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回乡创业     
时间:现代 (舞台布置:一栋楼房屋模型,几样简单家具,几把椅子) 主要人物: 李志强——男,26岁,某团场回乡创业大学生(简称李) 王莲花——女,24岁,李的女朋友(简称王) 张翠花——女,56岁,某团场连队退休职工,李志强母亲(简称张) (幕启,张东张西望地上) 张:(满脸喜悦)昨天儿子打电话来告诉我,今天他要带女朋友回来,这是件大喜事,好令我高兴呀!儿子大学毕业后,在深圳市已找到工作,听说待遇还不错,年薪1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2.
帮助     
时间:现代 舞台布置:一栋房屋模型,几样简单的家具. 主要人物: 张金娃——男,汉,某团新招的甘肃籍职工,30岁(简称张) 王翠萍——女,汉,某团甘肃籍灵活就业者,28岁,张之妻(简称王) 李建昌——男,汉,某团连队职工,党员,种田致富能手,52岁,(简称李) (张、王二人操甘肃口音) (幕启,张唉声叹气地上) 张:(唉声叹气)哎,从甘肃来到塔里木,两地相距两千多公里,却有天壤之别.咱们的故乡,虽说是黄土高原,可是山清水秀的,而这里却是戈壁沙漠,一刮风风沙满天飞.来这里已一年多了,生活仍不习惯.今年承包土地种植棉花,因不懂植棉技术,造成产量低,钱也没赚上多少.  相似文献   

3.
回乡记     
正时间:现代人物:王阿娣,女,60多岁,退休上海支青(简称王)李阿根,70岁,男,退休回上海支青(简称李)张塔河,男,45岁,某团干部舞台布置:一栋楼房模型和树木张:(东张西望上)今天,王阿姨和李叔叔从上海回团场探亲,我开车来接他们。他们退休回上海十多年了,团场变化太大了,我不来接他们,他们肯定找不到路。(幕后广播声响:各位旅客,请注  相似文献   

4.
枣缘     
正时间:现代主要人物:王永强——26岁某团林业工作站技术员(简称王)李芸菲——24岁某团林业工作站职工(简称小李)李友福——50岁某团林业工作站职工(简称大李)张玉芸——47岁某团林业工作站职工(简称张)舞台布置:一栋房屋,几棵枣树造型。王(哼着歌儿上)来到枣乡,我呀我心儿醉……我今天来到十团园林工作站报到后,分配我担任园林技术员。在大学上学时,我到这儿实  相似文献   

5.
乔迁之后     
时间:现代的某一天 地点:张春河家 主要人物:张春河——某连农工37岁(简称张) 李秀蓉——某连女农工30岁(张之妻简称李) 舞台布置:舞台中央布置一间房子模型 张:(吹着口哨上)喂,老婆,我回来了! 李:(用围裙拍打着从房中出来)回来就回来,又不是什么稀客,还要让我迎接?通报个啥呢,两口子拜年——多此一举。 张:(嘻皮笑脸)你是一家之主。我当然得啥事都要向你请示汇报,如果不  相似文献   

6.
棉花情缘     
正舞台布置:几棵棉花模型主要人物:张—男29岁,某团连队职工(简称张)李—女26岁,外来拾花工(幕后传来汽车喇叭声,幕启,张急急忙忙上)张:(掏出手机看时间)我今年承包了100多亩棉花,丰产已成定局。今年国家不再进行国储了,采取的是直补政策。昨天连队召开会议传达团里会议精神,要求压缩机采棉面积,扩大手采棉面积,可雇工却成了困难。这不,听说阿拉尔市中心客运站能雇到人,我专门到这里来看看能不能雇上人。(下)(李提着行李上)  相似文献   

7.
<正>地点:兵团某团场机关信访办公室人物:步献凡——男,60岁,团场信访办主任。外号"不嫌烦●。(简称甲)张大河——男,约30岁,连队承包户,河南口音。(简称乙)贾琼——女,约35岁,职工家属,操四川口音(简称丙)甲:我呀,在这干信访工作二十年,大家看我老头脾气好,办事不怕麻烦,所以都叫我"不嫌烦"。我呀,已经是船到码头车到站,离退休的日子也只有百十来天。我不但要站好这最后一班岗,还要把工作做得更圆满。(进办公室,拿起办公桌上的一摞信件)这些上访信我得仔细看看。(坐下戴老花镜看信)乙:俺是三连农工张大河,今天这心里直窝火,刚才在连队吵一架,我大步流星到信访办把理说。有人没?  相似文献   

8.
时间:三秋拾花时期 地址:某农场 人物:改革娃——农场青年,出租车司机,20岁(简称改) 张大妈——退休农工,58岁(简称张) 王大妈——退休农工。68岁(简称王 李大妈——退休农工,78岁(简称李) 赵大妈——退休农工,88岁(简称赵)  相似文献   

9.
送礼     
正人物:热合曼男,46岁,民族连队农民(简称热)艾孜古丽女,40岁,民族连队农民热合曼之妻(简称艾)张科长男,48岁,团机关干部(简称张)(幕启热合曼扛只羊上)热:快过春节了,我今天把家里的羊宰了一只,准备送给我们家的"恩人"。如果不是他帮助我们家,我们家就不能脱贫致富,说不定还要依靠国家低保补助生活呢。艾:(急勿勿地跑步上)哎,热  相似文献   

