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如郑州法院“诚信执行”文章所言,“执行难”历来是法院难啃的骨头。1979年刑法第157条为此规定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1997年新刑法同样将该罪列入,以专条即第313条加以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年通过的关于刑法第313条的立法解释,为加大执行力度再次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国人大代表袁承东近期致函本刊,谈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几点理解。  相似文献   

2.
<正>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简称拒执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近年来,“拒执犯罪”严重挑战司法公信力,极大损害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社会对此反响强烈。2022年以来,温州市鹿城区人大常委会在全区范围内首次开展打击“拒执犯罪”联合协作专项监督,全力维护司法权威和群众权益。此次专项监督对象为区法院、区检察院和区公安机关办理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重点监督公检法三家就“打击拒执”案件的配合协作机制。一年间,全区审结“拒执”案件49件,对54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促成申请人与被执行人和解金额达50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 ,情节严重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这一罪名的设立 ,对于法律尊严的维护 ,法院形象的树立 ,以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司法界的“执行难”问题 ,都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问题是 ,这一罪名设立后 ,由于没有配套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程序的支持 ,使这一新设的罪名没有起到立法的意旨和应有的作用。为实现这一罪名设立的要旨 ,现以这一罪名为轴点 ,剖析如下 :1.从本罪的主体分析 ,(1)由于刑事案件的判决、裁定不会发生被告人拒不执行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这是第一次将解决法院“执行难”问题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中。造成“执行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社会的、经济的、法制的因素外,一些当事人包括权利人、被执行人及其他有关人员,对法律规定不了解或错误理解,也是影响执行工作的重要因素。执行中,一方面,有些权利人因认识上存在误区而丧失应得的利益,有些被执行人因认识上存在误区而心存侥幸,企图对抗法律,蒙混过关。在工作实践中,常见的几种执行误区有:误误区1法院判决后,什么时候申请执行都可以老李借款给林某,经多次催要林某一直不还,后诉…  相似文献   

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了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含义问题,解释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波 《观察与思考》2001,(11):36-37
在司法实践中,有的法院的判决、裁定由于各种原因得不到落实。随着社会的发展,执法环境的变化,“执行难”己成为维护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发展的一大痼疾。造成“执行难”的原因是多方面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要制定《立法法》老百姓大都是通过打官司来关注和认识法律的。官司输了,怨自己找错了律师、怨法官判决不公。出于对法律的信任,他们很少意识到有时候是法律或法规本身出了问题。有这样一个案例:在郑州,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5,(9)
<正>为破解"执行难",最高法院再次向"老赖"亮剑。前不久发布的两个相关司法解释明确,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老赖"将被限制乘坐高铁出行。这意味着,今后对"老赖"的限制将从打高尔夫球、旅游度假等高消费,向普通消费拓展。"欠债还钱"原本是天经地义、妇孺皆知的道理。但曾几何时,"赖账不还"却成了一些道德沦丧、寡廉鲜耻者的无赖行径,社会上甚至不乏欠债者是大爷、借钱人成孙子的怪诞现象。罔顾法律尊严、缺失信  相似文献   

9.
刘抗 《人大建设》2001,(9):43-43
法院的判决和裁定是否能被及时、准确地执行,直接影响到法律的尊严和法律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据笔者最近看到的一份资料显示,某市每年的执行存案达200件以上,有的案件已经拖为“钉子案”、“骨头案”。执行难已成为目前困扰司法机关的一大难题。笔者认为,现阶段执行难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笔者近日道听途闻这么一个故事。某地一位青年农民,外出闯荡多年发了笔小财,也积累了一套法律知识和社会经验,回乡设立了一个“维护农民权益基金会”,投入10多万元,专门为农民讨公道,与侵犯农民利益的行为打官司。他甚至公然扬言:“如果每年和乡里打上12场官司,看他们还有没有精力来损害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社会诚信度降低,自动履行法院判决的比例越来越低,进入法院强制执行程序的案件比例越来越高。据介绍,1993年,法院判决进入强制执行程序的约占30%;1998年,则猛增至42%;2003年,又涨至52%。法院执行的工作量越来越大。针对每年高达250多万件的案件执行,现在执行的力度还是有很大的差距。长此以往,增加了司法成本,不仅损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而且降低了司法的权威和国家的公信力,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为了根治“法律白条”顽症,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决定设立“执行黑名单”并向全社会公布,让故意赖债者成为“过街老鼠”,在…  相似文献   

