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类社会演进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自然的内在的逻辑。这种逻辑存在于具体的社会范式之中,并且通过这种不同的前后相继的范式的变迁表现出来。每一次的社会范式的转换都创造出了属于人类宝贵的认知财富,使得人类在向自身的回归的漫长征途中向前迈出超越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2.
乌托邦现实主义是吉登斯晚期现代性批判理论的理论归宿,奠基于其结构化理论和多维现代制度分析框架之上,是吉登斯探索超越现存资本主义秩序的核心理论原则。在现代性的激进化和全球化的条件下,吉登斯论述了晚期现代性社会的高度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构建了超越现存资本主义秩序的乌托邦现实主义框架,从而体现了吉登斯深刻的洞察力和可贵的批判性,也凸现了吉登斯激进的现实主义品质。但是,吉登斯否认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夸大了人类的反思性活动,不能科学阐明现代资本主义秩序的未来和前途,乌托邦现实主义也就难免流于空洞和幻想。  相似文献   

3.
4.
中国社会百年大变,处处、人人都留下变迁的印记。近年与故乡接触较多,心弦一再被触动:这不就是中国变迁的侧影吗?发愿记下,又深感动手晚了,先辈一一离去,许多情况难于弄清了。亡羊补牢,随手记下若干鳞爪,为家乡的过去留下几片枝叶。  相似文献   

5.
刘涛 《八桂侨刊》2023,(3):50-58
华人移居加拿大始于19世纪60年代,但在加拿大的各种移民政策的影响下,华人社会的人口和社区有着复杂的变化过程,华人社会也随之不断地变迁,并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当代加拿大华人社会呈现出教育背景、社会经济背景、语言文化背景多元化的特点以及与加拿大国家多元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步入20世纪,上海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上海社会处于转型期,上海同乡组织由传统向现代嬗变,现代性的同乡会能够为同乡提供更好的服务,因而变得强势,但传统的会馆并未退出历史舞台,它继续履行其服务功能.这反映了那个时代新旧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变迁中,城镇社区的社会制约松弛,分配制度改革,流动人口剧增,社会风气不正,两劳释放人员安置困难,居民小区邻里关系冷漠,思想道德教育弱化,人际交往频繁,人地关系松动,法制建设滞后,犯罪防控打击网络空隙加大。这些都对城镇社会犯罪态势的变化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8.
滕燕萍 《理论月刊》2007,(5):177-179
高校德育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信息化趋势、社会转轨等社会生活巨大变迁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新课题。当前高校德育存在目标单一过于理想化、内容脱离现实、途径方法陈旧单调等诸多不足,革新高校德育应确立体现道德理想性与实践性统一的德育目标,树立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开放的现代道德教育观;适时更新德育内容,使道德理论与现实接轨;开发德育新途径,创新德育方法以增强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漕粮海运是清代后期政治生活中的大事 ,对当时的社会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牵涉到漕粮运输路线的变化 ,使得它直接推动了中国传统经济区域的转移 ;在与西方势力争夺沿海航运权的过程中 ,李鸿章利用漕粮海运的利润 ,创办和支撑了洋务运动的最重要企业之一轮船招商局 ,同时也直接催生了中国的近代化交通工具。因此 ,漕粮海运对于清代的社会变迁 ,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全球化的背景之下,维吾尔族木卡姆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剧变,社会变迁对其传承带来危机与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条件。只有科学认识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充分利用社会变迁中的有利因素,借助当代传媒和学校教育的强大传播优势,在保持本民族、本地域固有文化特征的前提下,有选择的、创造性的传承,才能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引向良性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胡艳华 《前沿》2013,(21):145-151
本文就20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研究的代表作进行梳理,追溯其研究特点、范式困境及未来可能拓展的方向。该研究主要有三个特点:在研究主题上侧重于中国农村政治、经济变迁,以及由此衍生的文化变迁研究;在分析框架上多秉承“国家与社会”的西方范式;在理论和概念选择上有“概念化”和“内卷化”倾向。困境在于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研究没有形成本土的研究范式,最终落入西方范式的窠臼并产生路径依赖,应从范式本身的悖论来反思社会变迁研究。未来可能拓展的方向是从不变中研究变化,寻找研究的共同基础;同时关注农村社会变迁的派生性影响;全球化给中国农村社会变迁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也可能是未来的议题。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人性弱点的彰显、诚信体制的缺失、社会结构的失衡等一系列社会变迁的非理性趋向也同时出现。其诱因主要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的信息膨胀与不对称,市场经济价值观带来的巨大冲击给社会造成的非均衡发展,双轨制经济带来的权力寻租。  相似文献   

