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你我之间     
“找《中国律师》吧,她会教你臬考”编辑老师:新年好!当我收到你们赠阅的忡国律师》时,我真有点受宠若惊了,真没想到,1996年我的一个小小的参与,竟获得了你们如此的厚受,更何况我还是那对改版及涨价持反对看法的7.29%中的一员。1996年4月,我通过了律考,谈到考律师的感受,我要真诚地说一声:谢谢您,忡国律师)!是您助我实现了梦想!我最早接触忡国律师》是在读大学的时候,读完第一本忡国律师》,我就发觉这是一本公正客观,有较高档次和品味的刊物,于是对她也就一见钟情,当一名律师的念头从那时就产生了。在大学最后一个学…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叮咛     
黄冬松 《江淮法治》2008,(12):21-21
春暖花开的时节,把母亲接到这座江南小城。母亲今年已经70多岁了.身体还算硬朗。原本想让她在这里多住几日.可母亲总惦念着家里的农活,急着要回家。临走前的那天晚上,母亲坐在沙发上和我谈心。她说不指望我要当什么官.只希望我平平安安。母亲还告诫我:“在法院里工作,路路节节要小心,手脚一定要干净。要对得起自己良心。”母亲不识字,但是所说的话都很在理,我一边听着。一边为母亲的深明大义而感动。我对她老人家承诺:“妈,您放心,您的话我会记住的。”  相似文献   

3.
奇迹之女     
叶子 《法治纵横》2011,(22):41-41
今年32岁的卡拉·弗洛里斯可谓“奇迹之女”,只因她此前曾遭遇一场可怕的袭击却奇迹般幸存——她曾被一枚榴弹击中腮部,幸得榴弹未爆炸,却卡死在她上下颌骨之间。为了避免伤及无辜,勇敢的医生将她拉到空旷的野外进行手术取出了榴弹。  相似文献   

4.
女性起诉者:英格丽·莎提娅奥这个名叫英格丽·莎提娅奥的女性,49岁,比利时国籍。据说,这位比利时女性活了四十多岁始终不知道自己的生父是谁,她的母亲也从未告诉过她。她走上维权之路完全是偶然,也是其母亲的一次口误,导致了她作出了一定要了解真相、讨个说法的举动。  相似文献   

5.
现年25岁的丁红玉,身高仅82厘米,既不能站立也不能行走,生活不能自理,就连睡觉翻身都要父母帮助的她,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相似文献   

6.
姜钦峰 《政府法制》2012,(17):32-32
从前有个国王,领兵小去打仗,不幸陷入敌军重围。危急关头,一个上兵拼死杀人重围,冒着生命危险把国王救了出来。国王死里逃生,觉得这名士兵忠心耿耿。作战勇敢,是个难得的人才,有意要提拔重用。回来论功行赏,国王高兴地问他:“你想要什么,我都可以满足你。”功高莫过于救驾,大臣们都想知道,他将得到什么封赏。不料,上兵谦卑地答道:“陛下,我只有一个愿望,以后您剃胡须的时候。希望由我来为您剃。”国王大失所望,只好把他留在身边剃胡须。众人无不嘲笑。(《百喻经·愿为王剃须喻》)  相似文献   

7.
债从天降     
章姗 《检察风云》2014,(21):64-65
极速营救 “余律师,您要帮帮我女儿啊,她因为在外借高利贷,已经被高利贷讨债人囚禁在家里半个月了,他们不让她出门,不让她和外界接触,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来找您帮忙!”面对心急如焚的徐老先生,在大概了解案情后,帮女郎记者和律师后援团团长余庭律师跟着徐老先生前往女儿住处开展“营救活动”。  相似文献   

8.
2011年10月底,法国人安娜·布菲尔盖内对她患有艾滋病保持缄默23年之后,出版了一本书《难言之痛》,勇敢而又满怀希望地敞开心扉,说出了20多年来藏在心底的秘密。  相似文献   

9.
仁艾 《江淮法治》2009,(16):20-21
2009年3月16日,在6层楼高的光滑楼顶,偶遇轻生女孩,她挺身而出充当“谈判专家”。生死瞬间,她紧紧抓住轻生女孩死不放手。她用勇敢、智慧、爱心,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她的行为令人感动。人们称赞她是“最美警花”。她的所作所为不仅感动了中国,就连英国《每日邮报》也报道了中国“最美警花”一事,盛赞这位女“英雄”。她,就是长春监狱狱警王玉辉。  相似文献   