12.
权彦敏 《求索》2010,(10):157-159
司法实践中法院判决后的胜诉方经常发现败诉方没有足够可被执行的有形财产,而债务人的知识产权却使债权人看到了实现债权的希望。作为企业财产的一部分,以知识产权作为强制执行对象有助于解决有形资产缺失带来的"执行难"问题。但是,债务人的知识产权能否作为民事执行标的,这是一个需要不断试错和验证的法律问题。美国的联邦法和判例实践在处置知识产权作为民事执行标的的问题上已相当成熟,这对我国知识产权作为民事执行标的之处分立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谢素芳 《中国人大》2011,(22):35-35
执行判决、裁定是民事诉讼的重要一环,关系到法律和司法的威严。但各级人民法院普遍反映执行工作难——实践中,法院作出判决、裁定后,被执行人往往以各种方式逃避、规避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特别是与财产相关的义务,这类行为也被形象地称为“老赖”。  相似文献   

14.
法院判决“执行难”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军 《公民导刊》2007,(9):53-54
法院判决“执行难”是一个既陈旧而又至今保持着极高关注度的话题。判决案件执行时“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严重影响到受害人及其家属正常的生产生活。由此引起的越级上访、异常上访、无理缠访居高不下,受害人及其家属甚至采取围攻党政机关、司法机关等过激行为。  相似文献   

15.
问:国家机关、企业、人民团体的职工,因离婚问题,经法院依法判决其定期付给对方生活费及子女教养费而拒不执行或拖延执行时,法院应如何处理?答:国家机关、企业、人民团体的职工,因离婚问题,经法院依法判决其定期付给对方生活费及子女教养费而拒不执行或拖延执行时,法院有责任保证判决的确切执行。除可以真传讯本人督促其执行判决外,还可通知所属单位,按月从其工资内扣除法院所规定的数额,寄交对方。如本人调动工作,即由原单位随供给介绍信一并转知新单位继续执行,直到执行完毕为止。如有关单位或个人拒绝按照法院通知执行,法院应对他们提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桂平市人民法院不断创新审判执行工作方式、方法,力争以审判执行工作的适时"微小"调整与创新,为人民群众带来意想不到的"大"收益,确保人民群众随时随地享受最贴心的司法服务。轻案快办以高效司法保障群众权益"桂平市人民法院判决如下:被告人潘某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拘役2个月。"今年5月28日上午,桂平法院第四审判庭一派庄严肃穆,法官对一起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进行了公开宣判。庭审及宣判程  相似文献   

17.
“执行难”的悬顶之鞭 “民告官”的诸多困境中,执行难是长期存在的又一棘手难题。这意味着,当事人历经千辛万苦赢了官司,得到的只是一张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而行政诉讼解决行政争议的努力,也因此前功尽弃。  相似文献   

18.
卢品慕 《桂海论丛》2006,22(6):82-84
民事诉讼判决执行难问题已成为司法的一大症结,理论界和各级司法部门予以了高度的关注。民事诉讼执行难的原因,从司法层面上分析主要是审判过程中忽视了财产保全、法律文书瑕疵和违法的执行异议造成。从当事人层面上分析主要是不申请执行、债务人逃避债务和被执行人死亡等原因。解决民事诉讼判决执行难问题,要建立诉讼执行保障基金制度,确立自然人破产的法律制度,建立国家民事诉讼强制执行法。  相似文献   

1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了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含义问题,解释如下: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执行内容并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人民法院为依法执行支付令、生效的调解书、仲裁裁决、  相似文献   

20.
“执行难”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法院最感到头疼的老大难问题。可以说,判决的执行问题已经使中国的各级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不堪重负,当事人也往往对法院怨气冲天,尽管法官的判决本身可能是完全公正合理的。“执行难”不仅使法院陷入窘境,而且严重削弱了法院的司法权威、司法信誉和公信力。执行工作实属审判机关的额外负担,法院耗费相当的精力抓执行其实是“不务正业”的表现,步入了司法的误区。从根本上讲,法院行使执行职能实质上是司法行政化这一积弊的体现,是法院的审判职能与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