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久加诺夫重申俄共不更名为社会民主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7月1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记者招待会上谈到左翼运动时,建议俄共改名为“社会民主工党”。俄共党内也有一部分人主张俄共应当社会民主党化。对此,俄共领导人在不同场合作出了否定的回应。2003年8月,值此纪念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一百周年之际,俄共中央主席久加诺夫回答了俄共各地区新闻媒体代表提出的问题,其中再次明确地阐述了俄共不更改党的名称和俄共不实行社会民主党化的立场(谈话载8月20日俄共网站:www.cprf.ru)。现将谈话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7年以来俄共的党内斗争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7年到2011年五年间,俄共党内斗争不断,以久加诺夫为首的主流派与反对派展开了激烈交锋,如2007年反对“新托洛茨基主义”的斗争;2008--2010年先后改组了圣彼得堡市和莫斯科市的俄共分部领导机构,撤换了市委主要负责人。双方除了在干部和组织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外,还在思想理论上围绕久加诺夫提出的“俄罗斯问题”...  相似文献   

3.
论点摘编     
俄杜马选举前的预测2003年1月23日,在莫斯科社会组织之家进行的题为“议会选举前夕”的圆桌会议上,俄政治手段研究中心主席И.М.布宁谈到,俄共近来经历了一系列危机,正在失去许多以前曾有过的优势。社会调查显示,就民众支持率而言,“统一俄罗斯”或处于与俄共相同的水平,或超过俄共。“统一俄罗斯”有许多优势,这与普京的名字、政权党、议会中的大党等形象有关。但说俄共在选举中将成为排名第二的党还为时尚早。俄共有自己的传统选民,有抗议选民,人们认为俄共能捍卫普通劳动人民的利益,所以会投它的票。某调查显示,63%的人认为俄共有能力施…  相似文献   

4.
文章共分三个部分:一、研讨“俄共重评斯大林问题”的重要性;二、俄共“重评斯大林”所涉及的15个问题;三、中国学术界对“俄共重评斯大林问题”应采取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在俄罗斯联邦第四届国家杜马选举前夕,俄共中央副主席伊万·梅利尼科夫于2003年5月在俄“政治评论网”阐述了俄共的选举立场;他还于7月18日在俄“金融市场—商务网”就俄共现代化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现将梅利尼科夫两次谈话(见2003年5月19日、7月19日俄共网站:www.cprf.ru)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联邦第四届国家杜马选举于2003年12月7日举行.俄共全力以赴迎接杜马大选,力图获得杜马第一大党的地位.然而事与愿违,在这次如期举行的杜马选举中,俄共受到重创,得票率仅为12.7%,比1999年几乎减少一半,沦为杜马第二大党.造成俄共此次杜马选举失利的原因,既有社会、政治多方面的客观因素影响,也有俄共自身策略方面的严重失误.此次杜马选举的失利把俄共推向了十字路口,使俄共面临自1993年重建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和挑战:是继续萎缩直至最后消亡,还是痛定思痛通过改革重新走向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7.
近三个月来,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发生了重建以来的最严重危机——党内反对派先是另立中央以取代原有中央,后又建立新党,致使俄共“一分为二”。俄共这次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后果是什么?俄共今后发展的出路何在?本刊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央编译局长期从事俄罗斯政党研究的专家李兴耕研究员。下面是谈话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列宁时期的党内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十月革命到列宁逝世的六年半时间中 ,俄国共产党处在十分强大的内外敌人包围之中。尽管如此 ,并没有影响到俄共党内的民主监督、民主决策 ,党内民主气氛仍十分浓厚。列宁通过“两个必须”确保党的统一 ;而通过“十二项可以”确保党员及党组织的民主权利 ,疏通民主渠道 ,实现民主监督、民主决策。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纲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的纲领最早是在1995年1月俄共第三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1997年4月俄共第四次代表大会和2002年1月俄共第八次代表大会作了修改。2008年11月29日—12月1日,俄共召开了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对党纲作了比较大的修改,新修改的党纲篇幅比原来少了1/4,删去了不少过时的内容,根据新的形势增加了新的内容。这次全文译出,以供研究者参考。需要指出的是,本译文参考了由彭晓宇翻译、李兴耕校译的原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纲领的译文(见刘淑春等《当代俄罗斯政党》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446—465页),原纲领中保留下来的内容基本上采用了他们的译文。  相似文献   

