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当前,在全球经济危机大背景下,经济问题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是减少社会问题的要素之一。本丈在丈献综述的基础上,以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分析框架为依托,阐述警民关系危机的表征、警民关系危机的原因以及警民关系重建。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 195名警察警民关系状况和意识的调查,发现目前警民关系和警察的警民关系意识是好的,但极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分析原因,根据人际交往理论,提出改善警民关系的心理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郭大伟 《政府法制》2011,(31):43-43
为进一步推进并深入开展“阳光警务走百村、进万家活动”。山西省沁源县灵空山派出所民警本着“最大限度开展走访,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不安定因素,针对困难群众、特殊群体,开展帮扶解困活动,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工作态度,通过走访,拉近警民关系.促进警民和谐。  相似文献   

4.
刘振频  李弘 《政府法制》2010,(10):61-61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公安局深入开展爱民“大走访”实践活动以来,警民连心,真情涌动,促进了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澄城县公安交警大队在县委和县政法委的领导下,创建平安澄城,敞开大门访民意,打开心扉听民声,努力构建“警爱民、民拥警、警安民、民助警“,警民和谐的新型警民关系。  相似文献   

6.
信息之窗     
《人民调解》2013,(8):45
厦门市湖里区实现"警民联调"工作全覆盖近日,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各街道司法所协调派出所,在辖内7个派出所全部设立警民联调室,使湖里区"警民联调"工作实现全覆盖。警民联调室通过整合公安、司法行政等多方资源,配备警民联调室专职调解员,引导民众自觉、自愿、主动选择"警民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河北省平乡县以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从破解全县农村地域广、人口多、警力少的现实问题人手,把“成本理念”引入社会管理,积极开展警务管理创新,探索推行“警民说事室”工作机制,扎实开展“群众说事、干警理事、警民议事、诚心办事”活动.化解矛盾纠纷效果显著,赢得辖区群众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下,警民关系面临着新的挑战,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警民关系的不和谐将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现阶段,公安机关对构建和谐警民关系重视度不够,警民之间存在信任危机,产生了隔阂。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因素,并提出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们针对新形势下警地交往频繁、警民共建活跃、部队驻地分散、民情社情复杂等特点,始终把预防警民纠纷作为群众工作的重点,经常抓教育,坚持抓预防,突出抓重点,有效地杜绝了各种警民纠纷,密切了警政警民关系。我部先后被国家民委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被甘肃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拥政爱民先进单位”、“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先进单位”。驻地平凉市、固原市连续四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相似文献   

10.
胡卓敏 《法制与社会》2010,(21):182-18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巨大的社会变革,警民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警民关系一直是社会观注的焦点:今年的两会期间,警民关系再次被提上了人大代表的议事日程;近年来,全国公安采取一系列举措,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警民是"鱼与水"的关系,公安的工作是植根于群众之中的,只有得到群众的信赖、支持与配合,公安工作的才能顺利开展。由此可见正确认识、分析警民关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商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和"三项建设"工作目标,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提高素质、执法为民作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关注民生、服务群众作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把保障交通安全、实现群众满意作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重要支撑点,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正确认识和努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当前公安工作中具有全局性意义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分析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意义,探讨了和谐警民关系的内涵,分析了警民关系失谐的现象及原因,提出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论警民关系     
李波 《法制与社会》2012,(5):124+132
随着民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警民关系越来越被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所重视。警民关系是当今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处理好警民关系是做好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前提,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根基。在当前社会多元化的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交织凸显,影响警民关系的不利因素增加,这对于公安机关以及各层干警是个严峻的挑战。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并逐步消除影响警民关系的不利因素,努力提高群众对警察的满意度,这对于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密切警民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大局,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礼泉县公安局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以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为突破口,以“五小工程”,推动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5.
夏开江 《法制与社会》2013,(24):182-183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时期,社会冲突加剧,公安机关作为公平正义和社会安定的维护者,将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和谐警民关系是开展警务工作的有效前提和保障。但现阶段各个地方时有群众砸警车、烧警车、打警察的现象发生,群体性事件多发,对警民关系的影响极其恶劣,对此必须找出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原因,根据原因制定出相对应和谐警民关系的对策,才能有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相似文献   

16.
赵健 《法制与社会》2011,(12):182-182,185
警民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公安机关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顺应形势变化、满足发展所需的必然之举。当前,警民关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需要我们用辩证的方法来分析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规律性,用发展的思路来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创新跨越,立足主体挖潜,激发客体参与,加强媒介沟通,找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最佳切入点,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7.
陈瑞鼎 《江淮法治》2009,(16):12-15
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是公安部党委确定的“三项建设”内容之一,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安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利益关系及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社会的民主法制意识逐步增强,警民关系在新的历史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及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人们多元化的价值观之间以及社会分化出的种种利益之间必然会产生诸多矛盾,这些矛盾都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在此大背景下,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主要力量,警察的作用显得越来越举足轻重。然而,目前我国警民关系无疑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中,对于以乡镇居民为主体的我国来说乡镇地区警民关系的维护尤为重要,对乡镇地区警民关系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本文以河南省漯河市部分乡镇为研究对象,试图调查当地警民关系的现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并对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途径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9.
贺恒 《法制与社会》2011,(23):203-204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部党委提出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着力抓好的"三项建设"之一。新时期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必须正确认识和谐警民关系的科学内涵、深刻领会其现实意义,然而,警民关系不和谐的掣肘因素依然存在,只有从宏观上塑造和谐氛围、微观上重视实践锤炼,才能实现警爱民、民拥警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加强作风建设,密切警民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培育和谐的警民关系是新时期公安工作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论述当前警民关系面临的信任危机,进一步提出了既能改善警民关系,又能推动公安工作实践的措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