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舍村坐落在梵净山太平河风景名胜区内被誉为"天堂河谷"的太平河畔,距江口县城4公里,距梵净山山门17公里。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共457户1914人,98%的村民都是杨氏后裔,至今保留着土家族的生活习俗,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全村有旅游从业人员300余人,"农家乐"接待户36家,演职人员22人,有傩戏、金钱杆、土家婚俗等民俗文化表  相似文献   

2.
云舍土家民俗村座落在梵净山太平河风景名胜区内被誉为“天堂河谷”的太平河畔.云舍山寨距江口县城7公里,距梵净山南山门23公里,全村98%的村民都是土家族杨氏后裔,被称为“中国土家第一村”。传说云舍土家族的祖先们原居住在省溪司.通过几代人的辛勤劳作,家族不断强大,但却很难找到一块更好的地方,让后人居住,于是杀猪宰羊祈求上苍,仙人们看到他们如此忠诚。便将原居住的云舍,让给他们建造新居.自己却退居后面的山洞里(现云舍仙人洞)。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江口县云舍村,座落在锦江之源太平河流域中段的河坎谷地,有着古朴、典雅、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土家族千年文化,至今仍然保留着自身民族的风情习俗,因而被称为“中国土家第一村”。云舍村以土家民俗风情旅游为重点,经过多年的发展,云舍的乡村旅游现已初具规模,2004年被省政府定为“贵州省乡村旅游示范点”,2005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相似文献   

4.
<正>江口县云舍村有"中国土家第一村"之称。自2013年以来,云舍紧抓苏州对口帮扶铜仁的机遇,正努力打造成"既是5A级旅游景区,又是苏州对口帮扶铜仁的第一品牌"。云舍,一个吐露着历史与人文气息的美丽村落。从江口去梵净山必经云舍,到达云舍,必经云舍公园。占地百余亩,处处可见亭台、轩榭、繁花、大树、小溪、乱石,错落有致的美景让人宛如置身苏州园林。这正是苏州的手笔,正是在苏州市姑苏区的对口帮扶下,这里才能大放光彩。中国土家第一村云舍地处江口县城城郊,栖身于  相似文献   

5.
正铜仁古城项目旨在重现古城绵延700年的历史文化风貌,为铜仁人民找回曾经的"乡愁故里",建成传承历史、凸显文化、彰显特色的文化旅游胜地。2017年11月28日,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策划,铜仁市"一带双核"(一带即梵净山沿太平河、锦江河至主城区旅游观光带,两核即梵净山景区、铜仁主城区)项目建设正式启动,项目规划中的古城项目、梵净山沿太平河、锦江河至铜仁主城区旅游观光带  相似文献   

6.
<正>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率先振兴的一场旅游盛典2012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由中共铜仁市委、铜仁市人民政府、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贵州省旅游局、贵州省文化厅、贵州省体育局、贵州省民委、贵州省宗教局主办,由江口县委、江口县人民政府、铜仁市旅游局等承办的"铜仁市第一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2012贵州梵净山文化旅游节"在风光迷人的梵净山太平河省级风景名胜区隆重举行。"规划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  相似文献   

7.
李坤  文叶飞 《当代贵州》2014,(29):18-19
作为国家确定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决战区和新一轮扶贫开发先行先试示范区,铜仁将扶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其探索出的成功经验可圈可点。巍巍梵净山南麓,太平河畔,坐落着一个别致漂亮的村寨——江口县寨沙侗寨。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恰似一幅陶渊明笔下的桃源美景。  相似文献   

8.
云舍在山下,在水边,在距江口县城只有几公里的田坝里。到云舍要过一座摇摇晃晃的吊桥,或者卷起裤脚踏着水中桥涉水过江。汽车开过水中桥时,激起朵朵浪花,形成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9.
正8月,铜仁市江口县太平乡云舍村荷塘,片片荷叶紧紧相连,托起朵朵或白或粉的荷花,娇艳欲滴,和着沁人心脾的花香,蝉鸣阵阵,鸟语连连。"走进云舍,空气中弥漫荷叶的清香,看着满池的荷花,女儿开心极了!"来自广西的游客黄慧告诉记者,云舍村山秀丽水清亮,让人心旷神怡。距江口县城4公里的太平镇云舍  相似文献   

10.
正层林尽染秋意浓,万山红遍金秋时。9月22日,作为全国唯一以"乡愁"为主题的微电影小镇,铜仁市万山朱砂古镇继2017年成功举办华语微电影暨首届"我的乡愁"主题微电影展后,又迎来了2018年贵州梵净山"我的乡愁"微电影节。为彰显梵净山品牌价值,扎实推进"一带双核"文化旅游项目,铜仁市全面恢复古城风物风貌,精心打造一批能"唤起乡愁、留住乡貌、传递乡情"的乡村乡味。云舍、尧上、苗王城等民  相似文献   