10.
在2007年12月2日举行的俄罗斯第五届国家杜马选举中,俄共支持率为11.57%,获得了57个席位,比上届增加10席,保住了第二大党的地位;在2008年3月2日举行的俄总统选举中,虽然代表俄共参选的久加诺夫以较大差距败给了梅德韦杰夫,但也获得了17.72%的选民的支持,这表明俄共仍不失为俄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2008年3月22日,俄共在莫斯科召开第十三次中央全会。俄共主席久加诺夫在会上作了《党的现代化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的总结性发言,对最近举行的两次重大竞选活动进行了反思,分析了俄当前的社会局势和俄共目前的状况,指出俄共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是实现党的现代化。俄共网站(http://kprf.ru)当天刊载了这篇发言的全文。现将其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也谈苏联解体的一个原因--兼评美国学者科兹的几个论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共及其社会主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苏共内部产生了一个特权阶层.美国学者科兹看到是这个特权阶层搞跨了苏共和苏联,却不懂得它产生的真正原因,而是把它归之于改革,进而得出了反对市场化改革的错误结论.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社会主义不改革、不正确地进行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  相似文献   

12.
早在1996年,您就在<政党的危机--国外政党运行机制研究>一书中提出:"政党政治进一步现代化的问题已经提上日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政党现代化"这个问题,但在那时人们对"政党现代化"这个词还相当陌生,所以您的提法应该说十分"前卫".那么,您当时是如何考虑这个问题的呢?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政策的实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谋生,由于户籍制度等社会原因,他们下一代的问题日趋突现。根据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笔者从我国“外来人员第二代”的现实境遇出发,提出了对这个群体犯罪问题的预防与治理对策,以供社会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15.
16.
克里姆林宫易帜十年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之亡,戈尔巴乔夫及其所代表的那一代苏共领导人有不可回避的重大历史责任,但根源在于其制度基因和历史演变."斯大林模式"不过是斯大林主义的乌托邦,并非社会主义的合适的社会模式;大俄罗斯主义的单一制国家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社会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核军备竞赛、国民经济军事化都是导致苏联衰败的原因;极权官僚制度及其必然的腐败最终葬送了党和国家,苏联是"自杀自灭",亡于"脑坏死".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时代潮流的新认识.认清时代潮流,有助于把握时代的本质特征.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曾将"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概括为历史潮流.70年代以后,兴起了新的时代潮流,江泽民同志将其概括为:"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这不仅对于国家制定对内对外政策具有重大意义,而且有利于人们加深对时代主题的理解和正确判断世界大事中的是非.  相似文献   

18.
苏共败亡的原因,归根到底在于苏共违背了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背离了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丧失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说明我们党不仅善于总结自己的历史经验,而且善于借鉴和吸取其他政党成败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9.
欧洲左翼政党大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5月8-9日,欧洲左翼党成立大会在罗马召开,300多位来自欧盟部分国家的共产党和左翼政党的代表出席了大会,德国民社党、意大利重建共、西班牙联合左翼、希腊左联党等欧盟12国的14个共产党与左翼政党成为该党首批成员.法共和捷克波西米亚--摩拉维亚共产党虽出席了成立大会,但由于党内有不同意见或对建党呼吁书内容持有异议,决定暂不正式参加新党.大会一致选举意大利重建共全国书记法乌斯托·贝尔蒂诺蒂为该党主席.另外,葡共、德国的共、北欧绿党左翼联盟、古巴共、巴西共、日共等22个来自欧、亚、拉美的左翼政党和组织应邀派代表与会.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国民党在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经历了六次重大历史转折。每一次转折都是对自身建设进行的一次深刻调整。研究它的历史演变 ,关注其现状与未来走向 ,对于研究政党政治具有重要的历史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