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农六师新湖农场物资供应中心,一提起田希明、吕红梅家庭没有不夸赞的.与女儿女婿共同生活的岳父岳母总是夸田希明:"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我的女婿比儿子还要好."田希明是农六师新湖农场物资供应中心一名干部.妻子吕红梅是独女,自1991年两人成家后,岳父岳母就一直跟他们同住.在一起生活的十多年里,两位老人打心眼里庆幸他们摊上了田希明这个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女婿.因自打女儿吕红梅和田希明结婚那天起,田希明就像孝敬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孝敬着他们.老人以前在分场务农时,没有正式退休也没有退休费.家里六口人吃饭,全靠田希明一个人的工资过日子,紧紧巴巴的.可田希明和妻子总是想方设法调剂好老人的饮食生活,让他们过得舒心开心.  相似文献   

2.
正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这话用在王正周身上一点也不为过,他12年如一日悉心照顾患病岳父,深受亲朋邻居的赞扬。1988年王正周和徐玉琴在七师一二八团十六连喜结良缘,婚后小两口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幸福美满。天有不测风云,2002年岳母患病突然离世,岳父徐超奇老年丧偶,一时间还不能接受这个现实,王正周便把把岳父接到自己家中,耐心开导,悉心照顾。从那一刻起,他暗暗下定决心:在有生之年,会  相似文献   

3.
信箱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党支部组织委员。不久前,党支部确立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为发展对象。按照规定,党支部应该对他进行政治审查。但其岳父、岳母已于两年前病故。  相似文献   

4.
阿莲 《廉政瞭望》2012,(20):34-35
身为作家、画家的广州市花都区委书记潘潇,可谓艳星高照,他的几任太太都是靓丽四射的“选美小姐”。为了确保第三段婚姻天长地久,这位正厅级官员在对比自己小24岁的娇妻百依百顺的同时,还卑躬屈膝地讨好岳父岳母,以权换钱为丈母娘注射美容针,用身份地位为岳父大人打造“流金山庄”,最后不仅自己锒铛入狱,也将岳父、岳母带进了高墙铁窗。  相似文献   

5.
正他是一名普通的农场职工,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他只是认真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他是一名共产党员,用自己的行动履行最初的承诺;他是一名勤恳的职工,认真学习、科学管理,大田种植年年盈利;他是一名农机手,用自己的农机、优质的服务给职工播撒希望;他还是一名善者,一位孝顺敬老的女婿,十几年来如一日,照顾小舅子的遗孤、照顾自己的岳母。多年来,面对前进道路上的种种挫折,他从不言愁,就像一头勤奋耕耘的老黄牛,认清道路,从不放  相似文献   

6.
正他叫邱远祥,1980年在农一师十二团二十四连工作,在此期间结识了妻子李胜芬,当时邱远祥去她家时经常看见一位老人在她家里,他以为那位老人是她的奶奶,后来才知道老人是她母亲的同乡,而且子女都早已过世,经常得到岳母一家人的照顾。1988年邱远祥调到十连工作,夫妇俩还是经常回去看望她,当时老人经常生病无人照看,看到老人那饱经沧桑的面容和孤苦伶仃的样子  相似文献   

7.
亲情似水流     
安葬女儿的第三天,70多岁的孙桂兰哆嗦着嘴唇走到女婿林青身边,泪眼盈盈地说:“立秋走了,我们也该走了。以后你还得成家,我们继续住在这里会拖累你的……”老人哽咽着,话没说完就已泣不成声。刚刚失去爱妻的林青拉过岳父、岳母的手,真诚地说:“爸爸、妈妈,你们不能走,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你们已经失去了女儿,不能再没有家了,以后我就是你们的亲生儿子,你们就是我的亲生父母……”林青说着,掏出了当月的工资交给孙桂兰,说:“妈,立秋再也不能回来了,以后咱家的钱还由您保管,买什么也由你们两位老人作主。”孙桂兰说什么也不…  相似文献   

8.
农二师二十九团园九连77岁的退休工人徐振山,41年如一日精心照顾岳母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徐振山1956年7月响应党的号召支援边疆建设,来到二十九团。在工作的40年里,他为人耿直,心地善良,工作踏实,多次被评为五好工人。1966年,岳父去世后,岳母芮秀芳一人在老家,当年10月,徐振山就把岳母接到新疆一起生活。41年来,徐振山有什么好吃的,总是先让着岳母,一家人过得和和睦睦。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55岁的包志勇是七师一二九团医院、疾控中心党支部书记,他不仅深爱着自己的家庭,更加热爱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了家庭的支持,使他更加放手在工作中一展身手。作为党建工作者,他注重自身修养,坚持日常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在社会做文明的公民,提倡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完美统一。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包志勇十年如一日坚持照顾身患老年痴呆症、瘫痪在床的老岳父,使老人身心愉快地  相似文献   

10.
和谐的港湾     
今年38岁的任东山是七师一三○团建安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在他家里,同时赡养着父亲和岳父两位老人,他们五口人同吃一锅饭,同住一个屋;一家人互相关爱,和睦共处,其乐融融.2008年,被评为团和谐小康家庭.  相似文献   

