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晨光在2007年12月24日的《大家文摘报》上著文《找工作为什么越来越难》说,尽管1997年的劳动力供求比也在100:70左右,但那时候,本科毕业生还是香饽饽,现在基本算是大白菜。2008年又将有大约560万普通高校毕业生杀入就业市场。这个数字与2007年的相比,相当于多了12个集团军。这些大学生都没有经过技术培训,无法完成高级蓝领的工作——其实,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是严重缺乏高级技工的。所以出现了大学生过剩而“技工荒”的局面。这就是劳动部官员和专家们称为的“结构性失业”。  相似文献   

2.
胡君 《法治研究》2008,(9):12-14
“人本”或“人道主义”思想是马克思早年法学思想中体现得最为突出的一种法哲学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或称《巴黎手稿》)一书中,马克思集中对异化与私有制度进行了一种历史辩证法的批判,并在批判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关于“人类自由”与“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 《政府法制》2012,(33):10-10
《新京报》2012年10月25日刊登朱巍的文章:近日,广州市制定的《公务员职业道德手册》出台。这部手册的特别之处在于强调“以德治吏”,通篇强调“自律”,建议公务员以“制度的红线”来“约束自己”。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妇联不久前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有57.1%的女性被调查者认为自己遭遇过性别歧视,在“求职”、“劳动报酬”、“晋升”和“创业”方面的比例较高。 2004年某省人事厅制定的《公务员体检标准》里,要求报考公务员的女青年“乳房对称”,一时间舆论哗然。而紧跟其后的由上海市妇联在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10所高校的1000名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求职过程中, 58.8%的女生认为遭遇了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5.
3年前画下的问号,今天终于解开。
  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联合培养的24名职务犯罪侦查方向的法律硕士研究生、被媒体称为“反贪硕士”的首届成员在2013年迎来自己的毕业季。
  大背景下,699万名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庞大数字让2013年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其中,法学专业更是首当其冲,连续3年被专业调查机构亮出“最难就业专业”的红牌。2013年,背负两座“最难”大山的法科毕业生真的无路可走吗?  相似文献   

6.
在探讨和研究孔子法律思想的过程中,我有幸得到了专家学者的指教,庆明同志的《“铸刑鼎”辨正》(载《法学研究》1985年第3期)就是其中之一。本着不断修正错误、追求真理的精神,现就《“铸刑鼎”辨正》(以下简称《辨正》)一文谈点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7.
陈相贵(演员) 当年的“万里大造林、利国又利民”的口号喊遍全国,因而在这个骗局被揭穿的一刹那,其众多客户震惊了,想不到自己当初的发财梦一夜破灭,而此事件的始作俑者就是在《刘老根》中饰演“马书记”、在《圣水湖畔》饰演“陈书记”而为人们所熟悉的陈相贵。2007年9月28日,  相似文献   

8.
杨国明 《江淮法治》2008,(12):20-20
近日在《江淮法治》08年第八期杂志上看到汪伦律师的一篇文章《“大义灭亲”的问题》,读过之后,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汪伦律师谈到,大义灭亲是以“义”字当头,并且认为“义”在传统社会中是与古代的忠君相一致的.作者对大义灭亲行为可谓是义愤填膺、大声疾呼,本人却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9.
晓红 《公民与法治》2012,(21):16-18
2012年7月11日,山西籍女应届毕业生曹菊以“平等就业权被侵害”为由,将招聘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某培训学校起诉至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这是我国自《就业促进法》生效后第一起性别就业歧视案,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蚁族”即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在努力改变自己“高等学历、低等生活”的现状时,一些人选择用犯罪来“纠正”自己的失衡人生。  相似文献   

11.
[案情]原告丁晓春系南通日报社摄影记者。1999年2月7日,原告丁晓春用自己的照相机拍摄了一幅以其妻子、儿子在街头选购大红灯笼为画面的照片。该幅照片发表于1999年2月12日的《南通日报》“周末特刊”的“过大年”专版,题名为“街上红灯闹”。《南通日报》在丁晓春的署名之前冠以“本报记者”的身份。2000年1月,被 告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严抒勤主编的《南通美术乡土教材(小学高年级版)》,该教材中使用了原告丁晓春发表在《南通日报》上的“街上红灯闹”照片,并将照片更名为“大红灯笼”。被告江苏美术出版社…  相似文献   

