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八条规定:“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该行政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所在的行政机关负责赔偿。行政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我在某企业任职。请问企业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工作人员应当适用何种奖惩办法?山东李鸣李鸣同志:关于企业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工作人员执行何种奖惩办法的问题,《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规定》、《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等均有相应规定,其中《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规定》第十四条规定:“本规定适用于企业单位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工作人员”,这一规定是指在对企业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工作人员奖惩的批准权限上应当适用《国务院…  相似文献   

3.
依据现代行政法和行政程序的理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一般行政行为,无论其宏微巨细,均非纯系行政机关自身及其工作人员个人的行为,而是国家的行为、政府的行为,仅仅是通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代表国家和政府履行而已。在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既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产生基于公民的选择或同意,其职责权力来自公民的委托赋予,其运作的基本宗旨是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那么,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一切行政行  相似文献   

4.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作为违法行为给相对人造成损害的,应该负赔偿责任。成立行政机关不作为赔偿责任要具备一定的构成要件,我国应该完善行政赔偿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监察》2011,(7):59-59
编辑同志:我有以下三个问题,请予解答。1.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刑事处罚后,是否一定要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开除公职?2.行政机关没有任命的事  相似文献   

6.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八条规定:“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该行政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所在的行政机关负责赔偿。”这一规定标志着我国行政赔偿制度的正式建立,对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  相似文献   

7.
国家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享有追偿权作为一项制度,这也是世界各国立法的通例。我国《国家赔偿法》第16条对行政追偿制度作了明确规定。行政追偿制度建立的功能在于监督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效率。本文通过对行政追偿权的条件、行政追偿范围的限定、行政追偿应当遵循的程序等相关问题的浅析,其目的是对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起到惩戒的作用。行政追偿制度对于公务人员依法行政、加强行政主体内部监督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行政监督是指行政监督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依法实施监督。行政监督效能是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监督所产生的效果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行政赔偿是国家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法的行政行为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而造成的损害后果,负责向被损害者赔偿的一种国家赔偿制度。当行政机关对被损害者进行行政赔偿后,有权向在执行行政公务过程中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求偿行政赔偿费用的一部分或全部。换句话说,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承担被求偿责任,在主观上必须有故意或重大过失,否则,不被求偿。这种故意和重大的过失便是行政求偿的主观基  相似文献   

10.
目前行政公诉还只是一个学理概念,并非法律用语。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一规定把原告限定为“合法权益遭到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的公民、  相似文献   

11.
《中国监察》2011,(6):60-60
编辑同志:《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规定》废止后,根据《人事部监察部关于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照执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通知》和《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企业中由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参照执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通知》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风险侵权的行政赔偿责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文 《法律适用》2011,(4):41-44
<行政诉讼法>第67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造成损害的,有权请求赔偿".从行政诉讼法这条规定看,行政机关要对侵犯相对方的作为性质的行为承担赔偿责任.对于行政机关不作为侵犯相对方合法权益是否需要承担赔偿责任,行政诉讼法没有作出规定.从国家赔偿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九章规定了行政机关实施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权益所承担的赔偿责任。其中第67条第1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造成损害的,有权请求赔偿。”第68条规定:“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  相似文献   

14.
行政法中的相对人是指有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为法律关系主体一方参加的法律关系的另一方法律主体。相对人主要存在于外部行政法律关系中,它包括同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发生行政法律关系的公民、法人、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也指其它国家机关。  相似文献   

15.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应松年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其中的关键核心就是依法行政。行政机关和老百姓关系最密切、最直接,依法行政涉及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方方面面;实施法律、法规,国家行政机关承担的任务最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中80%要由行政机关去实施;行政机关执法活动也最频繁,涉及领域最广泛,关系公民的权益最经常、最直接、最宽广。 现阶段增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一是靠行政机关本身加强教育;二要靠加强群众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偶遇抽样的调查方式概括性描述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对行政诉讼的认知状况,可以借以折射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实施情况。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虽然内心抵触行政诉讼,但对《行政诉讼法》实施效果的评价最高,对《行政诉讼法》的前景亦最乐观。《行政诉讼法》的实施不仅促进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也提高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行政机关能够应对《行政诉讼法》的要求,行政诉讼制度先行的立法路径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正确、及时、公正、高效实施行政管理,防止行政过错行为发生,深圳市制定了《深圳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现摘登该办法的主要条款,供各地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罪的犯罪 主体 我国的不少刑事单行法律、行政法规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的刑事责任作了规定,这些规定扩大了原刑法中徇私舞弊罪主体仅限于司法工作人员的范围,是对刑法第188条的修改和补充。  相似文献   

19.
行政诉讼的被告,是指因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而被原告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或与之发生行政争议,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行政机关。由行政机关作被告,而且只能由行政机关作被告,这是行政诉讼区别于其他诉讼的突出特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根据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因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和行政机关发生行政争议,向人民法院起诉的,那么,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就是行政诉讼的被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为执行公务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而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该工作人员所在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在我国,当  相似文献   

20.
王耀虎 《法制与社会》2013,(34):163-164
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执行行政事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定的法律风险,要认清法律风险的类型、原因,及时规范行政行为,防范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