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教师的言行就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直接榜样,所以老师的良好言行能够给学生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但是现实的教育过程中却有很多的教师缺乏良好的师德,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个人都应该从各方面规范教师的言行,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相似文献   

2.
政治课教学中,“讨论”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讨论——犬〕I。讨论问题之前要“引”。学生在正式讨论问题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讨论的问题是什么,从哪些方面讨论。教师先不直接拿出讨论的“问题”,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讨论的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讨论问题的积极性,使学才思维容易向纵深发展,避免了教师提出问题而难住学生的现象发生。讨论之中要‘另卜。也就是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导演,要引导学生有步骤、有节奏地去分析问题。讨论不完全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更不是学生“乱论一通”。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应帮助…  相似文献   

3.
一、导引——引导人生,受益终身。学高为师,道高为范。作为教师理应成为教育对象人生道路的引路者、行为养成习惯的示范者,错良言行的矫正者,明学生之心理,点学生之迷津,启学生之省悟,引学生出误区,使学生归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二、导向——揭示目标,明确方向。教师要潜心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学生,对教材体系教学目的有准确了解。知识深广度有合理界定,教学方法手段有通盘考虑,通过教学过程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目标。三、导趣——引发兴趣,激活源头。以教师为主导要求教师苦练习内功,加强知识…  相似文献   

4.
论正确发挥宣传工作的导向作用薛进企业党组织要想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效地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职能,必须把握好宣传工作的正确导向,善于运用宣传工作的导向作用去影响人、凝聚人、鼓舞人。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如何把握好不同的导向功能,循序渐进地为改革和...  相似文献   

5.
“练后”就是学生在做完练习后对练习内容所作的回顾和审视的记录。写好“练后”是学生巩固和深化知识的一个重要过程。补做难题练习中经常碰到不会做的是目,不少学生在练完后,不认真思考,专等老师讲解。其实大多是囫囵吞枣,往往造成一听就懂,~做就错的现象。因此,必须对难题重新审视,弄清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真正理解知识,消化知识。订正错题先分析错误的原因,如知识残缺、审题不清、粗心大意等。然后用笔标出错处,并在错题后面加以改正。记典型题教师要设计严谨科学、导向正确、立意新颖、构思精巧的典型题目。引导学生对典型…  相似文献   

6.
导答,就是启发诱导学生回答。我在教学中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定向点拨。就是引导学生的思路朝着教师要求的目标发展,教师要求的目标是提问前设计好的答案,或者说是最佳答案。教师在事先应准备好一个明确的答案,并预测学生可能有几种答案,怎样给以引导。当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出现离题现象时,如东拉西扯、节外生枝、答非所问等,教师要定向引导,及时点拨,诱发学生的思路步步触及问题的实质,得到正确答案。 发散点拨。有些问题不能满足于获得一个正确答案,要点拨学生发散思维,能举一反三,从一个问题中联想到更多的内容,从一种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劳动项目开发是学校基于学生劳动教育的真实需求,通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挖掘整合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劳动教育资源,形成目标清晰、导向明确的劳动任务,主要包括项目设计、项目安排和项目开发注意事项等要素。劳动项目是落实劳动课程内容及其教育价值的重要载体,是变革育人方式,推动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的重要平台。因此,在劳动项目开发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强化劳动与教育、项目与课程(劳动课程与其他课程)、  相似文献   

8.
徐华飞  王鹏 《重庆行政》2021,(4):104-106
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过程中,只有政治导向正确、综合素质高的新闻工作者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提炼出对受众、对国家有利的信息;才能在舆论引导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发挥新闻工作者应有的作用.因此,新闻工作者思政素质的培养成为我们高校培养新闻人才的重点.新闻类专业课程导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不仅能够提高教师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修养,使其更好地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而且还能结合专业需求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专业新闻人才,使他们在从事新闻工作时在思想上时刻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保持高度一致,更好地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要求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相似文献   

9.
讨论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既是教法,也是学法。教师可以通过不失时机地组织讨论,实现教学意图;学生可以通过积极主动的讨论,吸取更多有益的东西。一句话,善于运用讨论法,教学双方皆受益,教学效果会有明显提高。那么,师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怎样恰当地运用讨论法呢7下边从五个教学环节或形式的运用上加以具体地阐述。(一)布置预习,联系“热点”超前讨论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指导预习时,一方面要明确学生预习的知识能力目惊.另一方面要针对预习的教材内容所涉及到的社会“热点”,设计一两个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争议讨论…  相似文献   

