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段岁月,刻骨铭心,一种精神,昭示未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专程走访了省会七位德高望重的抗日老战士。这些当年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今天都已是耄耋高龄的老人,他们有的依然精神矍铄,有的长卧病榻。然而,遥想当年,几位老人都神情激奋,我们仿佛又和老同志一起回到了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听他们讲述每一个故事,都惊心动魄,可歌可泣,让人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2.
正9月13日,笔者来到一二七团幸福里小区王淑芳老人的家里,当老人得知我们的来意后,一边和我们交谈,一边翻找着自己各式各样的结婚纪念照,脸上的笑容在布满岁月的纹痕中显露出来。今年82岁的王淑芳和她的丈夫李文英都是离休老干部,老两口风雨同舟已度过了61年。在他们的生活中,有一个不变的规矩,那就是在这60年中,每隔10年,他们都要拍张照片留作纪念,从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到现在靓  相似文献   

3.
我们居委会管片内这几年有好几位老人丧偶,他们后来又找了老伴,可是再婚时没有去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就以夫妻名义生活了。我们劝他们去蝥记,可有的老人说,婚姻登记是年轻人的事,现在儿女都这么大了,自己再去登记颜面上不好看,都这么大岁数了,再婚以后共同生活的时间也不长了,  相似文献   

4.
柳絮 《新长征》2014,(9):41-43
一大早,记者来到长春市朝阳区南湖街道二二八社区,刚刚走到社区门前的小广场,就看到几位老人正在这里一边聊着天,一边利用小广场上的健身器材做着运动。记者走近他们,聊起了社区书记,没想到老人们的“话匣子”一下子就被打开了,他们有的说:“刘书记可没少给我们办实事、办好事,外面的绿化好了,冬天屋子里也暖和了,这都是她的功劳啊”。有的说:“我得为刘书记竖起大拇指,她是好样儿的,她为我们居民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我们社区这些年的变化可大了”……说起这些时,记者注意到,老人们的脸上洋溢的是幸福而满意的笑容。而被这些老人们交口称赞的“刘书记”,  相似文献   

5.
1995年6月27日13时42分,原中共云梦县委副书记周子冈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噩耗传开,干部、职工,离退休老人,街道居民,还有农民……,都纷纷地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在他的遗体旁,有的默然悲泣,有的低首垂泪,有的放声痛哭,人们久久地不愿离去。 他们为党失去了一位坚强的战士而悲痛,为人民失去了一位忠实的公仆而惋惜:“我们的好领导啊,你怎么这早就离开了我们?”  相似文献   

6.
<正>翻开红岩的历史,这里会聚了一批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人。他们在当时险恶的政治环境中,栉风沐雨,筚路蓝缕,开拓出一个崭新的局面。回忆革命岁月,几十年后,一些红岩老人不无感触:正是在红岩嘴,我们受到恩来、必  相似文献   

7.
烽火岁月的家书,有的写于阴森的牢房里,有的落笔在残酷的战场上,有的疾书于告别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用朴实的语言,抒发着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不惜英勇献身的赤胆忠心。通过一封封直指心灵的家书,我们得以触摸一段段血与火的历史,感悟先辈们英勇无畏的家国情怀,重温他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幸福的家庭都很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家庭就像一个温馨的港湾,又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在这个家里,有的人快乐,有的人苦涩,他们吃的是酸甜苦辣的菜,咽的是风吹雨打的馍。  相似文献   

9.
陈独秀毛泽东五四观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毛泽东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两位名人,他们都曾经亲身经历了伟大的五四运动,并对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以后的岁月中,他们也都对这场运动、对五四精神有过阐发与说明。比较一下他们五四观的异同,分析造成这种异同的原因,不仅有助于理解他们对这一事件的评价,而且对于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不无神益。一、陈独秀、毛泽东都肯定五四运动的巨大功绩。1919年10月12日,陈独秀出席《国民》杂志成立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致词,谈到了五四运动:“窃以为此番运动,实为国民运动之嚆矢,匪可与党派运动,同日而语”①。…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我们采访了临猗县十大好老人之一贾永孝。走进临猗县猗氏镇王村老年协会的大门,一群老人正在那里搞娱乐活动。听我们说明来意后,他们就围了上来,抢着说参加体育锻炼的好处,有的说锻炼强壮了身体,有的说跳舞帮他甩掉了药袋子,有的说健身操治好了她的腰腿疼……并且,大家都说这离不开贾永孝的帮助。贾永孝在15年前就组织成立了王村中老年活动锻炼队,这不仅使乡亲们身强体健,享受着健康带来的幸福,而且使全村树立了文明风尚,感受着和谐民风谱写的精彩。  相似文献   

