋,河流总机浪接天。百里流来千里会,一波折去万波连。浮沉野鹜穿新涨,欸乃渔郎泛小船。翘首岩扇绝险处,石桥洞口锁晴川。"这是清代诗人汪炳璈泛舟总溪河留下的著名诗篇。从乌江北源而来,穿越千年古城赫章可乐,经过七星关,在纳雍县厍东关彝族苗族白族乡长坡村与维新镇的坪子村之间,蜿蜒流淌、悠悠跌宕。总溪河,一因水西安氏四十八目之一的总机安文思居住于此得名,二因众多溪流在此交汇成名"总溪"。河谷两岸,散落的土司遗址、碑刻摩崖、民歌民谣……形成了千古绝伦的文化之河。  相似文献   

11.
<正>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朱昌镇以全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为依托,走上了一条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发展道路。走进毕节七星关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一片片青翠的西兰花、一簇簇火红的朝天椒、一架架顶花带刺的黄瓜散发出的阵阵清香,令人陶醉。作为贵州省重点打造的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之一,七星关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坚持龙头带动,着力发挥涉农企业"第一车间"的作用,依托鸿达农牧业、海琪等建成生态养殖园区,依托贵州星丰蔬菜公司建成大棚蔬菜种植示范区,依托市农  相似文献   

12.
正铜仁市万山区结合自身实际,大力推动产业扶贫和产业富民各项工作,农业产业蓬勃发展。"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田坝,现在成了铜仁市最具现代化的蔬菜种植观光博览园。"在万山区高楼坪乡大树林村,九丰农业副总经理王守明指着成片的标准化蔬菜大棚说。2015年5月,万山从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引进九丰农业博览园项目,投资5亿元,按照"农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农旅文一体化"发展思路,建设智能育苗大棚、智能观光大棚、  相似文献   

13.
<正>石阡县认真探索基层全面从严治党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实践总结推行"三个到底"机制,催生各项发展按下"快捷键",跑出"加速度"。城市农业公园秋景宜人,国家湿地公园布局巧妙,城北工业园区机器轰鸣……时下,走进"中国温泉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石阡县处处是迷人美景和大干快上的建设场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自铜仁市2012年底提出实施"民心党建"工程以来,石阡县认真探索基层全面从严治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沿河自治县西部麻阳河、洪渡河流域,与黎芝峡西岸毗邻,总面积2万公顷,是动植物的天然宝库。区内河谷险峻幽深,两岸森林密布,溶洞变幻多彩,溪流泉涌,空气清新,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国画屏、月亮石、老膺岩与麻阳河浑然一体,珠联壁合,山奇水美,如诗如画。当一只只黑叶猴沿悬崖或树枝呼啸而下,让人顿生回归自然之感。  相似文献   

15.
正走进十师一八三团龙疆设施农业基地的育苗大棚,一股暖流迎面扑来。承包户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定苗、栽种,大棚内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近几年,一八三团党委在加快城镇建设的同时,把创业作为促进团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抓手,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牢固树立"把资源用起来,让职工富起来"的理念,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种养结合、新型工业和三产服务"等多业并举的新格局,使团场职  相似文献   

16.
《新长征》2013,(5):44-45
<正>虽然尚是草木未绿的初春时节,但走进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依然能让人感觉到满眼生机——不亚于城里人居住环境的村民小区楼房林立、标准整齐的大棚内果蔬喜人、带有"众一"集团醒目标识的办公区宽敞整洁、设施完备的村心公园里孩子们玩耍嬉戏……这是一个紧锣密鼓求发展的村,这是一个加快步伐奔小康的村。看到这些,我们很想知道,这个八年前还贫穷与落后的地方是如何走上兴旺发展之路的?带着各种  相似文献   

17.
正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关键看两点:一是城里人愿意到乡村去;二是当地人愿意留在农村。如何才能做到"愿意去"和"愿意留"?生态宜居是关键。生态宜居包含了"生态"与"宜居"两个互相并列的概念。其中,"生态"指自然资源保护和农业环境突出问题综合治理。"宜居"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改善基础设施,水电气路房是宜居最基本的条件,是农村实现"愿意去"和"愿意留"的物质前提;提供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让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七师一二九团党委按照"调优调精种植业、大力发展葡萄园艺业、做大畜牧业、做强白酒产业"的总体发展思路,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和二三产业,逐步走上"少数人种多数田、多数人种少数园"的农业发展之路,促进了职工多元增收。园艺业成为职工增收的小银行"我承包了一份葡萄地,还有三座大棚,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年收  相似文献   

19.
《奋斗》2017,(19)
正2017年7月末,笔者随黑龙江、辽宁、吉林农业综合开发系统调研组对我省的现代化大农业进行了调研。如果说黑龙江的现代化大农业让兄弟省调研组成员感到很震撼,那么绥化市北林区双河镇西南村的"稻田公园"则让调研组成员感到惊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的"田园综合体"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农业+旅游+文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种引领农业未来发展的新业态,以往被认为更适合于南方发展,西南村"稻田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农业经济思想很丰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邓小平同志关心的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农业现代化理论的指导思想;指出了农业发展的动力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两个"飞跃"是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邓小平关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思想对当前"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