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明  马小龙 《政府法制》2014,(19):61-61
为有效预防和遏制夏季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山西省右玉县交警大队结合夏季交通运行特点,切实采取措施筑牢安全防线。  相似文献   

2.
张明  许婧 《政府法制》2011,(32):64-64
连日来,山西省晋城市交警三大队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7·27全国公安机关坚决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市局、支队部署,及时调整工作重心,科学安排警力,掀起了“夜间整治行动”新高潮,切实预防和减少夏季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确保夏季夜间道路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加强全县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遏制全县辖区道路交通事故上升势头,切实预防和减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近日,  相似文献   

4.
李卿萍 《政府法制》2012,(16):43-43
近日,长治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根据全县实际,调整警力积极构筑宣传教育防线,始终坚持从提高广大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人手,同时抓住夏季路面交通秩序大整治,全力遏制辖区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一、狠抓媒体的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不断提高群众关注和参与交通管理工作的热情。  相似文献   

5.
交通事故频频发生,严重威胁着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全面分析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点的基础上,围绕道路展开思考,从高速公路道路质量.道路用户.道路管理和道路监控四方面深入探究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而详细研究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前的预防对策.事故现场的救援对策和事故后的安全修复对策。  相似文献   

6.
《江淮法治》2009,(2):62-62
公安部部署预防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百日行动工作以来,萧县交警大队充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严厉打击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使全县道路交通秩序明显好转,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特大交通事故得到有效预防。广大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7.
王东  刘剑  白一尧 《政府法制》2010,(23):43-43
为深化集中整治交通秩序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专项行动,从严整治交通秩序,有效预防和减少冬季道路交通事故,确保实现今冬无重大交通事故的目标,山西省沁县交警大队在全县打响了冬季交通秩序整治行动战役。  相似文献   

8.
近来世界卫生组织研究结果表明,道路交通事故比空难、海难事故严重得多,造成的死亡人数甚于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国GDP的1%至3%。为此,各国政府无不把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作为重要的执政目标。酒后开车和醉酒开车造成的交通事故在整个道路交通事故中占有一定比例,各国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
道路交通事故鉴定作为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事故处理与诉讼环节。道路交通事故鉴定不再属于狭隘的行业鉴定。在界定道路交通事故鉴定内涵的基础上,分析道路交通事故鉴定的常见类型及其应用依据,围绕现阶段的鉴定工作,从技术与管理两个层面指出道路交通事故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海南省白沙县山区道路的交通安全现状进行调查,对事故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在事故原因方面,影响交通事故发生的因素为超速行驶、违法转弯、制动失效、制动不良、疲劳驾驶、违法超车、违法超载等,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山区道路特点进行机动车驾驶人教育、重点治理超速行驶和违法转弯等行为,以及采取相应措施等交通事故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1.
道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正成为新兴的执业争议热点。道路交通事故鉴定委托环节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着鉴定纠纷的产生与化解。道路交通事故实行鉴定委托有其法律依据。对于不同的鉴定诉求应当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鉴定机构与鉴定人。道路交通事故鉴定资质应当细化,便于当事人合理选择。同时鉴定双方应当按照合理的程序签署双方认可的书面委托。对于现阶段道路交通事故委托环节中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司法鉴定管理机构应当加强指导与监管。  相似文献   

12.
论道路交通事故与驾驶员血中酒精含量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事故与饮酒驾车血中酒精含量关系及其法医学意义,为预防、控制道路交通事故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2005份道路交通事故肇事驾驶员血酒精鉴定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性研究。结果饮酒驾车以男性为主,女性饮酒驾车出现醉酒驾车的比例与男性无差别。市区驾驶员醉酒驾车高于郊区。驾驶员BAC<20mg/100mL肇事导致死亡的比例高于饮酒驾车肇事组(BAC20 ̄79mg/100ML),而BAC≥80mg/100mL则低于饮酒驾车肇事组。结论应降低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BAC标准,以利于减少交通事故肇事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成都地区道路交通事故致残人员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uang SX  Li SY  Zhang XG  Kong B  Zhu YL  Liu KL 《法医学杂志》2007,23(4):269-273
目的 探讨成都地区道路交通事故致残的流行病学特点,为研究道路交通事故伤害成因和事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成都地区2003至2006年10月所有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资料,统计分析致残者性别、年龄、交通方式、人员类型的构成及事故发生的月份、星期、地域分布.结果 6364例交通事故致残人员资料纳入统计.男女之比为1.84∶1,以18~5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大(66.34%);自行车、摩托车驾乘人员及行人共占80.90%.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或不同事故地域的交通事故致残者中,各交通方式的构成比均显著不同.损伤部位中,下肢所占比例最高(39.49%),其次为颅脑损伤(22.77%).结论 预防交通事故应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地域、不同时段和不同交通方式,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制定相应的政策.  相似文献   

14.
《法制与社会》2013,(35):73-74
长期以来,乐清市道路交通事故量居高不下。因道路交通事故引发损害赔偿诉讼纠纷也不断增加。如何处理好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成为法院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乐清市人民法院组成专门调研组,对2009年至2012年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以下简称道赔案件)的审理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并对如何化解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纠纷提出建议和时策。  相似文献   

15.
《江淮法治》2012,(10):26-26
不久前,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发布了关于印发《河南省“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通过开展“安全带一生命带”专项行动,提高道路客运企业和旅客对使用安全带预防交通事故伤害的认识,提高高速公路客运安全带使用率,有效减少事故伤亡人数。活动结束后。省公安厅将根据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情况予以奖励。这则新闻出来之后,全国各大网站转载,网民议论纷纷。本期,我们就来聊聊“不发生特大事故就奖励”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6.
交通安全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2009年渭南市交警支队,努力“推进执法规范化、交通管理信息化、和谐警民关系三项建设,不断改进和加强公安交管工作,保障了全市道路安全畅通。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标指数全面下降,一次死亡3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下降120%,没有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安全形势比较平稳,事故预防及处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支持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已渐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引入"人民调解"机制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便民利民的一项新的举措。笔者所在的侯马市公证处从二O一二年六月起介入道路交通事故调解活动以来,通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后,我们一致认为,公证介入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工作将有利于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和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确认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法律性质,对完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法律规制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法律性质存在很大争议。本文认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是公安机关履行处理交通事故职责的行为,其法律性质应该是具体行政行为中的行政确认行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假牌假证、酒后驾驶、超速驾驶、超员超载、疲劳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导致的重特大交通事故多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隐患。为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20.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综合鉴定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是人、车、道路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事故一旦发生,相关技术鉴定作为事故重建的有效手段,是交警部门进行责任认定和法庭举证的重要依据。本文将通过对道路交通事故痕迹鉴定的研究,探讨建立统一的道路交通事故综合鉴定体系框架,并阐述当前计算机仿真事故再现技术在该鉴定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