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约100年前,美国密苏里州伦道夫县有一个叫克拉克的村子,村子里有一户贫困人家,家里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一天,男孩的妈妈让他去把30只鸡蛋卖给邻居。临出门前,妈妈对小男孩说“:孩子,这30只鸡蛋能卖40美分,如果邻居嫌贵,就卖35美分。”孩子听了妈妈的话就拿着鸡蛋到了邻居家。到了邻居家,邻居就问他这鸡蛋要卖多少钱。小男孩并没有像一些自作聪明的孩子一样撒谎,而是选择了诚实。他把妈妈告诉他的话一字不差地告诉了邻居。邻居一听笑了,说“:你这么聪明的孩子,把你妈妈的话一字不差地告诉了我,如果让别人知道了,岂不会说你太笨?但是,…  相似文献   

2.
红包     
《公民与法治》2008,(10):49-49
别看王健是个做建材生意的老板,可他吝啬得很。吝啬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就是一块钱掉进厕所里,他也十艮不得扎三个猛子把它捞上来。这几天他的阑尾炎又发作了,医生对他说,阑尾炎已经到了化脓的程度了,这次你非得动手术不可。  相似文献   

3.
婚后一段时间,你会发现他对你很冷淡,甚至连家务也不干了。你拖地,到了他面前,让他抬脚,他都感到很不耐烦,往日的殷勤全无。你下班回来时,他连一句“回来啦”都舍不得说了。甚至,他会很晚回家,你做好饭打电话给他,他只是说你自己吃吧。于是,你开始猜度,他是不是不爱你了,在外面另结了新欢。你便惴惴不安,试图跟踪他,以至于跟他吵架,闹别扭。  相似文献   

4.
随笔     
(一) 官员同学来访,我在大酒店宴请他,并找数友相陪。宴毕,我起身结账,却被同学一把按住:“你别管!”我说:“那还行,你远道而来,还能让你埋单?”同学语气加重:“让你别管就别管!”我仍不同意:“今天这东我做定了,一顿饭还请不起吗?”说完迅速把钱塞到服务员手里。同学立刻脸红筋胀,对我忿忿然.  相似文献   

5.
害怕送礼     
晓敏 《公民与法治》2013,(13):48-48
王青刚分到乡里当干事员的时候,某天回老家探亲,看到堂屋门口拴着两只大红公鸡。他那七十来岁的老母亲指着这两只公鸡对王青说:这是前院你三叔送来的,让你掂回城里吃呢!我不要,他非留,推搡了半天,也没能让他掂走。你三叔送来两只鸡,是有事求你呀,他是残疾人,应该能吃上低保的,可是村委会主任把低保指标都给了他本门人了,真正的残疾人没有份儿。他听说你来乡里工作了,应该能和村主任说上话,看能不能活动活动,帮他说句话……  相似文献   

6.
梁钦宁 《政府法制》2014,(12):19-19
我祖父(梁漱溟)教育孩子不用说教的方式。我年轻的时候吃得比较成,他经常看我加酱油,他没有批评我,而是找到一本科普的书,拿红笔把题目勾勒出来,让我看。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那天,我在客厅做俯卧撑。他说,钦宁,你抽空把这个看一看。那本书上说,吃盐过多等于慢性自杀。我看完文章之后自然懂它的道理,就改变了这种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7.
屹立的倾斜     
那年,他带着儿子去欧洲旅游。在比萨斜塔前,4岁多的儿子手指着他的鼻子对他说:“爸爸,这座塔像你。”他笑吟吟地说:“哦,为什么呢?这塔可是倾斜的哦!”“你也是斜的呀!”儿子说,“你和我说话,你在亲我时,不是弯着腰嘛!”儿子的话,让他既难过又欣慰。难过的是儿子自打生下来后就没有享受到什么母爱,欣慰的是自己对他倾注的爱已让他铭记在心。  相似文献   

8.
漫画与幽默     
《法制与经济》2003,(10):61-62
有一个人到市场上去买鱼,他随手从鱼摊上拿起一条鱼在鼻子上嗅了嗅。卖鱼的人怕他闻出自己的鱼不新鲜,就生气地说:“先生,你不买鱼没关系,你闻什么?”他回答说:“我没闻,我是同鱼谈谈话。”“你同鱼谈些什么呢?”“我问鱼,海里最近有什么新闻没有。”“鱼怎么回答你呢?”“鱼回答我说,它不知道海里的新闻,因为它出海时间很久了!”  相似文献   

9.
王书春 《江淮法治》2010,(16):40-41
“海龟”找不到工作全家人生活悲惨 2009年4月初,24岁的曾锋大学毕业后从新加坡回国,飞机降落到沈阳桃仙国际机场。马上就要见到父母,可他的心情却一点也不兴奋,反倒是非常害怕,他害怕见父母是因为感觉没有能力让父母的希望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0.
钟芳 《政府法制》2012,(17):49-49
作家林清玄写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夜晚散步返回住处时,在皎洁的月光下,他发现有小偷光顾他的茅屋。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值钱的东西,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对小偷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说完,他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不禁感叹道:“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第二天,禅师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自己的屋门口,他非常高兴,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相似文献   

