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闫晓虹 《政府法制》2012,(21):41-41
胡适与北大的渊源可追溯到1917年,在陈独秀的大力举荐下,从美国学成归来、时年27岁的胡适开始在北大任教,意气风发地参与开展了白话文运动。那时,他也是北大红楼前一介风度翩翩美少年。41岁时他担任赫赫有名的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系主任;及至56岁,出任北大校长。  相似文献   

2.
大师·大学     
“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昔日之北大、清华以及西南联大能在烽火连天的动荡岁月中筑就教育之辉煌,不可不称数蔡元培、梅贻琦、周诒春、蒋梦麟等诸任校长高瞻远瞩、苦心经营之功。没有他们,亦绝不可能在三校中形成自由、民主、团结,极利于教学的风气。本书所记述的  相似文献   

3.
6月10日,甘相伟携他的处女作《站着上北大》一书出现在了《鲁豫有约》节目现场。这位出生在湖南农村的30岁小伙儿,曾是北京大学的一名保安。2008年10月,专科学历的他通过成人高考,考上北大中文系,并顺利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在担任保安近五年间,他将点滴生活与感受记录下来,集结成册。北大校长周其凤还亲自为其作序,并称。一名保安,在辛苦工作之余,能够充分利用北大良好的学习资源,努力进取,提高自己,这样的精神值得钦佩。  相似文献   

4.
大师·大学     
伊利 《检察风云》2011,(17):7-7
“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昔日之北大、清华以及西南联大能在烽火连天的动荡岁月中筑就教育之辉煌,不可不称数蔡元培、梅贻琦、周诒春、蒋梦麟等诸任校长高瞻远瞩、苦心经营之功。没有他们,亦绝不可能在三校中形成自由、民主、团结,极利于教学的风气。本书所记述的  相似文献   

5.
唐宝民 《政府法制》2012,(11):38-38
蔡元培时期的北大,遵循“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允许各种不同的声音存在。因而造就了北大独特的自南学风。学者之间尽管私交很好,但在学术主张方面因观点不同而互不相让;反过来,尽管因学术观点不同而吵得不可开交,但并不因此影响彼此私下咀的感情,表现出了令人敬仰的胸襟。  相似文献   

6.
国内这些年尝试"校长推荐制"不止北大—家,上海的复旦、交大、同济都曾采纳校长直荐自主招生,可是北大却是被骂得最为"风光"的—家.  相似文献   

7.
北京大学2008年的开学典礼上,俞敏洪应北大校长之邀做了演讲.这位北大老校友、新东方创始人的演讲非常精彩.他讲,要想成功只有努力.  相似文献   

8.
林风眠(1900~1991)广东梅县人,20岁后赴上海参加留法勤工俭学。留学期间创作的作品大多表现沉郁或婉转的情思,并充满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回国后,应蔡元培的推荐任北平国立艺专校长。1928年在杭州创建国立艺术院(后改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即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193  相似文献   

9.
林语堂曾有一段对蔡元培的评语说:"论资格,他是我们的长辈;论思想精神,他也许比我们年轻;论著作,北大教授很多人比他多;论启发中国新文化的功劳,他比任何人大。"五四时期的那一批文人中,平心而论,蔡元培先生的字是算不上最好的。据说,钱玄同有一次在北平(今北京)公味斋素菜馆吃饭时,还开过蔡元培的玩笑:"你写的字这样蹩脚,怎么还让点了翰林?"面对钱的  相似文献   

10.
只言片语     
《政府法制》2013,(13):19-19
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因2000年干上杀猪一行而闻名的北大毕业生陆步轩于4月11日回母校讲其创业经历。49岁的陆步轩仍觉得卖猪肉不体面,“混得差”,毕业多年,北大的活动他都没有参加。  相似文献   

11.
唐宝民 《政府法制》2011,(33):18-18
在中国现代史上,著名学者傅斯年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曾任北大代理校长,去台后,任台湾大学校长,他提出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治学原则在学术界影响深远。然而,这样一个权高位重、名扬海内外的学者,离世之前的生活却十分寒酸,让人唏嘘。  相似文献   

12.
助力一路一带,北大光华落户西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西安分院成立于2014年5月28日。向西开放和推进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特别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给广大西部地区发展振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未来30年,西部发展将是中国经济的前沿和主要引擎。今年5月28日,北大光华西安分院在西安临潼盛大落成。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  相似文献   

13.
1949年,章含之随养父母从上海迁居到北京。也是在这年的一次圣诞舞会上,年仅14岁的章含之认识了才华横溢的北大才子洪君彦。二人经过了8年的爱情长跑,于1957年步人了婚姻的殿堂。  相似文献   

14.
张尚鷟自述:我这七十年 我出身于四川的旧官宦家庭,今年已经76岁。1943年在昆明西南联大上学,那年正好18岁。1948年在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在北大法科研究所上刑法学硕士研究生,那时在北京城内沙滩五四大街的北大红楼。我的导师蔡枢衡教授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和张友渔先生是同学。他很有学问,是当时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中国几所名校的校长书记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大换岗,其中原吉林大学校长周其凤接替已退休的许智宏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格外引人瞩目。在新老校长交接仪式上,一身蓝色西装的周其凤走上讲台,用浓重的浏阳普通话开始"施政演讲"。周其凤的演讲历时15分钟,多次被掌声打断。许智宏老校长将一个火炬交给周其凤,意味着北大校长的传承与交接。周其凤接过火炬,  相似文献   

16.
蔡元培在现实与理想的困顿中追求教育管理"去行政化":对内官僚袪除,强化专家治校,取得很大成就;对外政治抗拒,倡教育独立,但成效了了。蔡元培"去行政化"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告诉我们,教育"去行政化"应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构建专业型学校管理文化,实行校长管理专业化;建立服务与监督的府校关系,而不能以反官僚的名义片面追求教育自由与教育独立。  相似文献   

17.
《政府法制》2011,(33):11-11
新华网2011年10月21日刊载方炜文章:日前,有网友发微博称,“北大副校长: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这条微博迅速引发造句热潮,包括网络名人、各高校师生在内的数万网友参与该话题。纷纷模仿造句。  相似文献   

18.
北大校长周其凤最近又一次成为新闻人物,起因是他在一次演讲中抨击美国教育:"他们的每一任总统都不懂得尊重人,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如此看来,他们的教育是一塌糊涂的。"他同时认为中  相似文献   

19.
阿颖  吴荣之 《江淮法治》2010,(12):38-39
2010年3月4日,年仅27岁的北京大学“双硕士”、大成基金公司研究员袁健在深圳跳楼身亡。消息从北大的校园论坛上传出,人们纷纷质疑:这个在北大读书期间曾稳坐班级成绩第一名的他,这个从小到大一直闪耀着太多光环、为父母带来诸多荣耀的优秀男孩,怎么可能刚刚参加工作就走上绝路?在生存与毁灭之间,一个如此成功的年轻人为何会选择自行毁灭?永别亲人?  相似文献   

20.
延安技工学校校长制平安尽管他不足50岁但是他已经在延安技工学校生活了20余年,因为他生长在延安技工学校,他的父亲曾是这所技工学校的第一任校长,30年后他本人又是这个公办技工学校的第五任校长了。他的头顶没有带太多动人的光环,只是一个延安技工学校普通的传人,岁月的沧桑过早的写在了这位陕北汉子的脸上。他说话严谨而亲切,在工作上雷厉风行、一丝不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