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日苓、韩国中药产业占据国际中药市场的高价值环节,而中国在天然植物药原料的栽培、采收、加工和简单提取方面有明显优势,因此吉林省与日韩在中药方面的合作是可能的。从战略因素看,吉林省应及早采取中药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组建跨国中药企业;在环境因素方面,对有风险的国家采取较低资源承诺的进入模式,逐步提高产品的地区熟悉程度,进而采取高资源承诺模式;在中药产品市场竞争方面,要求吉林省的中药企业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提高经营战略的柔性。同时,吉林省在参与东北亚地区中药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既要采取中药企业集群化和科技刨新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还要根据各国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措施。对日、韩要采取“技术引进、特色输出、共同开发、产权保护”等策略,对蒙古、俄罗斯、朝鲜要采取“扩大影响、占领市场、资源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蒙古国作为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其对外经济的安全战略首先是同周边国家建立良好的经济关系,这其中既要同中俄两大邻国建立良好的经贸关系,同时又要寻求与日本、美国及西欧等“第三邻国”的经济关系。其次是将积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作为蒙古国经济安全战略的延伸,使其成为进一步稳固蒙古对外经济安全战略和实现本国经济繁荣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蒙古是东北亚地区的陆权国家.奥巴马执政以来减少与俄罗斯在东北亚的对立,树立蒙古为亚洲“民主典范”的标杆,挑动东北亚陆权大国竞争、动摇大陆纵深安定局面,进而控制中国崛起对美国区域优势的冲击.中国应从战略高度,稳定中俄、中蒙合作,夯实“倚陆向海”的地缘基础,化解美国对俄蒙战略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2022年5月,美国总统拜登在日本东京宣布与印太地区的13个国家启动“印太经济框架”的谈判进程。“印太经济框架”作为美国开展印太区域经济合作新的制度体系,从本质上讲,是一份以美国利益优先的印太区域制度整合方案,是美国在印太地区开展对华竞争的行动纲领,其未来必将会对我国的海外市场、供应链稳定、区域数字经贸规则制定话语权以及区域各国制度整合等方面带来不确定性的影响。为应对“印太经济框架”的可能影响和挑战,我国应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整合“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推出区域数字规则的“中国方案”,构建我国跨国企业主导的区域供应链,以RCEP为抓手,推动区域制度整合。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进行区域经济合作已演变成为世界性的浪潮、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也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在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兴起的浪潮中,北部湾“风声水起”,泛北部湾经济合作顺势而生。  相似文献   

6.
自1989年中蒙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双方关系稳步发展,两国在包括政治和经贸在内的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国已成为蒙古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在蒙古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中蒙共同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健康互信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但同时两国关系仍面临不容忽视的挑战。蒙古为发展经济提出了“千年之路”战略构想,这一构想的实施将为未来中蒙两国的全方位合作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经济呈现总体衰退的形势下,东北亚地区除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外,其他各国经济均再次出现下滑颓势,这有世界经济整体下滑尤其是美日欧经济衰退的影响,还有“9.11恐怖事件”的影响,更有其自身经济结构上的原因。东北亚各国经济要走出低迷状态还需要一段时间。东北亚地区双边经济关系在摩擦中前进,在竞争中发展。区域多边合作在探索中又有新进展:铁路交通合作稳步推进;环境合作扎实进展;能源合作方兴未艾;中韩日三国就新设经济部长会议达成协议。  相似文献   

8.
在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中,除了东盟、“10+1”和“10+3”等由国家主导的合作模式外,还存在另一种由专业性国际组织主导的合作模式。本文以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为个案的分析,考察亚洲开发银行在促进地区合作上的作用。本文认为,亚行在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中扮演了倡导者、组织者、协调者和融资者等多种角色,起到了有效的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9.
历经坎坷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虽巳展现雏形,但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图们江地区开发也是进展缓慢,与合作的有利因素相比,不利因素仍占据主导地位,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对此,吉林省必须从现实出发,围绕对外经贸战略进行重新思考,以推行"全面合理化"为手段,脚踏实地的推进"质量立省"战略的实施,为今后参与可能出现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积蓄力量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日韩合作与东亚区域经贸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是中日韩合作10周年。三国经济占东亚地区GDP的3/4和贸易额的2/3,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东亚是富有发展潜力和欣欣向荣的重要地区。当前东亚经贸合作中出现了三个新情况和新起点。在三国合作的基础上,东亚未来有望成为依存性、互补性很强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圈”。但中日韩合作需要进一步提升。中日间维持“战略互惠关系”的关键是必须要建立“信赖关系”。中韩间的合作仍须以“互惠互利”为原则。  相似文献   

