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勤 《政府法制》2014,(9):39-39
他是人间一个最稀有的天才。“这是胡适对一个学生的评价,这个学生就是傅斯年,他是我国近代学术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历史学家,五四运动的北大学生领袖之一。傅斯年不仅在学界赫赫有名,在民国政界也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  相似文献   

2.
蒋作宾曾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陆军部次长,于1928年10月出任中国驻德国公使兼驻奥地利王国全权公使,但任期不到3年。他在日记中,一再写到中国外交官在德、奥及其他欧美国家的艰难的、令人难堪的境遇,一再写到他们的困窘和寒碜。  相似文献   

3.
张港 《政府法制》2011,(30):41-41
孙悟空何许人也?这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鲁迅认为孙悟空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猴样水神,叫无支祁。胡适则说:“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郑振铎(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学者)说:“孙悟空的本身似是印度猴中至强的哈奴曼。”孰是孰非,由专家争下去好了。  相似文献   

4.
泰国政府部门的招待有复杂而严格的量化标准,想喝酒?被招待的人要自掏腰包。在泰国工作的几年时间里,《世界博览》特约记者虽然与政府部门接触不少,但是细数起来,出席“宴请”的机会并不多。在泰国,政府部门举办各类活动时,一般只提供一些简单的茶点,午餐一般是只有两三样菜的自助餐甚至盒饭。  相似文献   

5.
李开周 《政府法制》2014,(14):14-15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经历的磨难不少,吃过的国宴也不少,他们每到一个国家,都会受到国王的款待.比如说在朱紫国吧,国王是这么招待他们的:  相似文献   

6.
裴伟在2006年5月25日的《中国教育报》上撰文说,“读书得问”是旧时老师教诲弟子的惯用语。‘‘读书得问”是清以来特别是乾嘉学者读书治学的传统。清代学者苏微保认为,死搬教条与离经叛道同罪,读书最重要的任务是从书中读自己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邱竹  黄婕 《政府法制》2009,(16):19-19
如果你去过沈从文笔下景色宜人、民风淳朴的边城古镇,有很大的几率会在街边发现一间看起来破旧不堪的警务室,这间看起来“摇摇欲坠”的占老建筑物,就是近日被网友们关注的“史上最寒酸警务室”,网友们感叹“这才叫一警当关,万贼莫开”。  相似文献   

8.
刘锴 《政府法制》2012,(17):18-18
在很多人看来,证婚人在新人婚礼上的“证婚词”,应该是“美言善词”。但在中国现代史上。却有一份堪称旷古绝今的“证婚词”,不仅在中国文坛上留下了一则佳话,也为今人的婚恋生活敲响了一记警钟。  相似文献   

9.
青丝 《政府法制》2010,(10):21-21
读史书看到两则很有趣的故事:明英宗的时候,经忠国公石亨举荐,当时的著名学者吴与弼前往京城面见皇帝,以谋一官半职。某天退朝后,明英宗在文华殿召见吴与弼,以时事为题询问他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方略。然而,明英宗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吴与弼都不正面回答,只是说:“容臣上疏,以文字剖析。”旁观的众人都觉得奇怪,不知道吴与弼是在犯哪门子傻。见问不出个所以然来,明英宗很不高兴,暗暗责怪石亨怎么举荐了个傻子来见自己,遂起驾入内宫休息了。  相似文献   

10.
不以言论治罪的宋朝是中国的骄傲。宋朝为什么值得国人骄傲?有一位外国著名学者说过,宋朝就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据史载,太祖立国之后,曾在太庙里刻下祖训:“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相似文献   

11.
闻一多是著名学者、诗人,沈从文是著名文学家,两人都从事文艺工作,难道是文人相轻致使他们之间的断交?问题当然不这么简单,这里面还有一些渊源。  相似文献   

12.
雪松 《政府法制》2011,(3):46-47
毛泽东的一生中,仅有一个人享受过他为之执绋抬棺的高规格礼遇,此人便是林育英。湖北黄冈的林氏家族,出了三位在中国现代史上不同寻常的人物——林育南、林育英(又名张浩)和林彪(原名林育蓉)。他们三人为堂兄弟,都在党内担任过要职。  相似文献   

13.
孔子门下七十二弟子、三千贤人。 几年前,登上百家讲坛把孔子拉下神坛的女学者于丹在国内学术界引起骚乱的时候,她的《论语心得》已经以3美元一本的价格在全世界卖出了400万本,比《哈利波特和魔法石》高出一倍。于丹受邀到访日本,人们高呼“欢迎女孔子的到来”。她在日本京都世界孔子学院论坛上30分钟的演讲,场下鸦雀无声,“掉根针都能听得见”。  相似文献   

14.
杨念群 《政府法制》2014,(20):28-28
著名学者杨联陞先生曾写过一篇短文《帝制中国的作息时间表》,他的看法是,作息有根本的重要性,一个人的工作和游憩时间的比率,是他在社会中所取所予的一个指数.杨先生发现,中国古代王朝越到后期官员享受的假日越少,如唐代到元代十天就有一次休假,到明清却完全取消了.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公务员处理的事务越来越烦剧,繁文缛节不断增加,二是皇帝权力高度集中,自己都忙得够呛,还能轻易放过手下的这些官员吗?  相似文献   

15.
1945年4月,时任中国学典馆馆长的杨家骆先生,带领顾颉刚、马衡、傅振伦等著名学者,来到大足(今重庆市大足区)考察当地石刻艺术。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造像5万余尊,开凿于初唐,历经晚唐、五代的发展,盛于两宋的石窟艺术圣殿。令这些学者们不由得惊叹:大足石刻"实与发现敦煌相伯仲"、"可与云冈、龙门鼎足而三"。至此,这处中国石窟艺术最后的辉煌篇章开始受到国人的瞩目。  相似文献   

16.
佚名 《政府法制》2009,(20):47-47
“博客”一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但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就有人写博客了。如果大家有空可以看一下是纪昀(字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这可能是中国古代官员最早的“博客”了。纪晓岚在我国民间传说中可以说是个神人,此人聪明过人,官居一品。纪晓岚是清代著名学者,他的诙谐和博学多智。深得乾隆的喜欢,称他为“活着的东方朔”、  相似文献   

17.
叶林 《中国审判》2010,(10):9-11
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公布了《关于审理外商投资企业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以下简称规定(一))。笔者有幸参与了《规定(一)》的数次讨论,与很多著名学者和资深法官进行了深入交流,受益良多。笔者现结合参与《规定(一)》起草的亲身经历,针对《规定(一)》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8.
“核心价值观犹如人精神上的钙。”如何培育法官核心价值观,见仁见智。然万变不离其宗,无外乎个少.不懈历练、书中汲取营养、社会支持与监督等。鉴此,本刊特邀著名学者、审判业务专家、杰出青年法官从不同的视角畅谈他们的切身感受,以期对孜孜以求的广大法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当前,网络掀起的“微博打拐”热潮,是由我国著名学者发起、众多名人和网民踊跃参与的一场社会自救行动,彰显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公众积极关心公共事务、主张社会正义的民间力量的又一次集聚,弘扬了对建设和谐社会、公民社会的十分有利和可喜可敬的社会风气。所有关注和参与这场拯救被拐儿童行动的成员,都是在2011年献出了自己的每一份爱心。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关于人才流失问题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对不同区域人才流失研究、不同组织类型人才流失研究、不同人员类型人才流失研究、预防人才流失的措施研究、关于人才流失的其它研究等,这些研究对我们进一步对人才流失问题进行研究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