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荔波县桑园面积达3.56万亩,覆盖贫困户4525户18100人,2017年全县养蚕1.68万张,鲜茧总产量69.384万公斤,总产值3192万元,有近90%的贫困户因参与桑蚕产业而脱贫。种桑就养蚕,有蚕就种桑。截至今年5月,荔波县新增桑园面积2.06万亩,累计达3.56万亩,覆盖农户8927户35708人,其中贫困户4525户18100人,有近90%的贫困户因参与桑蚕产业而脱贫,"蚕宝宝"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宝宝"。  相似文献   

2.
现已75岁的董继元,在革命战争年代当过兵打过仗、负过伤。1990年,他从阳城县招待所离休后,回到该县次营镇六甲村。多年来,他潜心钻研桑蚕栽培和养殖技术,掌握了一套新的科学的桑蚕栽培养殖技术。他坚持不懈发动和指导村民发展桑蚕栽培养殖,现在全村桑园已从原来不足300亩发展到650多亩;地埂栽桑由原来不足5万株,发展到现在12万株;养蚕由原来每年养蚕不到300张,增加到现在700多张。蚕茧总产量由前几年不足1000公斤,上升到35000公斤。全村人均增收880多元总收入达到60多万元。放着清福不享,专心研究蚕桑。带领群众致富,一心奔向小康。不惜个人…  相似文献   

3.
说到我栽桑养蚕的历史,还是从80年代开始的.由于在技术上有丰富的积累,我养蚕的效益在碾垭乡佛祖沟村算得上最好,蚕茧单产多次创全市、全省最高纪录.有了资金,有了技术,我大胆尝试起规模化养蚕,走农业产业化的路子.我承包了30多亩土地,建成密植桑园,扩大养蚕规模.短短几年时间,我就由"养蚕大户"变成了"养蚕能手"、"致富标兵".  相似文献   

4.
要说我是怎样走上致富路的,还真有点戏剧色彩.1991年,我到亲戚家做客,偶然见到村民靠栽桑养蚕,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我不禁动了心,马上买回桑树栽种,热心学习养蚕技术.然而不少村民却投来怀疑的目光,认为在山区发展桑蚕,风险过大.全身心扑在养蚕上的我可无暇顾及村民的态度,白天采桑叶,给蚕宝宝喂食、喂药、消毒,晚上还要起来查看.  相似文献   

5.
盐亭县金鸡镇,是川中丘陵地区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镇.然而数千年前,这里曾孕育过一位杰出的女性--嫘祖.据史料记载:作为轩辕黄帝正妃的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并抽丝织绸制作衣裳,对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4月13日星期六睛"小蚕共育消毒关口一定不能疏忽。不论是新手还是老手,开始育小蚕了,桑园绝对不能再打药。喂小蚕收衣的桑叶一定要采最嫩的……"一大早,昌宁县新城村瓦谷箐村民小组小蚕共育户辉联志家里就围了一大群养蚕的群众,大家聚精会神地听着技术辅导员、村党总支副书记张志平上门开展的养蚕技术培训课。"我家种桑养蚕3年了,多亏了张副书记他们手把手地指导,去年每亩桑园赚了1.5万元。因为天干,去年种下的小春减产,开年就忙起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以来,荔波县将所有工作向脱贫攻坚聚焦、各种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确保贫困群众如期告别贫困、走向小康。种桑养蚕、发展食用菌,种植中药材、早熟蔬菜、精品水果,养牛养猪养鸡;县全媒体中心、发改局、人社局、城管局等多个县直部门"一把手"扎根村组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群众谋发展想出路思脱贫……  相似文献   

8.
正废旧铁厂被改成标准蚕房,撂荒地里又现生机。5月20日,记者走进大方县核桃乡木寨社区,沉睡的山乡资源正在被唤醒,村庄处处换新颜。去年,核桃乡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公司在木寨社区实施种桑养蚕项目,采取"公司+农户"的组织方式,打造以种植养殖、深加工、研学体验为一体的经营方式发展蚕桑产业。  相似文献   

9.
蚕桑丝绸业是乐至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之.现已形成集桑、蚕、茧、丝、绸生产一条龙,种、养、加设施配套,产、供、销服务网络健全,产品质量好,市场竞争力强,销售渠道畅通的规模化产业.全县现有桑树9000万株,养蚕农户10万户.常年养蚕16万余张,产茧8万余担,蚕茧产值5000万元,户平年收入500余元.有1万绪自动缫丝机,300台织绸机,从业人员400余人.年产自厂丝400吨,坯绸300万米,丝绸工业产值1.5亿元,税利1500万元.  相似文献   

