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蔡至明 《团结》2007,(5):48-4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2.
张书林 《学理论》2008,(2):32-3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比较的问题,是我们在十七大后深入研究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对于二者的关系。我们既要从理论的高度对它们的价值精髓、发展目标、发展策略等进行系统的比较。也要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它们的共性和关联性。  相似文献   

3.
"人才资本是核心资本".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人才不仅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更具有关键性作用.所以,从理论上搞清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实践人才强国战略的积极举措,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进程有着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国旗 《求知》2007,(2):9-10
和谐社会离不开法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加强法治的过程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同样也是法治实现的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而法治正是实现这样理想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其核心内容就是运用法律实现对公共权力的制约,来满足公民权利保障的需求,以实现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均衡,保障人的价值和尊严,维护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有良好的法治基础和有力的法治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更好更快实现.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对和谐社会特征的完整概括和描述,凸显出民主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和谐社会本质上是民主法治的社会.其中民主是社会和谐之源,法治是社会和谐之基,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审时度势,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把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到全党面前,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党的基层组织是全党组织体系的基础,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组织保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基层党组织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是新形势新任务给各级基层党组织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基层党组织肩负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8.
姚荣欣 《学理论》2008,(5):32-3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我们党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如何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拓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能力,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战略目标。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精辟的阐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作为党的组织部门,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以扎实有效的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统一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中,只有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才能逐步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求知》2007,(7):21-2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发展战略。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将发挥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亢振洲 《民主》2007,(12):41-41
胡锦涛同志所作的中共十七大报告,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观点,并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的要求之一。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相似文献   

14.
郑文宝 《学理论》2008,(9):16-17
和谐,浸透着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内涵,是祖先治国安民的基本法则与哲学理念,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同时也成为了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重在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春如 《理论探索》2006,2(5):39-4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由于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长期延续,并未能实现社会的和谐,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分裂、对抗式的文化传统,因其相对完善的民主法治制度,却形成了起码的人文秩序。在有阶级压迫和剥削的旧制度下,社会和谐无法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但肃清封建专制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仍未完成,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障碍。深化体制改革,实现制度创新是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6.
陈宝阳 《求知》2011,(2):13-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往会的和谐桕处,是党中央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其至关重要的一环是加强社会丰义精神文明建设。精冲文明建设反映和体现着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工怍,  相似文献   

17.
浅析社会服务与参政议政相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路 《民主》2012,(6):6-8
民主党派的社会服务是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面向社会,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突出特色,以服务为宗旨,运用经济、科技、教育、法律、医卫、文化等形式,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贡献所进行的活动。民进中央严隽琪主席提出"社会服务与参政议政相结合"的要求,为民进做好社会服务工作拓宽了视野,创新了形式,  相似文献   

18.
子睿 《理论视野》2007,88(6):5-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重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工作,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围绕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刘永富同志。记者: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加快建立和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任务。请您谈谈我国当前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刘永富:国家要改革,要发展,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只有社会稳定了,改革才能顺利进…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新课题。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把握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本质,构建和谐社会要在党的领导下循序渐进。和谐社会最终得以实现,则是要靠法治建设、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的统一。而这种统一最终也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20.
斯恬 《民主》2006,(10):6-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战略。胡锦涛同志在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统一战线联系着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和各界人士,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可以发挥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贯彻落实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努力形成社会各方面成员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共谋发展的局面。一、统一战线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