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我画我写     
黄晖 《海内与海外》2010,(10):76-77
自幼爱好艺术的我,阴错阳差地总是与艺术若即若离,有缘无分。后来因为女儿表现出对艺术的爱好,更加触动了我内心对艺术的难舍之情,于是母女俩同时学艺,在一群十来岁的孩子中,一位母亲却勤勤恳恳地陶醉其中,直到一天女儿放弃了,母亲却一发不可收拾。  相似文献   

2.
月蓓16岁去北京读书,一个人拖着大行李箱,站在北京酷烈的阳光下,单薄弱小,满脸狼狈,但还是站定,对自己说,"好,一号选手,丁月蓓小姐,现在出发,不许回头." 月蓓读英国文学,不上课的时候便去麦当劳做小时工,因写得一手好字,曾给教授抄过书,后来便学了速记,帮教授整理材料、打字.  相似文献   

3.
4.
部队著名舞蹈家刘敏70年代末走上舞台,1985年获首届中国舞蹈大赛最高奖“桃李杯”女子成年组第一名,后多次获全国、全军舞蹈比赛一等奖,成为中国舞坛上唯一获得三连冠殊荣的舞蹈家。1993年,她成功地举办了个人独舞晚会,其主要代表作《昭君出塞》、《刑场上的婚礼》、《割不断的琴弦》、《爱情之歌》、《祥林嫂》等一直在舞台上常演不衰。被人们称为“舞林常青树”的刘敏回顾自己的艺术历程,总结了三句话:“儿时学舞,重在摹仿;青年作舞,重在体现;今天跳舞,舞我合一。”刘敏不仅在舞蹈艺术上颇具造诣,她的为人也有一个很富哲理…  相似文献   

5.
陈华 《新青年》2006,(4):14-15
我有5个孩子,也就有了5份牵挂,5份忙碌,5份喜怒哀乐.看到这儿,您别误会,我绝不是超生游击队的,5个孩子中,只有1个是我生的,其他4个,在我不经意的某个时间闯进我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一 在我9岁前,我有一个虽不富裕却十分幸福的家.母亲温柔善良,父亲幽默能干.家里很穷,但在母亲的操持下,粗茶淡饭的饭桌上时常洋溢着全家人欢乐的笑声.  相似文献   

7.
丰是位乡村中学教师,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当年考上大学,是在众乡亲的帮助下才凑齐学费去读大学的.所以在毕业后,当许多大学同窗都在想方设法能找到好一点儿的单位时,丰则义无反顾地奔向无人愿去的家乡中学,他发誓一定要努力工作,让自己家乡更多的孩子学到知识与文化,改变他们的命运,也改变家乡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大约10年前,兰粟粟还没有叫“兰粟粟”的时候,作为《中国妇女》杂志的专栏作者,曾向我约过有关“回忆母亲”的稿子。那时候,她非常年轻,还是出版界的小字辈。如今,当她把这本自传体小说的原稿放在我面前时,除了对她从历史散文写作转向小说创作的改变感到吃惊外,忽然生出慨叹——时间,真的如指间的沙么?  相似文献   

9.
素问 《新青年》2004,(8):16
好像每个孩子小时候都被大人骗过说是捡来的,我的朋友们里面,有的来自垃圾筒,有的来自马路,我还是比较浪漫的,是从麦田里捡回来的.我妈妈还言之凿凿,说她回娘家的路上,远远望见青青麦田中央有个红红的包裹,煞是惹眼,走近一看,一个娃娃在里面张牙舞爪地哭.就这样她拯救了一个无辜的小生命.  相似文献   

10.
月亮 《新青年》2008,(6):16-17
一 街上行人寥寥,过往匆匆.看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突然觉得这个城市好冷.回过头,早已没有熟悉的感觉,留在这座城市的脚印也已飘忽如烟.她没哭,只是皱了皱眉头.  相似文献   

11.
威威 《新青年》2004,(9):4-5
这年头,大学生间流行的是过级。师哥师姐说,过的级越多,拿的证就越多。当然拿的证件越多工作就越好找。并且再三强调说:这是千千万万大学毕业生总结出来的真理!所谓真理当然就是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教导我们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一切按规律办事。虽然本人对马克思主义研究不深,但我对其中的方法论是深信不疑的。尤其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按规律办事。  相似文献   

12.
2008年的那场盛会,留存在了多少人的心中? 2009年岁首,回望过去的一年,我知道,我把自己留给了,永远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  相似文献   

