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省委机关印刷厂承印期刊杂志十几种,就各种刊物的广告宣传力度及其发行量比较而言,《党史纵横》杂志不在上乘。但我们的干部、工人对《党史纵横》却情有独钟。多年来,我们“近水楼台”免费阅读《党史纵横》的种种现象足可表明本短文所拟标题并非夸张。现象之一:我和印刷厂厂长、业务人员的办公桌上、书柜里都存放着《党史纵横》杂志的半成品或成品,一有时间就仔细翻阅,品味其丰富的内涵。现象之二:我不常深入生产车间,但每次到车间参加生产劳动、了解工作情况时,常看到校对人员,印刷、装订工人在翻阅《党史纵横》杂志的半成品或成…  相似文献   

2.
我离休后专门从事撰写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帅、名人传记作品,经常为全国各地党史刊物撰搞、投稿。几次从武汉到沈阳,与《党史纵横》总编接触,看到辽宁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和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辑出版的《党史纵横》月刊。在全国众多的党史刊物中,我觉得《党史纵横》办得相当不错,很有特色。  相似文献   

3.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有幸和《党史纵横》相识。 那一次,我到老同志张绍玉家串门,他向我介绍了贵刊《党史纵横》。当我翻开杂志,即被栏目中的每一个标题所深深地吸引住了。他见我爱不释手的样子,便又找出几本送给我,并说:“你也当过兵,也是一名党员,有必要读读《党史纵横》。”我知道他  相似文献   

4.
我与《党史纵横》结缘十年。它是我十分喜欢阅读的刊物。十年来,《党史纵横》使我增长了多少知识,开拓了多宽视野,连我自己也很难估算了。 在《党史纵横》编辑们的指导鼓励下,它又成了我练习写作的新领域,成了我辛勤笔耕的一片新沃土。十年来,我在贵刊上已补白20多篇文章。期  相似文献   

5.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党史纵横》。先是一目十行地翻了几下,但文章内容吸引了我,使我不得不从头仔细阅读起来。   连读 3本之后,《党史纵横》扉页上的办刊宗旨“往事回顾的窗口,研究党史的广阔天地,以史为鉴的宝贵财富,继往开来的生动教材”令人真实可信。作为以反映党史为己任的《党史纵横》 ,栏目设置不仅新颖,而且灵活;版面设计尤其是封面设计不仅突出重点,而且还很有现代意识,很有吸引力;文稿组编不仅内容翔实,而且文图并茂,不少的历史照片给人印象深刻;文章长短不仅有“大块”的重点文章,突出刊物的“独家”…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高三的学生,按理说从去年就已经进入所谓的“最后冲刺”,全部心思都应放在所学课本上,复习,复习,再复习。但是,由于读书,特别是对文史方面的偏好,我一有机会,就顺手拿起文史读物阅读,有时,一口气能把很长的一篇文章读完。对《党史纵横》杂志,我也是这样。我结识这本杂志也十分偶然,是一次爸爸下班带回的。当时,有五六本杂志,但只有这本上的一些文章题目十分吸引我。这些题目很有文采,很能打动人、吸引人。当时,正值纪念“五四”运动 80周年,我急欲想了解“五四”运动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恰在这期《党史纵横》…  相似文献   

7.
我与《党史纵横》月刊结识是一种偶然.1995年年初的一天,我去图书馆阅览室阅读报刊,随意中从报刊架上取下《党史纵横》翻看.刚看完栏目,就被她深深地吸引上了.从那时起,《党史纵横》这本刊物就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每期必读,每篇必读.从阅读中,我体会到编辑同志们的爱岗敬业精神,每个栏目都办得很认真,各有特色;编发的每篇文章,经过编者的精心修饰,有如流畅的清泉,出现在读者面前;她融文史性、知识性、哲理性、可读性于一体;起到了政治上引导、思想上启发、精神上鼓舞的积极作用.我把这本刊物推荐给其他几位离退休干部阅读,他们读后也都赞不绝口.大东区工商局离休干部邹福茂说:“《党史纵横》不但我爱看,我老伴和子  相似文献   

8.
读了《党史纵横》,使人怦然心动,受到鼓舞,受到启迪。其中一些高品位的文章,为我们研究党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一册在手,可谓是党史的“百科夕书’。值得称道的是《党史纵横》编辑人员,突破了固定的模式,能站在我们时代的高度,以弘扬主弦律为出发点,以存史,资政、育人为归宿,满腔热情地为读者服务,使《党史纵横》点燃了国内外不同层次读者心中的火花,这便是该刊物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9.
每次收到《党史纵横》期刊,我都是利用晚间一气儿读完.不知怎的,对它,我真是喜爱之至.每读一期都有许多收获.作为一名老读者,我感到《党史纵横》这些年来,一直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内容健康丰富,形式活泼新颖,格调清新幽雅,得有自己的个性.它敢于独树一帜,但又不搞一时冲动,追求效应,而是一如既往,稳健自如;既包容方方面面的重要史实,又易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它打破了生硬教条  相似文献   

10.
我感谢老干科为我们老同志每人订阅了一份《党史纵横》杂志。刚一看《党史纵横》,以为它准是一本学术性、理论性、专业性很强的东西,是专门家看的刊物。哪知开卷一读,才知道它十分平易近人,活泼可  相似文献   

