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开国将领中,段苏权将军是不太引人注目的一位,1955年授衔时仅被授予少将军衔,但他却有着非同寻常的经历。1934年8月,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段苏权与王光泽带领黔东独立师与敌斗智斗勇,最后全军覆灭,段苏权死里逃生,回到老家。几年后段苏权重返部队,才知道组织上已经为他开过追悼会了。解放战争时期,段苏权接替黄永胜担任东野第八纵队司令员,受到林彪排挤,但他忍辱负重,不计较个人得失。20世纪60年代具有丰富革命经验的段苏权奉命赴老挝担当顾问工作,帮助老挝人民抗美救国,被人们称为"当代马援"。  相似文献   

2.
赖晨 《广东党史》2013,(1):35-37
开国少将段苏权(1916-1993),湖南茶陵人,16岁参加红军,身经百战,九死一生。曾担任过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军政大学副校长,军事学院政委、全国人大常委等职。段苏权逝世后,时年91岁的任弼时夫人陈琮瑛前来悼念,说:"长征路上,我们已经为段苏权同志举行过一次追悼会,可他没有死,拖着打碎了的脚,一路乞讨又爬回部队……"段苏权负伤乞讨回家的半年多时间,先后得到过几位老百姓的救助。他一直没有忘记他们,1983年10月,终于在四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11月,《儒将段苏权》一书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采用纪实文学的写法,在尊重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记述了共和国少将段苏权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艰苦奋斗的一生。段苏权的一生经历丰富,跌宕起伏。《儒将段苏权》历数了段苏权从参加红军之后到安度晚年之前一个个"响当当"的身份:红六军团宣传部长、黔东独立师政委、平北军分区负责人、军调部赤峰小组代表、冀热察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8纵司令员、东北军区空军司  相似文献   

4.
胡涤非 《湘潮》2010,(9):21-24
<正>在1955年解放军授衔时,段苏权因1934年11月底至1937年11月这一段掉队后又归队的历史被人质疑,被划入有"历史问题"的人,致使被"暂授少将"。这一"暂授"便成为永远。段苏权的"历史问题"真相到底是怎样呢?  相似文献   

5.
龙宇 《湘潮》2014,(7):50-50
1983年深秋时节,68岁的段苏权将军怀着多年的心愿,从北京千里迢迢来到了阔别50年的四川省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今重庆市),寻访救命恩人。1934年11月下旬,黔东独立师政委段苏权,因右脚踝子骨被打穿,失血过多被安置在四川省秀山县雅江乡的一个小村子里养伤。这里居住着李木富、苏仕华等5户土家族农民。  相似文献   

6.
《北京党史》2012,(3):55-55
为贯彻实施《北京市2011—2015年党史工作规划》,强化党史资料征集工作,推动北京抗日斗争史的研究,近日,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召开平北抗日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座谈会。段苏权、张孟旭、陆平、詹大南、伍晋南、钟辉琨、吴涛、曾威、葛震、王亢等平北抗日根据地老同志的亲属代表及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负责人到会。座谈会上,老同志亲属先后发言,回顾了先辈开辟、坚持、巩固、  相似文献   

7.
夕阳西沉.为大地洒下一片金辉。徐某远望窗外的晚霞,许多往事都涌现在他那发胀的脑子里:上世纪60年代染织专业的高材生,70年代国家某部委的干部,80年代至今天津某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单单为了那十几万元的贿金,如今却身陷囹圄。他的心在忏悔……  相似文献   

8.
回忆我亲身经历中的小平同志段君毅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离开我们一周年了。回忆我在小平同志领导下工作几十年的亲身经历,他那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他那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建树,他那实事求是、坚持原则、顾全大局、关心群众诸方面的崇高品...  相似文献   

9.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之所以享誉中外,不仅在于他对京剧艺术的创造性贡献,而且在于他那高尚的为人之德,特别是他那凛然不可欺的民族气节。正如一位俄罗斯艺术大师对他评价的那样:“梅兰芳的艺术魅力之所以超越国界,一是其高深的京剧艺术造诣使然,二是他伟大的民族气节征服了人心。”  相似文献   