11.
人民的好公仆、“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汪洋湖,职位从镇委书记、县委书记到市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再到水利厅厅长。在一些人看来,想跟着他“沾光”真是易如反掌,而事实并非如此。尽管有这样一位身居要职的父亲,汪家三姐妹却都没“沾光”。且看:大女儿汪冬梅,现在吉林市交通医院工作,是一名普通医师;二女儿汪杰,在一家不景气的公司上班;三女儿汪强29岁了,至今没有正式工作。大女婿肖伟民要到农村挂职,为照顾已住院3年需日夜护理的父亲,想让岳父说句话,到离家近—点的乡镇,按说是情理之中的事,也被汪洋湖“无情”地拒…  相似文献   

12.
<正>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天气寒暑,在农七师一三0团团部共青镇的一条街道上,每天早上都可以看到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子风雨无阻地匆匆走着,每天都可以看到他来到朝阳里小区一户人家后,首先吃力地帮助一位老人穿上衣服,然后来到厨房,熟练地烧上一锅大米粥,炒了两个小菜,将两位老人扶到桌前坐下后匆匆出门,向着距离团部一公里处的十七连走去。这位中年男子名叫周新义,两位老人分别是他的父亲周登芳和母亲刘瑞玉。1998年,75岁的周登芳突患脑梗塞,留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从此生活  相似文献   

13.
在红二方面军的长征队伍里,有一位由8名红军战士轮流用滑竿抬着行军的儒雅老人。他年近花甲,发已染霜,虽体弱多病,却精神程铄。一路上,任迅时、贺龙等领导人见到他时,都用尊敬的口吻与他招呼,问寒问暖;末了,总得叮嘱抬滑竿的战士们要注意保护老人安全,照顾好老人饮食起居。这位老人就是周素园先生,他当时年已57岁。从创办《黔报》到隐居读书周秦园老人,原名周培艺,贵州毕节人,出生于*879年,为前清贡生。由于他天赋一支妙笔,“叙事持论都明白晓畅”,因此,很受社会刮目相看。1907年,周素国创办了贵州第一张日报《黔报》,…  相似文献   

14.
晓梅 《支部生活》2007,(8):32-32
那是2005年10月1日,正在休假的永德县公安局民警罗金勇和妻子罗映珍一起,搭乘农用车到永德县小勐统镇湾甸村看望岳父岳母。途中,有3名年轻男子上了车。司机问他们去什么地方,回答是去大田坝,准备在橄榄坡下车。一听这话,对当地十分熟悉的罗映珍轻声地说道:"不对呀,橄榄坡离大田坝还有好长一段路呢,咋会在橄榄坡下车呢?"  相似文献   

15.
正9月的清晨,天略微有些亮了,绿华糖业党群工作部货运司机杨辉和往常一样,凌晨7点,起床为即将远赴沈阳求学的女儿做早餐,妻子王恩华在旁打理着内务……这是该家庭以孝悌忠信演绎人生故事的其中一景。杨辉夫妇孝敬老人的故事在绿华糖业一度传为佳话,岳母2010年初确诊为乳腺癌,为了使妻子在乌鲁木齐安心陪老人看病,女婿杨辉边工作边照顾女儿,老人化疗期间反应很大,口腔溃烂、鼻子出血、呕吐便秘,杨  相似文献   

16.
近读《王忠肃公翱事》,深为明朝吏部尚书王翱为官的“三股气”而感动、而钦佩。 据载,王翱有个女婿在京郊为官。他想借助岳父掌管官吏选拔的权力调回京城,以图日后飞黄腾达。这在裙带风盛行的当时,只要岳父想办,可谓小菜一碟,不费吹灰之力。为了不使岳父晓得自己的意  相似文献   

17.
家政主题     
逶迤的长白山有个鲜为人知的余脉——龙岗山。龙岗山下有一个5711厂。厂长吴胜会和其他1600多名职工一样,自从建厂初期就居住在远离柳河县城的山沟沟里。他上有双方父母、下有1个正读大学的女儿。自从当上领导干部,尤其是厂长以后,爱人张丽娜、女儿吴琼以及双方的4位老人,都是他在廉政这个主题中最佳的执笔者,替他书写好“家政”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8.
心里装着社区每一位患者 生活和饮食习惯不合理是导致老年人多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多年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践,许刚更加注重居民的健康教育,他除了为社区患者看病治病外,还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健康指导。许刚还经常深入居民中间宣传保健知识,使老人们增强预防为主、自我保健的意识。他为辖区内1103名60岁以上的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为他们查体;对社区内的293名糖尿病、113名高血压患者定期走访。他每天穿梭于社区的楼群里巷,哪个楼门的大爷该测血压了、哪家的大娘该测血糖了,他都了如指掌。  相似文献   

19.
正"快20年了,我这女婿比儿子还亲,这是我们老寇家修来的福。"说这句话的是农五师八十四团73岁的退休职工寇均吉老人,老人逢人便夸的好女婿不是别人,  相似文献   

20.
朱学方老人被朱镕基亲切地称为“满伯”。《“满伯”眼中的朱镕基》是一个懂事、勤奋的孩子,也是一位有情有义、廉洁奉公的共和国栋梁。他为我们讲叙的朱镕基的故事,肯定会在读者的脑海里留下不可磨灭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