11.
十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认识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那就是《党史纵横》。四个端端正正的大字,鲜红耀眼,质朴无华,顿然叫人好感。展页一看,果然令我心里一损而拭目阅之:“辽沈战役”、“××将军的回忆”、“锦北渗透白刃见红……”她所讲述的事使我关注,她所提到的人使我感到熟悉和亲切。从此我成了她的老订户、老读者,天长日久多少个岁月未落过一期。记得只有一期,我好。必借寄给了人,没收回来,一直空缺,我与编辑部联系想补上,使我失望的是它库存亦无此期,迄今叹为“遗憾”!我认为,《党史纵横》虽篇幅单薄…  相似文献   

12.
英超 《党史纵横》2001,(11):1-1
我是一名基层党委的党务工作者,1995年与《党史纵横》杂志偶然结识。从那时起,《党史纵横》就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每期必读,每篇必读,爱不释手,喜爱之至。7年来,我感到《党史纵横》作为名副其实的党刊,没有框框,不呆板,办得非常有个性。她一直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内容健康,形式活泼,格调清新。从阅读中,我体会到了贵刊编辑们的敬业精神,每个栏目都办得很精彩又各有特色,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党刊以一种生动活泼,亲切可信的风格走近广大读者,使其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几年来,《党史纵横》对我的工作帮助很大,使我…  相似文献   

13.
偶读《党史纵横》,倍受鼓舞,倍感亲切,刊中翔实丰富的史料,使我感受到了它的可读性。特别是刊中“先驱足迹、域中轶事、往事珍闻”等栏目编排得都比较得体,是广大读者深入学习和了解党史的很好栏目,同时,也能帮助中青年同志学习掌握党史,  相似文献   

14.
我是国防大学94级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坦白地说,作为一名专业党史研究者,以前我是很少看地方性党史杂志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随便翻了翻辽宁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和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的《党史纵横》,立刻丢掉了以往的偏见,喜爱上了这本溶学术性与可读性为一体的党史刊物,此后,几乎每期必读。我觉得,该刊的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新、信、博、诚”。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党史工作者,从事党史工作多年。自2000年退休后,便自费订阅了《党史纵横》杂志,直到今天,是《党史纵横》的忠实读者。其实,与《党史纵横》“结缘”已经有许多个年头了。早在退休前,从事党史工作的时候,就十分喜爱这本杂志。因为它不仅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而且题材广泛,很有权威性,加之运用了生动的形式,使人读起来兴致盎然,爱不释手。每期必读《党史纵横》,常常沉浸在她丰厚的知识内涵中。我总是在阅读的时候,准备一支笔,一个笔记本,把杂志中有用的知识摘录下来,日积月累,光笔记就写下了厚厚的好几本。党史知识丰富了,工作起来也觉得…  相似文献   

16.
《党史纵横》2004,(5):48-48
为了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更加注重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的指示,使《党史纵横》杂志更好地发挥资政育人作用,经请示省委主管部门同意,党史纵横杂志社出资并组织《党史纵横》免费进学校公益活动。《党史纵横》杂志是全国办得好的几种优秀党史期刊之一,中国共产党类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阵全文入网期刊,2003年全国报刊整顿后辽宁省委保留的三种重要党刊之一。大16开本,彩色四封,双色内页,国内外公开发行。多年来,《党史纵横》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视…  相似文献   

17.
姜平 《党史纵横》2013,(12):22-22
《党史纵横》杂志与我共同走过了10年,真正是我相识、相交、相帮的朋友。离不开的朋友,永远的朋友。  相似文献   

18.
老同志徐再水说:对《党史纵横》,真是每期都爱看,的确生动可读,令我大开眼界,耳目一新.说起陈龙,我和他是一起从延安到东北来的,过去只知他大概情况,当我读《党史纵横》连载“陈龙同志在东北”后,方知他原是个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解放东北立下了汗马功劳,倍感亲切可敬.又如对“东方红”歌词作者,原来一直认为是陕北民  相似文献   

19.
收到《党史纵横》五期后,我即将杂志转寄北京。我的同学骆瑛(原光明日报高级编辑)、刘愈太(曾到延安求学、医生),阅后,就在电话中告诉我:“《党史纵横》不仅是青年的宝贵材料,对我们老干部也教益不浅。它激起我们回眸历史,进行历史的思考,重新抖擞精神,迈向新世纪。”并嘱我代告你刊:“向全体编辑致敬。祝愿你们继续贯彻质量第一的原则,不断向真、善、美的顶峰迈进。”  相似文献   

20.
三、党史、革命史研究的新成果1988年中央和各地十几次不同专题的学术讨论会接连举行。4月,在长沙召开全国性的“纪念新民学会成立70周年学术讨论会”。6月,在长春召开“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革命关系”第5次学术讨论会。7月,湖南大庸张家界举行“黄埔军校史第二次学术讨论会”。10月,在徐州召开“纪念淮海战役胜利4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和“五四运动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11月,在武汉举行“国共两党关系史学术讨论会”,学术气氛相当活跃。同时,专业学术刊物《中共党史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党史纵横》、《安徽党史研究》、《江西党史研究》、《湖南党史月刊》、《军事历史研究》等,经过整顿,以新的办刊方针锐意进取,展示了一年来研究工作相当可观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