13.
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最近,你在写什么?我却不知道怎样回答。文字与话语都有彼此不能达到的部分,有的文字写出来很好看,说出来却可能索然无味;而有些话说出来非常俏皮,写出来却不怎么精彩。有的电影也是,写它说它都有不能达到的地方,只能去看。《哭泣的骆驼》就是这样一部带有故事色彩的记录片,它独有的、不能用文字来转述的好处只有看了才会知道。《哭泣的骆驼》是蒙古女导演宾巴苏伦·达瓦与路易吉·法洛尔尼合作导演的,描述蒙古游牧民族生活。她展示的是蒙古人清静、平淡的日常生活场景,只是在讲述一个说出来没什么大意思的小故事。如果观…  相似文献   

14.
小屁孩原名叫刘帅,一岁半多点的时候,一个傍晚他在我的脚边玩积木,忽然就很响地放了一个屁,全家大笑,屁孩儿自己却莫名其妙地到处寻找自己的屁声,从那天起我叫他小屁孩儿。这一叫就是10年……  相似文献   

15.
总有些日子是在无思想无意识中度过的。不想什么,不等什么,不问什么,不想和谁说话,一个人在闹市里孤独。夜夜我都到广场上听一个流浪的歌手唱歌。流浪歌手的脸孔很淡漠,不喜也不悲,长着满脸的胡子,样子像罗西。一顶黑色的帽子盖在头上,除了胡子和帽子,只能看到他的眼睛,他的眼睛似乎在看着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看到,生命在他的脸上不动声色,岁月在他的身边静静地流淌。他的声音不很动听,也不是扣人心弦的那种,歌在唱可那声音却是悄悄的,那是一种很从容的祥和。仿佛他自己早已不在三界内,在那样的歌声里,音乐是一种超越,撇下思想上的纷争,一切…  相似文献   

16.
肖峰 《新青年》2007,(6):44
我和赛赛住在同一寝室,又是好朋友。我学习成绩优秀,赛赛在学习上遇到什么问题,总是来向我请教,而我也总是耐心地给赛赛讲解。一天,赛赛拿着一本高等数学书来找我:"嗨,给我讲讲这道题。"我一时没有回过神儿,无精打采地说:"我也不会,你问别人吧。"赛赛看出我心情不好,所以,耐心地问我怎么了,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但那天因为家里出了点儿事,我说起话来极不耐烦:"你烦不烦呀,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干嘛老来打搅我?"赛赛吃了闭门羹,小脸儿通红,脸色马上晴转阴了。她说:"有什么了不起,摆什么臭架子,不就是嫌我学习差、瞧不起我吗?"她愤愤地走了。  相似文献   

17.
走过了五十个春夏秋冬阅历了半个世纪风雨雷霆今天,我破例点亮生日蜡烛我骄傲,我与共和国同龄烛光里我沉浸在绵远的岁月共和国的每一天都扣动心灵难忘那旭日临窗山河变样难忘那纵酒欢歌雨后飞虹多少难忘的岁月冷暖心知泪花儿在烛光里闪烁滚动走过了五十个春夏秋冬阅历了半个世纪风雨雷霆今天,我破例点亮生日蜡烛我骄傲,我与共和国同龄虽然霜雪浸染了我的双鬓古老的祖国却分外年轻喜看那希望的田野生长希望喜看那现代化的步伐坚定从容多少彩色的梦想会变成现实思潮在烛光里起伏奔涌我骄傲,我与共和国同龄@李向晨  相似文献   

18.
那一天,我哭了,不掺杂任何的悲痛,只是单纯的因为感动、因为幸福。——题记有一种感觉,埋藏在生命的最深处,它不易于言表,却可以清晰的感受得到。人们都说父爱如山,可是我却未曾了解,是他爱的太深沉,还是他从未去爱……14年的离合,让我对父亲这个名词没有太深的理解,唯一的感触便是畏惧。父亲在外工作,平时很少回家,最频繁的时候也只是一周回来一次,第二天便匆匆离开,因为时间的关系,早出晚归的他,有时我连面还没见着,他便已经离开了。  相似文献   

19.
我在乎     
一个小男孩在海滩上忙着,不断地把落潮搁浅着的小鱼抛回大海.老渔夫一脸的沧桑:"孩子,这么多小鱼,你怎么抛得过来?算了吧,谁会在乎呢?"孩子依旧弯着腰,倔强的嘴唇紧抿着,他说:"小鱼在乎,我在乎!".  相似文献   

20.
我忘了     
有位园子在家做饭切肉时,切了一块肉赶紧藏在怀里。正巧妻子路过看见,骂了他一声道:“这是自己家里的肉,你为什么还这么做?”厨子嘿嘿一笑,道:”我忘了。”我忘了@程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