11.
正众多民主人士经过中国革命大潮的洗礼,最终都选择将中国共产党作为他们的信仰依归。一个个人物、一篇篇故事,见证了他们投身革命时表现出的坚定信念,以及为实现心中理想而体现出的坚韧不拔意志和顽强奋斗精神。他们中,有的在我们党成立以前就已参加革命多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最终都选择向党组织靠拢。从他们的入党经历中可以看到,一个人究竟应当有怎样的  相似文献   

12.
今天是老妈九十三岁的生日。一大早,我们姊妹就张罗为老爸老妈拍纪念照。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他们每人都双手拿着一张由中央组织部颁发的一万元特殊党费单。看着老人那幸福的笑脸,我们都非常高兴,心里念想到,这可实现了老人的心愿了。  相似文献   

13.
初冬时节,我们来到位于河西区气象南里的老劳模李克勤家,走进温馨宽敞的客厅,午后的阳光洒满小屋,年过古稀的老人依然精神矍铄、神采奕奕。我们的话题自然而轻松地展开,仿佛一见如故的朋友。当我们拿出1962年第5期《支部生活》,将刊有她的封面图片和专题图片递给她看时,老人热泪盈眶地说:“没想到,没想到,没想到党刊还记着我啊!”看到已经发黄的刊物,老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相似文献   

14.
畅想一月     
一月,时光老人为我们掀开新年隽美的封面,岁月的巨手为我们送来如诗如歌的日子。一月,每一张日历都那样红红火火,每一腔豪情都那么莲蓬勃勃! 一月,载着新年的巨轮起航,左舷风光无限,右舷无限风光。一月,篮里装着如意的生活,门上贴着美好的夙愿,锅里煮着喷香的  相似文献   

15.
正7月15日下午,记者走进了彭阳县草庙中心敬老院。虽夕阳西下,但天气仍然有些燥热,敬老院的老人们有的坐在房前纳凉,有的在健身器具上锻炼身体,还有的在菜园子里侍弄蔬菜,老人们穿着整洁,精神矍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问及生活的点点滴滴,他们由衷地表达着对共产党的感激之情。草庙中心敬老院建于2010年,投资30多万元,占地面积10亩,建60余间房屋,是彭阳县第二大敬老院。敬老院现寄养72个老人,涉及全县11个乡镇的孤寡老人及残疾人,80岁以上的老人有5人,最大年龄84岁。在敬老院,所有生  相似文献   

16.
李原 《党史纵横》2007,(10):58-59
这是一群年过花甲的老人,最长者已75岁高龄。他们有的曾浴血战场,经历炮火的洗礼;有的曾享誉乐坛,获得鲜花荣誉无数。他们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却有着一个共同的追求:用歌声赞颂祖国。他们以其优美的歌声和无私的爱,不仅感动了各大、中学校的莘莘学子,更让那些步入人生歧路的监狱犯人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他们捧得了全国青松杯演唱一等奖、还光荣地在人民大会堂演出。这些老人,用火一样的热情绽放夕阳的绚丽。他们就是辽宁省老干部合唱团。  相似文献   

17.
范汉春  曹阳 《学习月刊》2013,(20):12-13
首届“感动江汉”人物评选是江汉区委、区政府于2012年初启动的一项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品牌活动。深入分析“感动江汉”人物的事迹、探寻他们的优秀品质,我们可以从中发现:有的是对生命理想和生活意义有着执着的追求:有的则是时代精神的鲜活榜样:有的以职业操守和默默奉献来感染人、示范人……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形成了“感动江汉”效应.  相似文献   

18.
弹片的记忆     
15岁,他被抓“壮丁”去打仗,家人都以为他死了。然而,他不仅活着,而且成了一名新四军的战斗模范。不过,他的确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前不久,在他头部太阳穴附近发现半个世纪前战争岁月中留下的一片弹片。最近,这位名叫魏金华的耄耋老人向我们讲述了他那壮怀激烈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恩比爱长     
有一对年近八十的老夫妻,两个人都已疾病缠身,但他们始终相敬如宾。人们经常可以见到他们互相搀扶着走进走出,令年轻人羡慕不已。有一天,一群年轻人忍不住跑到老人的家里,向老人求教爱情的秘诀。老人平静地说:"我们相伴几十年,最深的体会是要互相尊重和照顾,很少想到什么是爱,即使想到了,也是彼此之间的恩情。"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太原解放58周年。从1948年10月到1949年4月,一场耗时六个多月的战役,成为国共内战期间历时最长,参战人数最多,战斗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城市攻坚战。无数革命先烈,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这座城市的解放。在省城太原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十二年如一日,用他的赤诚和爱心,寻找866名烈士家属的身影,成就了我们匆忙岁月的一份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