10.
周贤奇 《党史纵横》2009,(12):39-40,56
杨秀峰同志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公众传颂的共产党员的楷模。在杨老晚年,有幸在他身边工作,耳濡目染,对他崇高的思想和情操有更直接的感知,使我终生难忘。每当回忆起那一件件难以忘却的往事,那一幕幕感人肺腑、催人振奋的情景,就仿佛杨老仍然活在我们中间。时间流逝,往事悠悠!  相似文献   

11.
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兵团级干部是开国将帅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在人民军队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贺晋年、解方、段苏权、陈沂四位兵团级干部被授予解放军少将军衔,和其他绝大多数兵团级干部的所授军衔相比,显得偏低。贺晋年等四人之所以被授予解放军少将军衔,也是各有原因。  相似文献   

12.
人生如豆     
艾桦 《求贤》2007,(10):25-25
他常说。是当年在豆浆铺里的那一闪念,改变了他的处世观念,改变了他的一生。  相似文献   

13.
父亲是一个普通的离休干部,他工资不高,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财产,但他那拼命工作的精神,尤其是那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品德,却永远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1942年,父亲参加革命工作,任乡财粮主任,为我抗日武装筹集军粮。那时,他每天总是天不亮就带点干粮出发,...  相似文献   

14.
父亲是我心中的一座山,这座山消失之后,我心中茫然若失。他是一个普通的离休干部,他工资不高,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财产。但他那拼命工作的精神,尤其是那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品德,却永远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1942年,父亲参加革命工作,任乡财粮主任,为我抗日...  相似文献   

15.
在那风雨飘摇的时代.一名年仅15岁的少年离开生他养他的故乡沙县夏茂镇,参加了红军,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就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空军原司令员张廷发。  相似文献   

16.
王占明 《求贤》2007,(10):28-29
他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因为这里是生他养他的故乡;他继承和弘扬浓郁的民族文化,为民族器乐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他那悠扬的唢呐声,在“三晋”大地传颂,在中华大地回响,在国际领奖台上飘荡……  相似文献   

17.
一一九八五年五月十六日,一辆绿色旅行轿车在醴陵通往茶陵的公路上疾驰。车上坐着老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原政委、全国人大常委委员段苏权。车到攸县皇图岭嘎然刹住。将军走下车,脸上漾开了笑纹。“咔嚓”一声,像机留下了永久的纪念。将军深情地环视了一下四周,坐上轿车,向茶陵方向远去。一九三四年冬,红六军团从湘赣革命根  相似文献   

18.
江渭清政委离开我们多年了,但他的音容始终呈现在我们脑海中。想念他那做战前鼓动工作的情景;想念他帮助解决基层干部的实际问题的情景;想念他坚持真理,对林彪、“四人帮”一伙毫不屈服,坚决斗争的顽强精神……他是我们政治工作者的榜样,我们永远怀念他。  相似文献   

19.
茶陵,是我热爱的故乡。我出生在北京,从孩提时代到高中毕业一直在北京生活、学习。至今40年的军旅生活有25年在北京度过。我的父亲段苏权在茶陵出生、成长,14岁时任共青团茶陵县委书记,由此踏上革命道路。我一直梦想着能有一天回到家乡茶陵寻根问祖,这个梦想直到前几年才实现。第一次回茶陵,是2005年5月23日,我带部队到茶  相似文献   

20.
仲秋的大余,秋高气爽,风和日丽。在原县政协常委何止生老人家里,我们有幸见到一张他珍藏了37年多的相片。相片虽已发黄,但那上面一代伟人周恩来的神来清晰可见,何土生等当时在周恩来身边工作的人员簇拥在总理周围。这是多么幸福的时刻!老人手捧照片端详着,眼含泪花给我们讲述令他终生难忘的那段日子——那是lpel年仲夏。时年29岁的何止生,在江西赣南行署交际处北苑工作。一天下午,交际处张处长把他叫到办公室,通知他第二天去某地出差,要他准备简单的换洗衣物,并且强调,出差期间不能跟家里通信。出差干什么,张处长没有细说。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