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景雯 《中国司法》2000,(7):37-38
一个偶然的机会,记者见到了泰安的名律师马琳。那是在一个法庭上,马琳律师作为一起故意伤害案被告的辩护人,抑扬顿挫,慷慨陈词,果然一派大律师风范!马琳,山东省泰安蓝天津师事务所主任。1991年,马琳白手创办泰安市第二律师事务所,不到两年时间即成绩卓著,到省里介绍经验。并且在这时,组织上欲提拔他任司法局副局长,事业可谓如日中天。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94年马琳辞去公职,创办了泰安纪1氧、山东第2$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即现在的蓝天津师事务所。他的目光已故得很远——律师事务所向台伙制发展是律师了他的选择。而他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张驰 《法人》2010,(1):72-74
尽管坐在《法人》记者对面的董刚是一名30岁出头的年轻律师,但他的职业律师生涯已达10年,而且在26岁的时候,他与合作伙伴创办了北京市荣德律师事务所,并担任律师事务所主任;  相似文献   

3.
他曾经是一名囚徒,走出高墙后,他创办了中国首个失足者帮教网站及心理咨询热线,协助刑释人士。他,成了失足者生命中的阳光。  相似文献   

4.
去年2月初,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夫人蒋英去世了,她和钱学森1947年结婚,在一起相处了62年,他们的缘分是天注定。1923年的一天,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任职的钱钧夫家里显得很热闹,他正在等待一位好朋友带着家人来做客。蒋百里,赫赫有名的军事家,因为对政治的失望,他当时正在北京创办一个文学社。这次聚会他和夫人带来了5个漂亮的,  相似文献   

5.
郑凯 《检察风云》2012,(7):18-20
传奇企业家被破格提干涉足官场后成清廉典型 1959年出生的沈和新,曾是江苏省启东市家喻户晓的传奇式人物。1986年,27岁的他以敢吃螃蟹的拼劲,从一个小村庄崛起,至1990年他创办的玩具厂便成为启东市龙头企业,全市第一出口创汇大户。  相似文献   

6.
积劳成疾的张涌涛律师因病前不久在京去世,年仅43岁。张涌涛1982年毕业干中国政法大学,央视《历程》栏目称其是“新中国第一个个体律师”。在事业上张涌涛律师有着骄人的业绩,1994年他创办北京市张涌涛律师事务所,1998年6月倡议并组建国内第一家集团律师事务所一国浩律师集团事务所。国浩集团负责人宋国锋说:“张律师的工作精神是令人钦佩的。春节前后,所里事务繁忙,他每天工作都在10个小时以上。开始有些发烧,没有在意,医生劝他做一次彻底检查,他也没抽出时间去,及至发病,已是肺癌晚期。”张涌涛的辞世令人惋惜。他的去世,给忙碌的律师们提了一个醒:该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了。  相似文献   

7.
安达 《法庭内外》2007,(7):57-58
我是一合伙企业的合伙人,所在企业共有5名合伙人,其中合伙人王某的出资客达55%,企业创办时,由于大家都是朋友,相互信任,没有书面约定企业经营管理中相关事项的表决办法。头几年,合伙人之间合作愉快,没有产生多大的矛盾。近年来,王某经常对企业经营中的有关事项擅作主张,基本上是其一个人说了算,我们提出异议时,他说他是控股人,按照法律应当由他说了算。  相似文献   

8.
吕斌 《法人》2007,(2):124-127
在北京的收藏界,马未都的名声一方面源自于他二十几年的收藏和鉴定经验;另一方面也源自于他创办的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  相似文献   

9.
三星战三鲜     
一、龙井牌田螺辣酱异军突起江西省丰城市拖船镇农民龚明泉于1984年高中毕业后,就踏上了外出打工之路。他走南闯北,多彩的世界开阔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的阅历,增添了他的智慧。他敏锐地发现:再小的产品,只要适销对路,受消费者欢迎,就会有大市场,“征旺”、“娃哈哈”的成功就是明证。人家能办我们也能办。他想起丰城盛产各种农副产品,是搞食品加工业的一方宝地,与其在外东奔西跑为别人打工,还不如回家去办个食品厂。他萌发了回到物产富饶的家乡创办实业的念头。苍天不负苦心人,他经过几年的旗密的市场调查,对项目的科学论证,…  相似文献   

