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省蒲江县检察院今年3月开始对在押人员实施“五必谈”制度,即进、出所必谈,重大节假日和生日必谈,对有重大立功表现(迹象)者必谈,对有串供、翻供迹象或拒不认罪者必谈.对未成年在押人员的家属必谈。  相似文献   

2.
光明 《政府法制》2013,(17):18-18
为了做到司法公正,古人很强调司法官的作用。唐代白居易说:“虽有贞观之法,苟无贞观之吏,欲其行善,不亦难乎?”宋代王安石也说:“守天下之法者,莫如吏。”清代王夫之在批评单纯的任法或者任人都不足为治之后,得出结论:“择人而授之以法,使之遵焉。”古人所谓的治法,  相似文献   

3.
<正> 春秋以降,"礼崩乐坏",许多旧的事物名存实亡,而新的事物有实无名.故形成"名实相怨"的局面.守旧势力用旧名指责新实,如叔向以"国将亡,必多制"批评铸刑书的子产;孔子以"贵贱无序,何以为国"非难赵鞅、荀寅铸刑鼎,并提出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内容的"正名"主张.新兴势力则批判旧名或赋旧名以新义,如《韩非子·五蠹》:"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随仇者,贞也.廉贞之行成而君上之法犯矣".《商君书·开塞》:"吾所谓利者,义之本也,而世所谓义者,暴之道也","以杀刑之反于德而义合于暴也".名辩思潮就是在新旧交争的社会大变革中逐渐形成的.这,思潮的  相似文献   

4.
国际法上的有约必守原则起源于古老的国内民商法原则,随后,其对于维持国际秩序的稳定、促进国际交往的优势日渐突显,并最终成为国际法的一项基本原则.然而受制于自身的局限性,加之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有约必守原则的适用一度受到挑战从而陷入了困境,本文主要从有约必守原则的理论基础、有约必守原则的困境、有约必守原则的出路、以及当今的热点问题即“高铁走出去战略”中的违约对策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从而对有约必守原则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警惕“变戏法”之术李玉民看了电视剧《香港地恩仇记》颇有感触,尤其是那场“张巡察赴宴”的戏更使人拍案叫绝。张巡察奉朝廷之命前往香港巡察,香港守奋不敢怠慢,欲款持之。奈张巡察公务在身,提出只吃便饭,港守备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令人于张进餐时当场表演变戏法,...  相似文献   

6.
一张芜湖市副市长骑车送女儿上学的照片在网上“疯传”后引起热议。据报道,这位副市长几乎每天都骑车送女儿上学,“送女儿上学很正常.是父亲应该做的事”。而在当前的官场生态中,一个地级市的副市长每天骑着自行车送女儿上学的情景实在少见。因为稀缺,所以关注,称赞其廉洁奉公值得学习的有之.质疑其炒作作秀者也有之。  相似文献   

7.
论“关”     
“关”者,要塞也;《周礼》注说:“界上之门。”中央纪委副书记刘峰岩同志在全国案件审理工作会上指出:案件审理是一个“关口”。我想,这个“关口”,对案件质量来说,就是一个“要塞”,就是“界上之门”。案件审理人员便是那“界上之门”的“把门人”,“关口”之上的“守关者”。把门尴尬,守关艰辛,古往今来,莫不如此。有人说,守关者有“三难”:一曰“关难守”。关防险要方能拒敌于千里之外,案件质量的关是否“险要”,关键在于证据是否充分确凿,法规政策是否明确清楚。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日益尖锐腐败分子作案方式智能化、以权谋私期权化、作…  相似文献   

8.
领导干部由于自身所处的地位,常常会陷入“包围”之中。许多领导干部因“围”而疲、因“围”而怨,也有一些领导干部身在“围”中不知“围”,甚至乐于被“围”,最终被“围”所误,因“围”而败。从某种意义上说,“识围”、“突围”已经成为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之一。首先,要善“识围”。概现时之“围”,大致可分为三类:一为“谀围”。“谀”者,视领导圣明而阿谀奉承者也。世人多爱听好话,自有恭维者送上门。某些领导干部正是不识此“围”,坐惯了别人抬的轿子,被捧得晕头转向,失去了自知之明。二是“顺”围。“顺”者,视领导干部好…  相似文献   

9.
《汉志》“小说家”试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书·艺文志》始立“小说家”一门,录十五家千三百八十篇,论述云: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议,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天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掇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颜师古注:“稗官,小官。”又引如淳注:“《九章》:‘细米为稗。’街谈巷说,其细碎之言也。王者欲知闾巷风俗,故立稗官使称说之。”据此,今人往往认为《汉书》所谓“小说  相似文献   

10.
开放搞活以来,各种开业典礼、落成典礼接二连三,特别是“逢八”(即每月8日、18日、28日),满城鞭炮响,到处剪彩忙。于是,这场面少不了党政要员出席,少不了有关部门的英雄好汉光临,少不了新闻媒介的参与,更少不了与会者的“红包”。君不见,“逢八”时,手拿请柬,倾巢而出者有之;拖儿带女、全家出动者有之;南征北战、马不停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者有之;躺在病床上拔掉吊针奋身而起带病行动者有之……凡此种种,真有点像农村中的赶集。随之而来,“剪彩专业户”、“签字专业户”应运而生,靠此发财也算一道。难怪有一“父母官”…  相似文献   

