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7,(1)
在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城乡差距不断加大,市管县体制已经难以实现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从实践的结果看,只有那些工业化程度高、市辖县数量较少的地区实现了市县协调发展。大部分地区并没有实现城市支持农村的目标。因此,加快推进"省直管县"改革,建立适应城乡一体化要求的行政体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建立协调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既是实施"省直管县"改革的出发点,也是推进县域城镇化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2.
刘东阳 《学理论》2012,(5):35-36,160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城乡各种经济矛盾的出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想逐步受到重视。一体化的发展,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的有效途径。实施城乡一体化的措施是:加强建设城乡一体化规划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产业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韩俊 《理论视野》2013,(1):19-21
党的十八大对解决好我国“三农”问题作出了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做好“三农”工作,必须把“多予、少取、放活”作为重要方针,巩固少取成果,加大多予力度,特别是要做好放活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4.
付海静 《学理论》2015,(6):48-4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部署构建城乡一体化制度体系、深化农村改革的任务,《决定》不仅对长期以来尚未触及但有较多议论的一些体制性障碍提出了明确的深化改革方向,而且对这些年尚未定型但已有初步探索的一些举措提出了突破性的推进改革思路。伴随着三中全会改革举措的推进,广大农民不仅享受到更大的改革红利、更大程度上分享改革的现代化成果,而且将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条件下,城市与乡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广泛融合,城乡的发展有机结合,形成"以城带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关系。通过对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及必要性进行分析,结合宁德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和问题,提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和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时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目前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调整对农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和加快小城镇建设等途径可以缩小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7.
以制度创新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俊 《理论视野》2010,(3):34-37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要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包括财政、金融、投资、产业、就业、土地、户籍、行政管理等方面政策在内的配套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加快建立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8.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改革发展成果城乡共享的重要载体。城乡公共产品一体化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有效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因此,合理满足和优先提供农村农民迫切需要的公共产品,加快推进城乡公共产品一体化,让城乡居民均等地共享基本公共产品,才能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缩小城乡差距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大生产与小市场是我国城乡一体化中的主要矛盾,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解决大生产与小市场矛盾的关键在于建立城乡双向流通的商贸流通体系,以商贸流通体系改革破解城乡一体化的难题.要以城乡双向流通的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推动实现城乡之间各自分割和封闭的单向商贸流通体系向城乡之间互动融合的双向流通体系转变.目标上应该建立功能分类的城乡双向流通的城乡商贸流通模式,内容上应实现我国商流、物流、价值流和信息流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体制问题,是一个与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和人口等因素密切相关的问题.中国当今城乡经济社会存在巨大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并来源于体制上的差异,包括基本制度差异和具体制度安排差异.为此,要在实践中去探索和发现导致城乡体制分割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并致力于从各个方面消除这些因素,在打造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体制经济社会基础的条件上,以农民工向城市转移为突破口,对城乡分割体制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改革和调整,以有效地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体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体制问题,是一个与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和人口等因素密切相关的问题。中国当今城乡经济社会存在巨大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并来源于体制上的差异,包括基本制度差异和具体制度安排差异。为此,要在实践中去探索和发现导致城乡体制分割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并致力于从各个方面消除这些因素,在打造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体制经济社会基础的条件上,以农民工向城市转移为突破口,对城乡分割体制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改革和调整,有效地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体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乡一体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社会经济整体进步的有效途径.城乡一体化面临着思想意识滞后、城镇对周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发展资金不足等矛盾和问题,建立多元的城乡一体化投资机制,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农民素质,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有序转移,实施城乡科学合理规划,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物质需求的不断提升,我国居民对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体系已成为必然趋势,从我国目前医疗保险的现状分析,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如下: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适当提高医疗保障的统筹层次;整合医疗保障管理机构,实现统一管理;建立城乡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网络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且开始实施。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诸如乡村社会分层加剧、乡村基层组织冲突加剧、精英分子流失、乡村文化流失等问题将逐日呈现,而传统"乡政村治"治理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难以再维持治理的高绩效。协同治理模式是克服"乡政村治"模式弊端,提升乡村治理绩效的重要模式。在新型城镇的进程中,协同治理要遵循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发挥城乡各自资源优势,通过城市和农村之间、工商业和农业之间、市民和农民的协同发展实现乡村治理之善治目标。为此,要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互助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互支持;形成城乡基层组织整合机制,促进城乡组织相互合作;形成城乡制度互融机制,促进城乡制度相互融合;形成城乡文化的"互哺"机制,实现城乡文化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城市的转移过程中体现出两个显著特征:一是规模大,这与庞大的中国农业人口基数相关;二是转移过程割裂。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被分成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农村的农民到城市的农民工的转变过程,实现地域和职业转变;第二阶段是从城市农民工到城市市民的转变过程,实现身份和认同的转变。那么,农民工问题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如何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要在实践中探索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所在,这些都是不能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工业革命后,英国迅速开启了城市化进程,在经历了早起城市化带来的城乡失衡、城市居住环境恶化、生态系统破坏的教训之后,英国政府开始了对城乡统筹政策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成果,为世界的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经验。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快速推进,城乡之间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矛盾逐渐凸显,这些矛盾的解决需要我们走出一条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统筹、联动发展的城乡一体化道路。当前处于工业化后期的我国,面临着和工业化时期的英国几乎相同的城市化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学习英国的城乡统筹经验,以为我国的城乡一体化战略服务。  相似文献   

17.
张建春  王英 《学理论》2010,(27):105-107
当前苏州的城镇化已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但城镇化质量仍然存在着认识不够明晰、城镇规划欠缺整体性和个性特色、城镇行政管理体制及功能尚不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等方面问题。因而,文章从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城镇规划、加强农民培训、优化产业结构、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强化管理职能、健全城镇功能等角度探讨了推进苏州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一、城乡一体化的概念、目标及其内涵要求1.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城乡一体化是指在尊重发展差异的基础上,将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综合布局,促进城乡生产发展有机互补、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9.
城乡融合视野下的城乡一体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永超 《理论探索》2012,(1):107-110
从城乡融合的视野把握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关乎城乡一体化的路径选择及其实践成效。在城乡融合视野下推进城乡一体化,要明确实现城乡融合是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发展是实现城乡融合的第一要务,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关键,城乡统筹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基本方法,制度创新是实现城乡融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现在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要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