11.
黄政方  李鹤 《当代贵州》2013,(18):I0003-I0004
江口县始建于1913年,全县总面积1869平方公里,辖7镇2乡,居住着汉、土家、侗、羌等19个民族,总人口23.73万,少数民族人口占64.95。境内梵净山横亘在与湘、渝、鄂三省市交界的黔东北边陲、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绵延数百公里,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事有"名岳之尊、武陵之源"的美誉。近年来,江口县委、  相似文献   

12.
从江县位于贵州东南、都柳江畔,321国道穿境而过,素为黔桂要隘。在全县324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苗、侗、汉、壮、瑶、水等民族人口3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93%以上。县城北距省城贵阳450公里,南距广西柳州280公里。这里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18.4℃,降雨量1195毫米,无霜期320天,是一块神奇而秀丽的土地。  相似文献   

13.
九月的晴空,万里无云.中国土家第一村一江口县太平乡云舍村龙塘河两岸和环寨巷中一番热闹景象.二百多名群众冒着烈日,或挖沟排水,或拆迁造纸棚,或清理河道污染物,或拆迁房屋平整路面,或挑砂砌浆,或拿着扫帚打扫卫生.河岸上,一位三十左右岁的青年男子,手拿一张建设规划图,跟群众和村支两委成员商讨着什么?时而指东,时而指西,在描绘着云舍村的新蓝图……初秋的云舍,生机勃勃,果实累累.  相似文献   

14.
正梵净山西南麓,江口县德旺乡净河村,云雾缭绕。鲟鱼养殖基地内,工人正在鱼池捕捞成品鱼,即将送往周边市场。净河村听上去就是一个出好水的地方,事实也确实如此。江口因水而名,也因水而兴。千百年来,发源于梵净山脚下的太平河与闵孝河及境内的各条支流,孕育着当地各族儿女。如何利用水资源,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经济发展?江口在生态渔业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5.
铜仁市位于铜仁地区东部。地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和湘西台地之间。东邻湖南凤凰、麻阳、芷江;南接万山、玉屏、岑巩;西连江口;北至松桃等(县、特区)。土地总面积1513.61平方公里。有汉、侗、苗、土家等民族。铜人之名,缘于元代"铜人出水"的传说。相传元朝初年,有一位渔翁在锦江大小江汇流处巨岩下捕鱼时,在水底捞出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三尊铜像。朝廷据此设铜  相似文献   

16.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铜仁地区中西部,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西麓。东北邻松桃,西北界沿河、德江,东南接江口、石阡,西南至思南等县。土地总面积1969.1平方公里。有土家、苗、汉等民族。  相似文献   

17.
围绕丰富的土家民俗文化,印江自治县加大对土家族文化的打造力度,以团龙民俗文化村的建设为重点,加大对唢呐神功、土家摆手舞等具有浓郁土家族色彩的文化挖掘保护力度,着力创建以"土家舍巴节"等为主的土家民俗活动。投入巨资,对旅游公路沿线的建筑进行土家风情打造。立足红色文化资源,免费开放了木黄红二六军团会师纪念馆,先后举办了"重走老区路.推动新跨越——黔东革命根据地火把传递"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8.
<正>印江地处武陵山脉主峰、佛教名山——梵净山西麓,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千百年来,在这块古朴而神奇的土地上,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民族工艺,特色鲜明;民间文艺,异彩纷呈;民风民俗,古朴厚重;名胜古迹,灿若星河。到印江,可以听一曲长号唢呐、看一场土家花灯、喝一碗土家米酒、品一杯  相似文献   

19.
翠绿的梵净山,清澈的太平河,微笑的云舍人。在这里,青山与绿水交相辉映;在这里,“三个文明”建设比翼齐飞;在这里,荡漾甜蜜的幸福生活……踏入江口县太平土家族苗族乡云舍村,迎面而来的是一股和谐之风、文明之风、高雅之风。党风好转带动民风纯过去,在云舍村,部分党员党性意识不强一直是支部书记杨运国的心头病,有的党员长期不过组织生活,影响了其他党员。群众曾说:“云舍村的党员党(挡)不住了。”群众的话,让支部狠下决心纠正,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中,他们创新监督机制,把党员的党内监督改为党外监督,接受群众评议。党支部…  相似文献   

20.
走进梵净山麓的江口县,这里有着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民风淳朴的"中国土家第一村"云舍、怒溪十里画廊大湾古寨、桃映漆树坪羌寨,喝一碗拦路米酒,做一次哭嫁新娘……你会情不自禁地溶入古来"羌巴"人的历史民俗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