13.
原工业化理论一度热议,尽管其解释的对象和适用的范围倍受质疑,但其关于原工业化时期西欧乡村社会变迁——乡村工业的发展、阶层结构的变动、文化生活的变化——的一系列实实在在的研究发现,对于我们今天解释和解决我国乡村社会建设的困境有多重启示。  相似文献   

14.
崔广平  周淑清 《前沿》2009,(7):146-149
移民与迁建有成建制迁移、分割重组和分散安置三种方式,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产生社会冲突,其中第二种方式对社会影响较大,其余两种方式影响相对较小。移民与迁建后新形成的社区整合应以文化整合为主,制度整合为辅,应尽量采用成建制的搬迁方式,以维护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不断变迁,法律欲使其保持自己的社会功用,就必须使自己与日益变化的文明和社会状况相适应。在特定的国家或社群中,人们对法律的态度、理念、价值观以及法律信仰等诸多因素会构成一个国家或区域内的法律文化,而法律文化也与这个国家或社群的历史、社会发展休戚相关。劳伦斯.弗里德曼在他诸多著作当中展现给读者这样一幅景象:在社会的诸多因素(政治、文化、经济、社会价值观以及科学技术)的变迁中,政治、社会价值观和科技的发展是法律制度形成和运作的基础,而法律文化又是法律制度产生的源头。我们必须在这一特定的关系中来理解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特别是美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16.
孙洪升 《思想战线》2006,32(5):128-134
我国的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进入唐宋以来,茶业成为社会经济的新兴产业,发展十分迅速。茶业经济的异军突起,对唐宋社会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茶业不仅大大促进了唐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商品经济的力量,而且促进了社会制度的变革和文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红 《湖北社会科学》2004,(10):147-149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看,当前社会变迁所造成的教育失范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体制变化与教育失范;二是社会观念变化与教育失范。在我国现阶段,只要我们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适应急剧的社会转型带来的巨大变化,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积极有效地引导公众教育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改革教育投资体制,走均衡发展之路;逐步改革和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前景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变迁中的个体安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社会变迁的主要特征是:农业向工业、工业向后工业的转变同时进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政治、经济、文化各社会构成要素分离和社会阶层分化。社会变迁以巨大的力量和规模改变了个体的命运和社会化轨迹,加深了人们对于安全的渴望,安全需求意识增强,安全需求主体多元化和安全需求内容扩展。经济贫困、生态环境恶化、犯罪问题严重、安全事故频发以及个人信息泄露等,是我国社会变迁过程中个体安全面临的主要风险与威胁。日益增长的个体安全需求为保安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在政府提供的安全保障条件的基础上,可求助于非政府机构提供的各种安全服务。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的时期,马克思对社会变迁中的法律发展有着不同的理解。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 《德意志意识形态》,从《共产党宣言》,再到《资本论》,马克思的法律发展观相应经历了从雏形到诞生到确立 再到成熟的过程,表明马克思法律发展观念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自我超越的科学特质。  相似文献   

20.
以龙云、卢汉为首的民国彝族上层统治集团崛起后,在他们的家乡滇川黔边兴学、劝农、发展经济、建设地方,给本地区彝族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影响。本文爬梳史料,在详尽考察该集团上述事迹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彝族社会的变迁。认为民国时期的滇川黔边彝族社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阶级出身的限制和统治者之间的利益争夺,这种由民族上层的个人行为带来的社会变化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