10.
《人民调解》2008,(3):20-20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新滩乡莲花村村民丁某某曾因违法犯罪被判处无期徒刑,服刑期间因屡屡立功,由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1996年他刑满释放回乡创业,获得成功后他又帮助乡亲共同致富,被村民们一致推选为村主任。10多年来。他倾心倾力真情帮教刑释解教人员百余人。无一人重新犯罪,并创办了江西省唯一的由刑释解教人员投资农业开发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基地,  相似文献   

11.
吕斌 《法人》2010,(7):56-58
手里拿着企业全套的资质证书,韩大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表情,创办企业数年间的酸甜苦辣,只有他心里最清楚。“今年是整整第4年了,我们已经熬过了最困难的时候,明年就能开始见效益了!”2010年6月8日,在沈阳君威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君成新能”)位于皇姑区的厂区办公室内,总裁韩大冬告诉《法人》记者。  相似文献   

12.
王殿明,一位从河北临西县万庄村走出来的军人,儿时在农村的贫苦生活和父母的好善乐施培养了他关心他人、热心助人的良好品德。上世纪90年代起,他就开始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贫困学生36人,累计15.6万元。从部队退役后,成功创办了河北青华苑高校服务有限公司。即使工作再忙再累,他仍不忘帮助别人,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他多次慷慨地帮助同事、朋友和战友,累计62.5万元。  相似文献   

13.
齐祥春 《中国律师》2006,(10):11-15
他21岁考取律师资格时,最高学历是初中。他挑着一根扁担走进芜湖,艰难又小心、欣喜又彷徨地开始了他的律师生涯。仅仅几年时间,他成了芜湖最有名的律师。他的办案量,他的业务收入,连一些省会城市的大牌律师也望尘莫及。1998年,我在安徽省会合肥知道了张铁锋这个名字。那是他主动放弃“皇粮”创办合伙制律师所的第三年,那时  相似文献   

14.
《公民与法治》2014,(16):F0003-F0003
李清海从1984年高中毕业回村后,正赶上改革开放的好年代。他从个人经商开门店开始,一发而不可收。联合他人,办起了予制厂、铁合金厂、造纸厂等经济实体。由于经营有方,1995年创办了康达集团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公司年产值达到9600万余元,总资产达到3200万余元。成了魏县的利税大户。  相似文献   

15.
姜琰 《人民调解》2009,(3):23-24
初见曹某某的人,谁会把他与曾经“二进宫”、坐过9年牢联系起来? 就是这样一位在别人眼里被归入“另册”,看扁为“无可救药”的浪子,在刑满释放后,经过各级组织的帮教引导。他立志图新,自强不息,白手起家.开拓创业,兴办了东台市仁和工艺品厂,成为东台市首例创办私营企业的刑释解教人员,闯出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6.
五寨县双喜鹏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贵喜于1976年参加工作,从学徒工到创办双喜鹏程淀粉有限公司,他走过了35个年头。他的成长轨道彰显了他从小铸就的坚韧不拔、永不服输的性格,  相似文献   

17.
他曾经是一个服刑人员,走出监狱后,面对一贫如洗的生活,他从零做起,自强不息,赢得人们的信任和支持。经过两年努力,他靠勤劳致富。刚刚过上稳定生活的他,创办了文化站,用一种最朴素、最直接的方式自发宣传健康文化,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名人"。  相似文献   

18.
《法治研究》2009,(8):F0002-F0002
李辛,笔名苏射人、石拔子。1935年6月出生于江苏射刚。1954年从江苏扬州中学考取南京大学,中途因病退学。次年,他本可复读,但为不弃心仪之愿,1955年他再次参加全国高考,进入华乐政法学院。毕业后,进过工厂,干过秘书、审判等工作。1980年从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调入浙江省司法厅。1983年创办《浙江法学》杂志,1985年任浙江省司法厅法制宣传处副处长兼《司法战线》杂志和《浙江法制报》副总编辑。  相似文献   

19.
浅谈王韬对《循环日报》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韬是中国早期维新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报业的开拓者,有"中国报业之父"之称。1874年,他在香港创办的《循环日报》,成为中国人自办的近代化报纸中最先获得成功的一例。前人多是从办报思想、新闻思想的角度来研究王韬,本文试从王韬的人生经历入手来探讨他对《循环日报》创办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案情简介 一九九八年九月一日,X市下岗女工刘某与店面产权人廖某签订了一份店面租赁合同。合同约定廖某将他在X市某繁华路段的一间店面租赁给刘某,租期为五年,租金为每月2900元。刘某在合同签订后,对该店面进行了装修,并于同年十月利用该店面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创办了新潮美容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