11.
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对他(她)又爱又恨”.也就是说,你分明觉得这个人可恨,但是你还是情不自禁地爱上他了.你以为这就是爱情了吗? 人们常说:“恨有多深,爱就有多深.”就是这样似是而非的道理,在扰乱我们正常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于是,痛苦就成了爱情的标配,让我们都不知道是在寻找爱情还是在寻找痛苦.它妨碍了我们寻找到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12.
他是黑人,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他从小就在贫穷与歧视中度过,对于未来,他看不到什么希望. 13岁那一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一美元."他回答."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傻子才会买!"他赌气地说. 父亲的目光真诚又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要是你把它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  相似文献   

13.
有一则故事:一个男人死后来到天上,他遇到一位天使,天使说可以帮他实现愿望。他说:“我这一辈子太辛苦,每天都在干活,也没有好好享受过。我希望过一种每天不用干活.想吃就吃,想玩就玩的日子。”于是.天使把他带到了一个地方。开始的时候,他很快乐,不过,这样的日子只过了不到三个月,他就觉得越来越空虚。接下来的日子,他觉得越来越难熬,于是,他又找到那位天使,恳求说:“请给我一份工作吧,请让我做点什么吧.这样每天无所事事的生活,我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天使说:“对不起,这里没有工作给你做。”这个男人说:“如果再不让我做事,让我这样天天干呆着.我宁愿下地狱!”天使严肃地说:“你以为这里是什么方?这里就是地狱!”  相似文献   

14.
采购员李某,常年出差在外,妻子耐不住寂寞,与一张姓男子勾搭成奸。李某听到风声,闹着要离婚,可妻子不愿意,逢人便说李某诬陷她。怎么办?李某突然想到了儿子小明。他把儿子叫到跟前,啪地甩出一沓钞票:“从今天起,你给我看住你妈,每天工钱两块;若发现她跟别的男人在一起,每次奖励50元。”为了领奖,小明整天游荡在街头,并把盯梢情况一一记录在作业本上。终于有一天,妈妈发现了这个秘密,她一把将本子撕碎:“不准跟你爸胡说,你要告他说我每天都呆在家里。”“爸爸说奖给我钱的!”“只要听话,我也奖励你。”随即拿出50元塞到小明手中。小明高兴得跳了起来……这一对“聪明”的父母,将把孩子引导向何方呢?  相似文献   

15.
到打字室去复印材料,小打字员对我说:“恭喜你呀,你就要脱离‘苦海’了。”我以为她在开玩笑。政工处陈处长也进来复印材料,他是个性格开朗而又和蔼的人,看到我,他笑眯眯地说:“小何,到我那里去做事吧!”我高兴地一把拉住陈处长。真的,没有谁比我更想离开起诉科...  相似文献   

16.
黑猫放鼠     
一 黑猫捕到一只老鼠,可是,黑猫在将这 只老鼠把玩了一阵后,把它放了。黄狗见了, 对黑猫说:"辛辛苦苦抓到的老鼠,你干鸣 把它给放了呢?" "你当然不会明白啦!"黑猫说,"我是 和我的上司一起被派到这里来抓老鼠的。 现在,上司连根老鼠毛都还没捞到,我怎么 能抢了上司的风头呢?" 二 黑猫捕到一只老鼠,黑猫在将这只老 鼠把玩了一阵后,又把它给放了。黄狗见了,  相似文献   

17.
石圣钰走进中队办公室后坐在那只犯人专用的小板凳上。他是喊了一声“报告”后经同意才走进办公室的。他起先喊那声“报告”时很轻,似乎还很不习惯,有一种难以启齿的味儿。我站在靠门处离他近是听见了,可中队长站在办公桌前没听见。他又略略放开声音喊了一声。中队长温和地让他进来,让他坐下,并把我介绍给他,说:“这位记者想采访你,希望你合作。”他很诚恳地点头,连声说:“好的,好的。” 这是1996年的4月11日。上午,室外的阳光很诱人,但铁栅内的  相似文献   

18.
一天下午,小茜姑娘慌慌张张跑到天津某地公安派出所。她一进门就呜呜啕啕地哭诉起来:“不得了啦!我不想活啦!哥哥把我……”一时摸不到头脑的值班民警安慰她说:“不要着急,有事慢慢说。”“我哥哥把我强奸啦!”小茜哽咽道:“八月一日那天早晨,嫂子上早班刚走,哥哥大黑子他就把我硬逼到他屋,非要和我发生关系。我跪地央求他说,你是我亲哥哥,我是你亲妹妹,哪有这么干的?他不听,强将我弄到炕上……。”  相似文献   

19.
当他和你说话时,他的眼睛会很亲切地注视着你,让你真切感受到他的亲和:当说到兴奋和动情之处时,他会亲切地拉住你的手、轻轻拍打你的手臂……你似乎难以相信,这位年已56岁的大法官是如此热情朴实,宛如一个20多岁的青年,对生活、工作、未来充满着活力、激情和憧憬……  相似文献   

20.
在上世纪50年代的上海,曾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毛泽东问刘少奇和周恩来一个有趣的问题:你们怎样才能使猫吃辣椒?刘少奇回答说:这还不容易?你让人抓住猫,把辣椒塞进它嘴里,然后用筷子捅下去。毛泽东摆了摆手,说:决不能使用暴力。周恩来说:我先让猫饿3天,然后,我把辣椒裹在一片肉里,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