10.
时间:现代 主要人物: 黄国治——男,65岁,某单位退休干部(简称黄) 李爱珍——女,60岁,某单位退休职工(简称李) 汪卫国——男,32岁,交通警察(简称汪) 黄:(嘴里哼歌穿着红马甲上)今天是我当志愿者第一次上岗.咱们阿拉尔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虽然咱退休了,也要为创城工作做一点贡献尽一份力,这应叫退休不退岗,发挥自己的余热.今天我负责军垦大道红绿灯处的执勤工作.军垦大道是阿拉尔市的一条主干道,车多,人多.  相似文献   

11.
温暖     
时间:现代的某一夜晚 地点:李春成家 主要人物:李春成—37岁某连贫困职工(简称李) 王雪莲—34岁李之妻(简称王) 张春茂—36岁某连连长(简称张) 舞台布置:一张桌子、几把椅子 (幕启)李抽着烟一脸苦相上李(叹气)唉,这几年尽走霉运,从四 川来到塔里木承包土地种棉花, 钱没赚上一分,反而还倒欠连队 上万元,这日子是越过越艰难。眼 看今年承包土地又开始了,而我  相似文献   

12.
时间:2006年9月8日地点:农十四师二二四团十二连人物:王指导员——十二连指导员,简称王古丽努尔——女,二十五岁,红枣承包户,简称古刘技术员——男,三十岁,红枣技术专家,简称刘幕启:天幕上一片红枣林,远处昆仑山脉白雪皑皑,指导员边打手机边上。王:喂,哎呀,快点嘛,都准备两天了还  相似文献   

13.
时间:一天傍晚。 地点:某团场民族教师热依汗的家。 人物:热依汗——55岁,民族教师,已退休。 小燕——汉族,12岁,孤儿,学生。 阿依古丽——11岁,热依汗的女儿。 幕启: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桌上一个洋娃娃。 小燕:(上场,背书包)阿姨,阿姨,我放学了,(无人应)古丽,古丽,(无人应)哎,这个洋娃娃真漂亮。  相似文献   

14.
心愿     
时间:现代 地点:李老汉家 人物:李老汉 男 60岁 退休农工(简称李)父亲 李强 男 34岁 上海某企业部门经理 儿子(简称强) 李兰 女 30岁 上海某公司会计 女儿(简称兰)( 道具:方桌 木凳 五斗柜 像框烟灰缸  相似文献   

15.
人物:李大爷——土地局长父亲,60多岁阿红—女,30多岁,企业职工代表张天鸿—男,40多岁,土地开发商张天鸿:(西装革履,夹一黑包,手拎着大包小盒,上场。找门牌。)16号,就这家。哎呦,这一阵快把我跑死了,就为我多占了3分地,这个李局长就是不答应,  相似文献   

16.
<正>地点:兵团某团某连职工家人物:妻子,翠云,40多岁,职工丈夫,二胜,40多岁,职工老人,男,70多岁,内地来投奔子女老人书记,女,40岁,某连党支部书记夫:(妻手拿入党申请书在前走,夫走后面追)孩儿他妈,你不去中不中?妻:(甩开夫的手)不可能!  相似文献   

17.
分红     
<正>时间:现代舞台布置:一栋房屋模型,几样简单家俱主要人物:汪富贵——男42岁,某团场七连职工(简称汪)张菊花——女39岁,七连职工,汪之妻(简称张)汪:(满脸堆笑,嘴里哼着歌曲上)今天,咱连的农民合作社分红了,自参加合作社多年,连年都有分红。这不,今年又分红了六万元,加上承包地的收入,有十多万元。我和老婆商量好了,准备买辆车,全家人出行也方便。对了,我先不告诉她分红的事,就说合作社没有赚到钱,今年没红分了,看她会咋样。(把帽子摘下,将支票放进去又戴上,作敲门状)老婆,我回来了。  相似文献   

18.
同样是送礼     
人物:李大爷——土地局长父亲,60多岁阿红——女,30多岁,企业职工代表张天鸿—男,40多岁,土地开发商张天鸿:(西装革履,夹一黑包,手拎着大包小盒,上场.找门牌.)16号,就这家.哎呦,这一阵快把我跑死了,就为我多占了3分地,这个李局长就是不答应,非让我把多占的地退出来,我托人去找他说了好几次,他说是寸土不让.哼,我就不信了,今天我亲自出马,非用这个(掏出红包)撂倒他不可.  相似文献   

19.
时间:现代。7月某一天。 地点:哈密瓜地头。 人物: 老张(简称:张),50岁,某连职工,种植50亩哈密瓜。 小李(简称:李),30岁,某连职工,种植50亩哈密瓜。 道具:两把铁锨,两块分别写有小李承包地、老张承包地的牌子。 张: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扛铁锨,边说边上场,来到承包地边,看到绿油油的秧苗,高兴地唱起来)我的瓜秧长得好,绿油油的真好看,化肥尿素立大功,今年抱个金娃娃,哎-哎-(黄土高坡曲调) 李:(扛铁锨上场)张叔,今天有什么喜事,大清早的就在地头唱起  相似文献   

20.
交花     
<正>时间:【2010年秋】地点:棉田人物:马玉江,男,40岁左右,河南口音,简称马;陈玉芳,女,40岁左右,马妻,河南口音,简称陈。连长,男,40岁左右,本地方口音,简称张;棉贩,男,45岁左右,地方老乡口音,简称棉;黑妮,女,马玉江女儿,18岁左右,学生身份,简称妮。马:乡亲们,大家好!还认识俺吗?俺是马玉江啊!可俺不是两年前的马玉江了,俺这两年在兵团富民政策的影响下,住上了小康房,过上了好日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