10.
在父母永不满足的需求驱动下,学习一点点在孩子心目中成了件苦差事,与玩和快乐对立起来。其实,只要我们改变以往的观念,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孩子就可以在玩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这是父母的高压、老师的训导永远无法促使其达到的境界。在一次录制节目的现场,一位7岁的小女孩勇敢而急切地举起小手,想要跟我交流,她一点不怯场,也不羞涩,拿起话筒开门见山地问我:“我想问您,我妈妈最怕我厌学了,因为我在学校特别爱玩儿,一玩儿就不好好学了。还有我特爱看一些课外书,一些有图的课外书,我想问‘知心姐姐’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学好,学扎实了?”我问…  相似文献   

11.
93岁的黄老太养育了5个儿女,25年间,她先后5次将儿女告上法院,要求支付赡养费。本应享受天伦之乐的她,如今却成了“孤家寡人”,儿女对她冷若冰霜。  相似文献   

12.
这是发生在沈阳的一起血案。为了彼此深爱的人,他不惜一切代价与妻子离了婚,她也离开了深爱她的前夫和心爱的女儿,勇敢地和他走到了一起。然而最终,他却亲手杀了她,并从六楼跳下去……爱的天堂,恨的地狱,它们中间的路程有多远?他没想过,她不知道……  相似文献   

13.
今年5月,三年多前在学校被同学撞伤致残,打官司又败诉的少女小谭在检察官的努力下,终于盼来了由过错方赔偿她二万九千多元的再审判决。面对再审判决和检察官,小谭流下了感激的热泪:“谢谢检察官叔叔,我要勇敢的活着。”  相似文献   

14.
罪与罚     
1994年11月下旬的一天,襄阳县第一律师事务所办公室,杨明江津师正在忙着整理文卷。突然一名30岁左右的农家妇女推开办公室的门走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倒在杨明江的面前,泪水涟涟地说:“杨律师,请您刀下救人哪,扬仕顺虽然有罪,但罪不致死啊!”杨明江认出此女是前不久襄樊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开庭判处死刑的出资雇用他人伤害他人一案中主犯杨仕顺的妻子。他连忙把她扯了想来:“起来起来,不要这样,有话慢慢说。”扬仕顺妻子憔悴的脸上挂满了泪水,对杨明江说;“杨律师,杨仕颁罪不致死,我们要上诉。我们一审委托您太晚了,我们请…  相似文献   

15.
《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成功地塑造了海斯特——一个性格坚强,敢于独抗逆境,热烈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女性形象,她坚强、勇敢、勤劳、善良,并具有崇高的自我献身精神,正是这些使她有勇气与宗教社会对抗,捍卫自己的爱情。《红字》揭示了清教社会的严酷,女性生存的艰辛;揭示了清教意识的强大和女性地位的卑微。海斯特的形象具有女性的温柔顺从等特征,同时也有男性坚定勇敢、主动积极的性格特点。本文从女性自我意识的视角探讨了她的坚强个性、独立自我的精神,赞美了她的母性和争取自己权利的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16.
付弘成  晃汉  卫华 《检察风云》2002,(16):10-12
22年前,心高气傲的农家女任继茂为跳出农门,20岁的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嫁给了45岁的行政干部。为出人头地,她拼命工作,头上有了“揽储女状元”的桂冠。金钱和地位都有了,她才发现自己的感情是一片荒原,为了讨得  相似文献   

17.
胡心波 《江淮法治》2009,(22):36-37
试管婴儿“双胞胎”突变三胞胎 2003年8月,25岁的李菊从北京工商大学取得硕士文凭后,应聘进了北京东方易为公关咨询有限公司工作。不久,她与邓中明相恋。邓中明大她4岁,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在北京市顺义区经营一家电脑销售及维修公司。  相似文献   

18.
过期的心脏起搏器一旦植入人体,就像一枚不定时炸弹埋在了人的心脏.随时都可能引爆。面对利欲熏心,执意把一批批过期心脏起搏器发售的老板.仓管女职员竭力阻止.但丝毫没有作用.看到一台台起搏器安装在病人的体内.她忧心如焚,最终,她勇敢地站出来.去寻找这一个个患者……  相似文献   

19.
忘了自己     
马从春 《江淮法治》2013,(23):56-56
30岁时,她便失去了丈夫。 身材窈窕,姿色动人的她,竞没有再嫁。为养活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她没日没夜地为别人缝洗衣物.甚至拮据到自己吃一碗素面都要默默盘思半天。虽然疲惫.但是一看到活泼可爱的孩子,便心满意足。  相似文献   

20.
徐梅  张迪 《政府法制》2012,(12):22-23
47岁那年,她接到上级通知,北京海淀区需要一名人大代表——妇女、中年、非党员、优秀教师,彼时,她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正好都符合条件”。这一当就是27年。她创造了若干第一:第一个手捧《宪法》维权;第一个设立选民接待日;第一个不定期向选民汇报工作。1988年北京市人代会上,她反对政府官员、法院、检察院系统干部参选人大代表,投出大会仅有的两张反对票,并两次弃权,举座皆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