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者(以下简称“记”):蒋先生您好!非常荣幸可以约到您进行采访。作为宪法学界前辈,您有很丰富的人生经历,享有很高的社会声誉。您能否先谈—下您的求学和教学的生平?  相似文献   

2.
八二宪法常常被视为五四宪法的继承和发展,据统计:“1982年宪法138条中,借鉴1954年宪法的相同和相似的部分加在一起共98条,占87.6%。”但八二宪法和五四宪法在某种意义上却貌合神离,彭真曾说:“对于现在的宪法修改草案规定的人民民主专政,不能理解为只是简单地恢复1954年宪法的提法和内容。”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的宪政建设在发端之初就走上了移植外来法的道路,从宪法制定到宪政实践,均受到苏联宪政模式的广泛影响。在苏联宪法理论于中国大陆全面传播之时,刘少奇作为苏、中法律嫁接的桥梁,将苏联的制宪建议、宪政精神和选举制度等传入中国;通过移植苏联宪法,主持和参与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制定工作,为"五四宪法"的诞生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4.
5.
1954年9月15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毛泽东在开幕词中说:“这次会议的任务是:制定宪法;制定几个重要的法律;通过政府工作报告;选举新的国家领导人员。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过渡时期理论与1954年宪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4年宪法作为新中国第一部正式宪法,它基本上确立了我国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以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宪政体制。它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用根本法的形式,将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固定下来,为整个过渡时期的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根本法上的依据。作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宪法化,在整部宪法的内容上,充分体现了过渡时期的特点和要求。1954年宪法之所以在后来没有得到切实的贯彻实施,与对过渡时期理论认识发生偏差有很大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及其在现行宪法中的确立,从某种意义上是总结了1954年宪法"过渡性"的经验和教训。在科学认识并界定社会发展阶段、秉承1954年宪法理念的基础上,实现宪法文本与社会客观现实的结合,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宪法和宪政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的宪政建设在发端之初就走上了移植外来法的道路,从宪法制定到宪政实践,均受到苏联宪政模式的广泛影响.在苏联宪法理论于中国大陆全面传播之时,刘少奇作为苏、中法律嫁接的桥梁,将苏联的制宪建议、宪政精神和选举制度等传入中国;通过移植苏联宪法,主持和参与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制定工作,为“五四宪法”的诞生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一位浙江省政协委员提出,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地,杭州应尽快设立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纪念馆,以便更好地保存、纪念和宣传那段光荣自沥史,让更多的国人知晓宪法诞生的历程。这一建议作为政协提案,  相似文献   

9.
宪法是一国的立法基础和法律体系的核心,对一国的法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主持下制定的。毛泽东不仅为宪法指出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主持了宪法起草委员会的主要工作,而且直接参与了宪法草案的起草和修改工作,为第一部宪法的制定和颁行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胡健 《政府法制》2012,(34):4-7
30年前的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这是新中国颁布的第四部宪法,与广纳民意的1954年宪法一脉相承,同“文革”色彩鲜明的1975年宪法、“左”的思想尚未彻底清除的1978年宪法果断切割,  相似文献   

11.
作为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审判独立原则体现不同国家宪法体制与本土化的经验。1954年宪法第78条确立的审判独立原则为新中国司法体制奠定了合宪性基础,体现鲜明的中国宪法传统与特色。在司法改革成为法治“热门话题”的今天,认真回顾1954年宪法“审判独立原则”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审判独立原则的现代价值,从历史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中寻求实现审判独立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2.
宪法与刑事诉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同其他大多数普通法律相比,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的联系更为密切,原因主要在于: 第一,宪法旨在规范国家权力的运用,而刑事诉讼正是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方式,当然得纳入宪法。宪法仅对国家权力的基本方面进行原则性规定,确保国家权力的具体运用则需诸多普通法律的规定。毫无疑义,有关司法权力的规定应是宪法规范的重要方面。根本原因在于,维持社会秩序与安全是国家最基本的职能,因而,作为维持手段的司法活动当然得成为宪法调整的重要对象。也正因为此,刑诉法与其它一些法律相比(如民法),体现了更多的国家权力的色彩。  相似文献   

13.
笔者通过对西方主要国家宪法制定实践的分析,总结出宪法制定的基本规律。对比中国1954年宪法的制定过程,认为中国1954年宪法的制定实际上遵循了正常的制宪模式,具有正当性。原因是,笔者认为1954年宪法事实上承认了根据《共同纲领》制定的1953年《选举法》的合宪性,进而承认了根据1953年《选举法》选举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合宪性,然后将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直接纳入现行宪政体制。  相似文献   

14.
费春 《现代法学》2001,(1):99-101
《鄂州临时约法》是民国时期湖北军政府制定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近代民权宪法草案 ,它的人民立宪思想、民主立宪程序和突出的人权法案内容 ,为中国近代立宪主义树立了一个样板 ,在中国宪政史上居于开创性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五四宪法有关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采取从政治权利到公民权利再到社会性权利的排序,规定了很难兼容于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迁徙权,对关系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的结社权和社会权规定得非常简略,这些都与苏联1936年宪法形成鲜明对比。五四宪法在强调阶级斗争的同时规定普泛性的平等权,规定公民的纳税义务却不同时规定公民的财产权,这些规定在理论上都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6.
任進 《中国法律》2012,(3):5-8,64,66
我国当前的国家机构是在1949年《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的基础上,根据1982年宪法建立起来的。从30年来国家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中得出的启示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宪法原理为指导,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依法推进国家机构改革,我国国家机构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振民  胡健 《中国法律》2012,(6):13-17,69,74
30年前的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这是新中国颁布的第四部宪法,与广纳民意、深得民心的1954年宪法一脉相承,同“文革”色彩鲜明的1975年宪法、“左”的思想尚未彻底清除的1978年宪法进行了果断切割。现行宪法根据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使命和任务,全面体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相似文献   

18.
《江淮法治》2014,(9):51-51
在1954年宪法通过之前,党的主要领导人在讲话中时常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称为国家的基本制度.到1954年刘少奇同志在所作的关于宪法草案的报告中,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称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后,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的提法才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建立之初,毛泽东以其卓越的智慧、崇高的地位和无与伦比的威望,领导全国人民制定了新中国宪政建设初期标志性成果的我国第一部宪法。这部宪法的颁行与毛泽东宪政思想的传播,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历程。由于十分复杂的原因,这部宪法制定不久便遭到被废弃的命运并成为一张被尘封起来的纸片。新中国的宪政实践启示我们,必须要处理好执政党及其领导人与宪法的关系,必须培育民众对于法治精神的理解和宪法的信仰,必须发挥宪法在权力配置与制衡方面的重要作用,必须尽快完善我国的宪法监督与违宪审查制度。唯有如此,中华民族才能真正跨入伟大的法治时代。  相似文献   

20.
香港在回归之前沿袭的是英国不成文宪法的宪法文化。回归之后,宪法成为香港法律领域发展最快的部分,同时也是最具有争议的话题。《基本法》是一部成文法律,它使香港的不成文宪法传统转向成文宪法传统;但同时,很多条款亦保留有普通法的特征。《基本法》反映了中国法与普通法的特征,同时亦反映了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的共同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