12.
所谓“对比“,是指1979年7月1日五届主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1980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与1996军3月17日八届立国人代会四次会议通过的1997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关于惨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决定》修正条款的有关律师取证权的对比。前者谓之”旧刑诉”,后者谓之“新刑诉”。遂之再“顺手牵羊”的财比一下属于我们律师自己的“一例”“一法”——《律师暂行条例》和《律师法》。“旧刑诉”对律师便利的规定是十分怜悯的。然而仅这怜悯的规定就已签中国律师事业带来了很多光明军光彩,再配之1980年8月26日五届全…  相似文献   

13.
析“被”     
“被”旬式对社会现象的另类表达 2009年7月12日,媒体出现了一篇名为《应届毕业生怒问:谁替我签的就业协议书?注水的就业率!》的文章迅速蹿红。作者说道:“我就业啦,太兴奋了,而且是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被就业的!”就这样,“被就业”一词诞生了。事实是,在这名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与一个不知名的公司签订了这名学生的就业协议。  相似文献   

14.
佚名 《政府法制》2013,(14):25-25
“一毛不拔”,语出《孟子》,是孟子攻击杨朱的话。《孟子·尽心上》中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意思是:“杨子主张为了自己.哪怕拔掉一根毫毛就可以对天下的人有利,他也是不干的。”  相似文献   

15.
也谈对《票据法》第十条的一点意见——兼与林毅同志商榷张旭娟《中国法学》1996年第3期发表了林毅同志“对《票据法》第十条的一点意见”(下简称林文)一文,读后深受启发,本文试图就林文所提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林文认为,我国《票据法》第10条“票据的签发、...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第一部版权法”之反思——重读《安妮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健雄 《知识产权》2008,18(1):20-26
长期以来,《安妮法》被视为“世界上第一部版权法”。当我们深入《安妮法》的制定背景,重读《安妮法》的内容时,却会发现:当时还不存在“版权”观念,作为版权保护对象的“作品”尚未诞生,“版权”一词还没定型。《安妮法》的真正目的在于遏制书商公会垄断地位,规范图书交易秩序;保护作者,鼓励创作,促进知识;协调各方利益,维持社会稳定。“《安妮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版权法”的论断不过是后人将自己的版权观念强加给《安妮法》的结果。但是,《安妮法》中作者的亮相、促进知识的提出,仍是版权史上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7.
当年,参与《中国司法鉴定》创刊号组稿工作的点点滴滴尚在眼前,蓦然回首,她已从蹒跚学步的孩童成长为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年,2011年6月15日,《中国司法鉴定》迎来她的10岁生日。抚今追昔,从2001年第1期《中国司法鉴定》面世到今天,从《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到2008年入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一步一个脚印,《中国司法鉴定》在中国万千学术期刊丛林中占据了自己的一方之地。  相似文献   

18.
林海 《政府法制》2012,(9):14-16
2009年,日本全部47个都道府县都有了自己的《暴力团排除条例》。这一法案的核心精神是“斩断与暴力团的关联罪恶链条”。  相似文献   

19.
成韵 《检察风云》2012,(2):76-77
最近一段时期,媒体上热传“虎妈”、“狼爸”式的家庭教育,有人赞成,有人反对,有人迷惑。现实生活中,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教育之道。那么作为家长,如何从源头上认识家庭教育牵涉的众多元素,以使自己的教育方式更为科学合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这便是《检察风云》2012年“家有儿女”系列文章想告诉读者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监狱学刊》2010,(4):160-160
陈鲁民在2009年8月22日的《团结报》上著文《谷建芬的“失败”说》介绍说,作曲家谷建芬近日坦言:“我的作品90%都是失败之作。”她还剖析了“失败”的缘由,即“主要原因是雷同,缺少创新。”她决不容忍自己的作品有雷同处,也绝不重复别人唱过的歌,为此“毙掉”大量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