10.
用正确的导向激励干部干事创业中共濮阳市委组织部领导干部作为领导班子建设这个关键工程的主体,担负着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主任。在干部工作中,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激励、引导干部干事创业。实践中应着重从三个方面去努力。一、确立干事创业的导向...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课教师的道德威信,是指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学生集体和教师集体中的道德尊严、道德地位和道德作用。它不是教师的自我感觉,也不是哪位领导的主观认定,而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深受学生敬佩、尊重和信赖的精神感召力量。只有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坚定的道德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道德人格、正确的道德行为、优良的工作作风、较强的育人能力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才具有这种精神感召力量。思想政治课教师树立道德威信,在教育和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思想政治课教师的道德威信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根据现行教学大纲和素质教育主体教学的要求,以及我国依法治国总目标的要求,我认为在中学法制教育课中,应更多地推广运用案例教学模式。1.所谓案例教学模式是指在初二法制课教学中,通过展示案情、设置疑问,引起师生讨论、生生讨论,在分析和研究所展示案情的过程中,完成对成文法法条的诠释任务,并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心理、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从教学目标的角度讲,该模式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心理。所谓法律心理是人们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和体验而形成的对于法的感觉、情绪、愿望和要求,…  相似文献   

13.
米建华 《山西政报》2006,(12):40-40
政治教师的道德威信,是指政治教师在学生集体和教师集体中的道德尊严,道德地位和道德作用。它不是教师的自我感觉,也不是哪位领导的主观认定,而是教师在教育被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深受学生敬佩、尊重和信赖的精神感召力量。只有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坚定的道德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道德人格、正确的道德行为、优良的工作作风、较强的育人能力的政唰教师,才具有这种精神感召力。政治教,政治教师树立道德威信,在教育和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懿 《江东论坛》2001,(4):46-47
在学校的教学与管理中,班主任的工作可谓举足轻重。他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生在校接触最多的教师,也可能是教师中对学生影响力最大的人。处予技校阶段的学生,除了具有一般学校学生的特点外。还有着许多的特殊性,更多的依靠班主任的正确指导。而身为教师,只有当过班主任,并为之付出全部心思与激情,才能更加全面而深刻的体会到教育技校学生的艰辛和欢乐,体会到双肩所挑担子的责任。本人在数年技校班主任工作经历中,有以下几点感触。  相似文献   

15.
刑事侦查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案例讨论是检验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拟就案例讨论教学的几个环节和教师作用的发挥问题,谈谈个人的教学心得。一、精选案例,重质保量案例讨论是通过教师设立问题(案例和讨论要求),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而起到教育作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教师选择讨论案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讨论质量。用于讨论的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性。典型性是对所选案例的基本要求。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是某类案件特点和侦查规律的认识。案例讨论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问题,进…  相似文献   

16.
确立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刘战确立和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是党的组织工作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中央领导同志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要坚持党的干部工作的正确导向,克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也都证明,只要导向正确,用好一个干部,就...  相似文献   

17.
一、要树立“学生观”,这是政治备课的宗旨。素质教育要求政治备课应为学生服务,要从学生的知识、能力、心理、觉悟等实际出发,准备出适合学生需要的“教学大餐”。二、要树立“德育观”,这是政治备课的特点。政治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中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重要的导向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备课中既要关注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觉悟的提高。三、要树立“网络观”,这是政治备课的新手段。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面对一大批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纵横…  相似文献   

18.
痕迹检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需要教师进行创新教学,正确诱导学生掌握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等思维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痕迹检验的兴趣和引入必要的激励机制,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课堂激励,体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的技能和技巧。正确运用课堂激励方法,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而且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里仅介绍几种常见的课堂激励方法。1.表情激励法。教师微笑的面容、热情期盼的目光、适度的手势、得体的体态变化可传送出教师的情感意志和态度信息。它是教师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真挚情感的有力表现。起到融洽师生情感、感染激发学生的作用。2.口语激励法。教师亲切的语调和适度的节奏、优美的语音、逻辑清晰的语序、饱含感情的语言,会给学生以音乐感,教师…  相似文献   

20.
一、疑难问题讨论法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或因其理论性较强,或因其距现实生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对此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各陈观点,然后老师加以点拨,就能加深理解,化难为易。二、热点问题讨论法比如对社会出现的某些腐败现象怎样认识?对这些问题学生都很关心,但又可能缺乏正确的认识,对此可以在课内课外组织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家争鸣,最后达到明辨是非、统一认识的目的,使学生能够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待社会热点问题。三、情景讨论法情可感人,景可育人。有一次在组织学生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