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以下简称竞争法)是大多数国家确立市场规则、调控市场活动、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法律规范,通常被称为经济宪法。仲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竞争法,该法的颁布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竞争法律制度的初步确立。本文通过中美韩竞争法的立法模式、执法机构、调整范围的法律责任的比较,就我国竞争法律制度的完善谈谈个人看法。中美韩竞争法的立法模式美国竞争立法始于19世纪末。当时美国正处于工业化迅猛发展的时期,以托拉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各…  相似文献   

2.
韩伟 《法学》1994,(10)
1993年12月1日正式施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我国第一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保障市场竞争在合法、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的重要法律。它吸收了别国的立法经验,又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国情,对不正当竞争的含义、表现、监督检查及法律责任均作了较具体的规范,是一部很好的法律,但是,由于我们在反不正当竞争方面没有足够经验和认识,因此,无论从这部法的立法技巧还是内容方面,仍还存在一些不足。这就给该法的实施带来一些困难和阻碍。现发表几篇笔谈,对此展开讨论,以期对我国反不正当竞争立法和司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于1993年12月1日正式生效施行。这是一部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律,对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帮助广大读者准确理解和适用该法的各项规定,本刊特约请参加该法立法工作的有关同志就该法的几个主要方面作一些专题介绍,自本期起陆续刊登。  相似文献   

4.
1993年9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彻反不正当竞争法》),同日,江泽民主席签署第十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予以公布,宣布该法自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规范市场主体行为、调节市场主体关系的重要法律,它的公布和施行,对于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赛意义。因此,中宣部、司法部决定,在“二五”普法宣传市场经济法律知识挝程中,要抓好《反不正当竞争法》…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大陆法系上,竞争法的立法存在着合并立法与分立立法的模式。我国于1993年和2008年分别颁布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可以说我国的分立式的立法模式初步确立,然而两部法律之间的关系应当如何处理,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我们的法律上对于两部法律的衔接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改进的余地。本文认为参考竞争法制相对发达的美国以及与我国在文化和经济发展路径上相似的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无疑是有很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中日竞争法律制度比较研究张守文,单筱泓现代国家的竞争法律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建立起来的,它主要体现为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方面的立法,其主要的和直接的目的是维护公平的、有效的市场竞争,并对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和妨碍正当竞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加...  相似文献   

7.
王卫国 《中国法律》2008,(5):37-39,106-109
现代市场经济是由一系列制度构成的,其中包括了以保护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为目标的市场规制法律体系。中国1993年9月颁布《反不正当竞争法》、同年10月颁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2007年8月颁布《反垄断法》,加上《产品质量法》、《价格法》、《广告法》、《招标投标法》、《拍卖法》等法律以及相关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立法,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市场规制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8.
法律制度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制度发明之一.应该说,近几年是我国立法史上的春天.仅1993年以来,八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就达96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构架已初步建立,形成了由若干法律、法规和规章组成、规模庞大,且纷繁复杂的法规体系.然而,法治社会并不等于一味立法,关键在于严格执法.\  相似文献   

9.
制止不正当竞争应加强行政执法杨红灿《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法,也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执法主管机关所依据的一部重要法律。该法实施已四年,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行这部法律的效果如何,存在哪些问题,立法和执法方面还有哪些需要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海峡两岸反不正当竞争法之比较张平一、法的调整范围不正当竞争和垄断历来相伴而存,由此就产生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从各国的立法实践看,由于立法时间、社会制度及制订法律的国际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各国在立法体制上具有很大差异。有采取两法分立的形式,...  相似文献   

11.
一些规定过于原则抽象 自1993年12月1日施行以来,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张振杰 《法制与经济》2009,(8):33-34,36
保护商业秘密是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重要制度。正确解释商业秘密的特征,是规范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前提。分析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表现形式和认定方法,可以发现法律规定的不足,以及法律实施的问题。解决这方面问题,需要完善有关立法。  相似文献   

13.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存在问题与不足 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虽是一部较好且来之不易的法律,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是明显的。笔者以为,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反不正当竞争法》有重视反不正当竞争而轻视反垄断的倾向。诚然,对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在国际上有两种立法方式,一种是将两者合二为一,制订在一部法律中,另一种是对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分开立法。但是,笔者认为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采用了第一种立法方式,理由是,在该法第二章第五条至第十五条中,包含了反垄断的内容。因此,作为一部含反垄断的法律,却对诸如“禁止市场经济主体的联合拒购联合拒销行为;禁止公司非法兼并;禁止商业中竞业行为;禁止交叉董事”等内容不作规定,不能不说是立法者立法上短视行为。事实上,我国目前一些带有托  相似文献   

14.
一、不正当竞争的概念何谓不正当竞争,各国立法定义不一,人们的认识也极不一致。我国现行地方不正当竞争立法和国内许多学者皆认为不正当竞争是一种违反法律、政策和商业道德的行为。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因为这样定义不正当竞争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其一,将违反其他法律的违法行为视为不正当竞争,不仅使得不正当竞争本身庞大臃肿,而且还混淆了不正当竞争行为与其它违法行为,使得不正当竞争与其它违法行为无法界定。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公司法的修改与完善公司监督法律制度 我国现行公司法是1993年12月29日由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5次会议通过.并自1994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当时我国公司立法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为国有企业改制服务,因而在立法观念、立法体系、立法技术等方面部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十年多来,我国经济发生了重大变革,然而《公司法》却仅在1999年和2004年有过两次微幅的修订。  相似文献   

16.
中日反不正当竞争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两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虽然名称相近,但不论是在立法背景、立法目的、法的基本属性、对不正当竞争的定义方式和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基本内容及其范围的规定上,还是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所采取的法律措施方面,两者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运用比较法的基本理论,对中日两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了多视角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7.
陈甦 《中国法律》2006,(1):21-22,78-80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公司法,这是2005年最为引人瞩目的立法成果。原公司法制定于1993年,其制定与实施,为构建结构健全、运作规范、经营自主的市场经营主体,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制度引导和法律保障作用。然而,随着人们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认识与实践的不断深化,人们愈加感到原公司法存在着严重的制度缺陷。  相似文献   

18.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企业要占据优势地位,其中商业秘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目前采用的是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为主体,各单行法律法规为辅的立法保护模式,存在过于分散、可操作性差的缺点,不能有效预防和打击侵权行为。本文从分析商业秘密的概念入手,通过对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法学理论和法律规范的分析、比较,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为完善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制度提出一些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简介(三)杨明仑法律责任及法律适用由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但侵害经营者、消费者的利益,而且对市场交易的公平竞争秩序构成威胁。所以,反不正当竞争法参照了有关国家的立法并根据我国的具体...  相似文献   

20.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维护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主要法律。本文主要探讨了不正当竞争行为概念,以仿冒行为为例分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和认定方法,并指出法律规定的不足,以及法律实施的问题,提出立法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