11.
中俄两个相邻的世界大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时期,因此,中俄经贸合作具有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尤其相邻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具有广阔的前景。2007年8月20日,中俄两国几乎同时正式推出了东部地区发展战略,把加强和扩大两个相邻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提高到了战略高度。“网”型经济合作模式是两地扩大经济合作与交流,推进合作向全方位、高层次方向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东北亚经济圈在自然地理上应是日本海、渤海、黄海三海经济圈,笔者主张将其圈域扩大到三海周边地区,则更有利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这种三海构想的战略展开应循环:动员民众,信息先行;倾向振兴、横联扩充;依愿分合,相互受容;功能互补,“配位”利用;连圈成网,拉驱共动。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中国吉林省和日本北陆地方处于地理上的中枢地位,其合作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条件,极有可能先行发展起来,并进一步拉动其他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和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中俄区域经济合作迎来新的战略发展期。在此背景下,四川省与俄罗斯的区域经贸合作迎来发展新契机。在现有合作成就的基础上,四川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面临着中俄两国高层重视、两国各级政府积极支持、双方区域发展的战略需要、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等大好机遇,应充分发挥四川省的多方位优势,制定对俄开放总体方案,建立对俄协调机构,打造对俄优势产业与品牌,培养对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区域经贸合作运作平台,实现以川俄合作带动并深化川渝经济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局面。  相似文献   

14.
东北亚地区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与吉林省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来,东北亚各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环境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无论是日本、韩国,还是中国、俄罗斯以及朝鲜、蒙古,这些国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都处在经济体制与政治制度改革与调整之中。在这些政治经济方面的变化中,有对我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有利的促进因素,也存在着有阻碍作用的不利因素。面对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的新变化,吉林省如何制定与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将对吉林省今后的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于潇  孙猛 《东北亚论坛》2013,(6):79-86,127
大图们江国际开发至今已经有近二十年的时间,目前,大图们江国际通道的断点是中国阿尔山一蒙古乔巴山之问的铁路。加快推进中蒙阿尔山一乔巴山铁路建设是大图们江地区开发的关键。近年来,随着中蒙经贸合作不断加深,我国地方政府和企业提出了多条中蒙铁路建设的新方案,"阿尔山一乔巴山"铁路建设虽然已被列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中国图们江地区开发规划纲要》等国家重大发展规划的支撑项目,却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和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深入研究"两山"铁路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加强高层推动、开展与蒙古国的互惠合作、推动大企业参与等措施加快推进"两山"铁路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亚太经合组织( A P E C) 在1998 年底召开的“吉隆坡会议”上,就区域金融合作、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方面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从格局状况来看,由于东盟经济整体实力的急剧下降,而使发展中成员在 A P E C 中越发处于不利的局面。随着美国在东亚战略的进一步渗透以及美日主导权争夺战的日趋激烈,这种不均衡的格局特点显然不利于以“开放的地区主义”为原则的亚太经济合作的良性发展、 A P E C 这种合作模式仍将在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前提下“磨合前行  相似文献   

17.
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历史演变中,一直伴随着"开放的区域主义"和"竞争性自由化"两种指导思想的竞争。当前的TPP与RCEP是这种竞争的延续,二者各有优势,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也利弊兼之,应以发展的、建设性的眼光看待两个地区自贸安排,推动TPP、RCEP和其他自贸安排相互沟通和互动,形成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彼此融合、互为补充的局面。APEC为推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有必要且已经具备相关条件制定新的地区经济一体化整体目标,即催生亚太自由贸易安排。  相似文献   

18.
今年1月13-15日,东盟系列峰会(东盟、“10+3”、“10+1”、中日韩首脑会议)及第二届东亚峰会在菲律宾中部城市宿务举行。该系列峰会本应在2006年12月中旬举行,但因台风等因素的干扰被推迟。本届系列峰会是在地区国家关系缓和区域经济合作加速大趋势的推动下召开的,取得了显著成果,进一步凸显地区经济与安全合作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在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作用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东北亚地区既是中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重点地区,也是难点地区。鉴于东北亚地区各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和经济实力,中国应该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发挥关键性推动者的作用。以地区多边安全机制建设合作促进经济合作、以深化双边合作促进多边区域合作、以次区域开发合作促进整体性的区域经济合作、以具体领域的合作促进全面的经济合作等,是当前中国推动该地区经济合作的最佳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0.
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中呈现了多种机制和路径并存的局面,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缺乏可以主导地区经济合作的力量和机制。这就为该地区次等力量、次等双边合作关系充分发挥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的作用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广阔空间,也凸显了它们推动地区经济合作的作用。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必将激起区域内各种双边关系的调整,推动中、日、韩三边合作、东盟与东北亚 3国的进一步联合,从而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当前,中韩政治关系良好,经贸相互依赖关系加强,在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上有共同利益,建立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区的条件基本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