10.
郧县合叶桑蚕专业合作社,位于鄂、陕两省交界的十堰市郧县胡家营镇土地沟村。全村现有3个村民小组,201户,786人,耕地面积1500亩,山场9000余亩。1994年春,村党支部发起成立了胡家营镇桑蚕技术协会,2007年7月,协会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要求,  相似文献   

11.
《当代贵州》2008,(10):49-49
从1986年担任涵盖15个村民组451户2010人的麻道村村领导至今,我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自2002年以采,经过不断大胆摸索,我们村走出了一条“烤烟兴村,桑蚕富民,蘑菇增效,多业并举”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路。到2007年底,烤烟、蘑菇、桑蚕已成为麻道村水稻、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业以外的支柱产业.全村人均实现纯收入1900元,为四年前的2.5倍以上。  相似文献   

12.
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曾孕育出治水英雄大禹、丝绸之母嫘祖、唐代诗人李白、宋代文豪欧阳修、现代作家沙汀、两弹元勋邓稼先、小麦育种专家冯达仕等众多杰出人物.绵阳气候宜人,土地肥沃,是四川重要的粮食、油料、生猪、蚕茧、水果生产基地,麦冬、附子、贡桔、山茱萸、银杏、天麻、虫草、杜仲、党参、贝母等20多种名贵中药材远销海内外.近年来,绵阳市委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主动应对中国入世的挑战,以绵阳科技城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造了令人惊奇的连续15年GDP年均增长15%的"绵阳速度",取得了两个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0月18日,星期六,上午8时40分。瑶山社区9组。走访户:翁远男,丈夫去世8年,儿子杨正伍17岁,在仁义中学读高二;家庭经济来源:种粮食、养蚕、养猪等,年纯收入不到3000元,是镇里的计生贫困户……在村干部及周围邻居的帮助下,一家人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在产业发展上,缺乏养蚕、养兔技术,希望得到培训:目标计划:作为养殖技术帮扶培训对象……  相似文献   

14.
嘉祥县大山头镇是宋代大词人王禹(?)的故乡。境内交通条件优越,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奋,是投资办厂经商的理想之地。 全镇耕地面积7.8万亩。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大力开发“两高一优”农业;形成了“南菜、西棉、北桑蚕”的格局,199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27亿元。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缺定》提出,要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这对于我国农业的商品化,对于农业的持久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与市场经济要求极不适应。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棉花、蚕茧等主要农产品流通长期处于垄断经营状态,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平等竞争的农产品流通新体制和新运行机制尚未建立起来。棉花、蚕茧等主要农产品在整个农产品流通中处于重要地位,其流通体制改革的进展程度直接决定着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水平。由于政策上的禁锡及农产品经营的…  相似文献   

16.
今年,重庆黔江区濯水镇蒲花社区的蚕农们在蚕桑产业党支部18名党员的带领下,养蚕810张,产茧560担,养蚕收入超过了40万元,蚕农户均收入1100元,而在两年前,该社区的养蚕收入还不到7万元。据介绍,像濯水镇蚕桑产业建立的这种产业党支部,黔江区已有196个。有了产业党组织,目前全区60%的村初步形成了“组组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钱赚”的产业发展新格局。重庆黔江是国家级贫困区,“农民增收难、农业结构调整难、基层组织运转  相似文献   

17.
一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禽业、水产业、虫业(养蜂、养蚕等)、菌业、微生物,农产品加工业和副业等,其中种植业和畜牧业是两个主要部门。畜牧业发展水平如何,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美、苏、德、法、丹麦、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农业发达国家,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  相似文献   

18.
蚕嫂李义芳     
李琳 《当代党员》2011,(6):48-49
“山村妇女李义芳,栽桑养蚕好主张。巴渝蚕农好榜样,全国劳模响当当。”这首打油诗传颂的对象,正是铜梁县闻名遐迩的养蚕专业户李义芳。  相似文献   

19.
青山拥四围,秀水绕三方。坐落在嘉陵江畔的蓬安周子古镇,被专家誉为嘉陵江最后的码头古镇。沿着滨河小路慢慢前行,感受着迎面而来的徐徐古风,一组组青铜雕塑描绘着嘉陵江边农耕生活的生动场面,执鞭催牛耕地的农民、正在劳作的养蚕妇女、渔翁和鱼鹰合作捕鱼的诗画美景,构成了情趣盎然的原生态农耕百态图。石刻龙头嘴里"吐出"的神龙泉水,甘甜纯净,镇上百姓用它来  相似文献   

20.
在2004年换届选举中,尹家寿当上了石羊镇大中村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这位自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双强”型能人党员挑起大梁后,首先带着村干部们栽桑养蚕建基地,使出浑身的劲奔富路。结果,风雨无阻苦干实干,村干部们个个成了养蚕高手,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