11.
安徽砀山房产局长刘江辉被前妻及儿子举报落马一案,引来社会种种议论,有大义灭亲的称道者,也有泄私愤的质疑者。还有人伦之殇的反对者。编者认为,从不同角度解读此案。似乎都有一定之理。但问题要害不在人们怎么来看这件事,而是这位地方官员他做了什么事,应该有什么样的因果结局。国家的法律是法理条文,民间的亲亲相隐。是传统道德观念,从本质而言并不相悖,一个人多行不义必将遭人唾弃、众叛亲离,从这个意义上讲,此案引起坊间的各种议论也不足为奇。有人称该案是家庭反腐。这值得商榷。但砀山这位官员被前妻以及儿子举报落马是不争事实,再退一步讲。即使这位官员的家人与他同流合污,谁又能确保他不会落马呢?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司法》2012,(7):5-5
有敬畏才能善守信仰。对法律无所敬畏,不把党纪国法当回事,甚至违法乱纪,只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做官如航行,权力像水,金钱如风,美色似浪;定要以公正为船,廉洁为舵,勤政为帆,否则必将会船翻人亡”。作为人民检察官的我们,当面对惊涛骇浪的挑战与考验时,如何把好人生航行中的“舵”,关键还是要看能不能守住自己那口“井底之泉”。史载,明太祖朱元璋在给预任官员上“告诫课”时,会给部下算一笔账,晓以利害,他说:“老老实实地守着自己的薪俸过日子,就像是守着井底之泉。  相似文献   

14.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要求全党同志“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去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又指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使选拔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  相似文献   

15.
打赢官司输了钱,法院判决“执行难”,是当今社会一道普遍景观。虽经领导重视,舆论呼吁,最高法院发文、各级法院“会战”,效果仍不明显,“赖帐”者日众。麻将之戏也日渐兴盛。或偶一为之,小小不然,或胡天黑地,一掷千金;洗牌之声不绝于耳,输赢之际立见分晓;但笔者旁侧观之,却另有诧异;这打麻将的彩头、赌资之说倒不太闻拖欠之说。按说参加者三教九流,素质参差不齐,经济或贫或富,赌帐又易赖,为何赖帐者反少,起码要比“执行难”中赖“法律帐”者少得多呢?麻将者“国粹”也,所以赖帐倒也不似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6.
王沛 《当代法学》2012,(5):155-160
井和誓同为西周审判之依据。从兮甲盘和鸟形盉铭文中可发现,西周时期对当事人加以制裁时,或循先例,是为井;或依约定,是为誓。井在东周后亦写"型"。在涉及井和誓的案件中,准确核实过去的文书档案为相当重要的步骤。所"井"者通常由裁判者决定,先例对其而言较为明确;所"誓"者为当事人自行设定,事后遇纠纷时,或有空口无凭之弊,所以将重要的誓言铸于铭彝,传于子孙,以备核查,就相当有必要了,这大概也是金文中屡见誓言的原因。《国语.周语上》说:"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故实",可谓是西周时期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7.
律师不是“讼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敖斌 《中国律师》2004,(8):49-49
鸦片战争后,清帝国国势日衰,内忧外患。为强国富民,挽救危亡.清政府被迫对延续数千年的中国法律进行修订,沈家本受命担任修律大臣。在这场规模浩大的变法修律运动中,西方的律师制度引入了中国。1910年,清廷颁布《法院编制法》.首次在法律上确立了律师的地位。自此,中国有了法律上承认的律师。 有讼事,必有于两造之外的助讼者,此乃社会之客观所需。西人诉讼形成了律师及律师制度,缘何国人打官司  相似文献   

18.
《现代法学》2017,(5):11-23
传统社会有耕读传家的传统和敬惜字纸的风俗,这两点恰好使爱书、护书成为众多家法族规、乡规民约的必书条款。明清时期藏书业发达,涉及藏书和书籍流通的家法族规、行业规约大量出现,并形成"书约"这种现象。一些以藏书为业的个人、家族逐渐将家法族规、乡规民约关于爱书、护书的一般义务规定提升为单独和专业性的善藏、善守之约,在藏书业界也出现书籍收藏、流通等方面的合约规定。"书约"的出现,丰富了民间法律规则的形式和内涵,是考察民间"公""私"观念的独特视角。在近代私权观念传播大环境下,众多私人封闭式藏书楼却纷纷向现代公共图书馆转型。"书约"开始退出民间法律规则体系,被更具开放性、公益性、现代性的图书章程制度取代,当中的"化私为公",也是民间法律规则向现代转型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9.
《政府法制》2012,(24):11-11
《人民日报》2012年7月27日刊登李拯的文章:“经”者.恒久之道也;“权”者,应变之策也。以原则维护根本、指引方向,用应变照顾当下、解决问题。领导干部只有做到有“经”有“权”,才能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有“经”无“权”,过分拘泥于抽象的概念原则而缺少现实关怀,这其实是教条主义的表现。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现实面前,如果不能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政策就可能沦为悬浮于现实之上的文本。  相似文献   

20.
各级领导干部确实需要有宏观视野、有战略思维、有大局观念,但到了工作面前,就要多抓微观、多抓战术、多抓实在,当好“做饼”的行家里手。我们抓工作、促发展,一个重要方面是处理好“画饼”与“做饼”的关系。工作中谋划好的目标思路可比作“画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