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南京大学法律评论》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每年分春、秋两季号,由法律出版社出版。本刊拟登载高质量的法学学术文章。竭诚欢迎中外法律学人踊跃投稿。对所有来稿实行匿名评审制度,如决定刊用来稿,编辑部将在两个月内予以答复。一经刊用,即致稿酬。两个月后未接到用稿通知者,可自行处理稿件,编辑部将不再另行通知,切勿一稿多投。  相似文献   

2.
<正>《南京大学法律评论》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每年分春、秋两季号,由法律出版社出版。本刊拟登载高质量的法学学术文章。竭诚欢迎中外法律学人踊跃投稿。对所有来稿实行匿名评审制度,如决定刊用来稿,编辑部将在两个月内予以答复。一经刊用,即致稿酬。两个月后未接到用稿通知者,可自行处理稿件,编辑部将不再另行通知,切勿一稿多投。  相似文献   

3.
<正>《南京大学法律评论》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每年分春、秋两季号,由法律出版社出版。本刊拟登载高质量的法学学术文章。竭诚欢迎中外法律学人踊跃投稿。对所有来稿实行匿名评审制度,如决定刊用来稿,编辑部将在两个月内予以答复。一经刊用,即致稿酬。两个月后未接到用稿通知者,可自行处理稿件,编辑部将不再另行通知,切勿一稿多投。  相似文献   

4.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每年分春、秋两季号,由法律出版社出版。本刊拟登载高质量的法学学术文章。竭诚欢迎中外法律学人踊跃投稿。对所有来稿实行匿名评审制度,如决定刊用来稿,编辑部将在两个月内予以答复。一经刊用,即致稿酬。两个月后未接到用稿通知者,可自行处理稿件,编辑部将不再另行通知,切勿一稿多投。  相似文献   

5.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每年分春、秋两季号,由法律出版社出版。本刊拟登载高质量的法学学术文章。竭诚欢迎中外法律学人踊跃投稿。对所有来稿实行匿名评审制度,如决定刊用来稿,编辑部将在两个月内予以答复。一经刊用,即致稿酬。两个月后未接到用稿通知者,可自行处理稿件,编辑部将不再另行通知,切勿一稿多投。  相似文献   

6.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每年分春、秋两季号,由法律出版社出版。本刊拟登载高质量的法学学术文章。竭诚欢迎中外法律学人踊跃投稿。对所有来稿实行匿名评审制度,如决定刊用来稿,编辑部将在两个月内予以答复。一经刊用,即致  相似文献   

7.
投稿须知     
近期来稿倍增 ,为此我们对广大作者的支持表示真诚的感谢。为加快我们的工作进度 ,保证每篇来稿都能得到及时处理 ,兹将有关事项敬告如下 :1 .投稿应采用书面形式 ,另请附寄软盘或发电子邮件至FSYJ @chinajournal.net.cn或fashangyanjiu @2 1cn .com ,每期刊用稿件可登陆网址http ://FSYJ.chinajournal.net.cn查阅。2 .作者须写清联系方式 ,包括 :详细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电话 ,以便及时联系。3.本刊反对一稿多投 ,来稿请注明专投本刊。凡投稿后三个月内未收到编辑部采用通知者 ,作者可自行处理来稿。来稿恕不退还 ,请作者自…  相似文献   

8.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1,(3):212-212
凡投本刊论文,作者需与编辑部签订“论文著作权授权书”后,再对稿件进行评审。 本刊实行网上或电子版投稿。所投稿件应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无署名争议等。投稿请附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联系电话和E-mail地址。投稿3个月后未接到编辑部采用或退修通知者,可与本刊联系后自行处理。来稿须交纳稿件处理费,每千字10元。  相似文献   

9.
<正>一、投稿要求(一)来稿应是未以任何形式公开发表过的论文,亦不接受一稿多投的文章。对一稿多投给本刊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本刊将予以严肃追究。(二)来稿篇幅一般应在1万字以上。(三)编辑部有权对来稿进行技术处理或技术删节,不同意者请在来稿时说明。(四)来稿请附中英文的篇名、摘要(200~300字)及关键词(3~5个)。论文标题以不超过18个字为宜,可另加副标题。(五)本刊执行匿名审稿制,请作者将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工作单位、职称、学位、职务、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个人信息单独放在首页,稿件正文不要体现上述信息。(六)本刊不退来稿。来稿决定采用,向作者发用稿通知;2个月未收到通知,稿件由作者自行处理。  相似文献   

10.
《法学》1991,(1)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向报社、杂志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收到杂志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杂志社投稿。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但有些报社、杂志社由于人力、物力等原因,通过“本报启示”或“本刊启事”等形式,声明“自本报(刊)收到来稿之日起,三个月内未收到通知决定刊登的”,才“可以自行处理”。按此“声明”,其处理来稿的时间与著作权法规定的退稿时间明显相冲突。这就引出如下几个法律问题:①与著作权法规定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一、投稿要求(一)来稿应是未以任何形式公开发表过的论文,亦不接受一稿多投的文章。对一稿多投给本刊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本刊将予以严肃追究。(二)来稿篇幅一般应在1.5万字以上。(三)编辑部有权对来稿进行技术处理或技术删节,不同意者请在来稿时说明。(四)来稿请附中英文的篇名、摘要(200~300字)及关键词(3~5个)。论文标题以不超过18个字为宜,可另加副标题。(五)本刊执行匿名审稿制,请作者将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工作单位、职称、学位、职务、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个人信息单独放在首页,稿件正文不要体现上述信息。(六)本刊不退来稿。来稿决定采用,向作者发用稿通知;2个月未收到通知,稿件由作者自行处理。(七)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相似文献   

12.
稿约     
1本刊欢迎各界人士赐稿,请勿一稿多投。2若投稿后三个月尚未接到本刊回应,请作者、译者另行安排。3来稿请寄打印稿,并附电子版,邮件地址是:glawreview@cass.org.cn。4来稿请附300字左右之中、英文摘要,英文标题,并列出关键词。注释须完整、规范。若以译文投稿,还请附寄原文及原文作者允许翻译之书面许可。5来稿请附作者、译者真实姓名、职称、单位、通讯及电邮地址和电话,以便联系;发表时署名听便,文责自负。6由于编辑部人力有限,除非投稿人特别申明,来稿概不退还。征订启事《环球法律评论》为双月刊,大16开本,每期128页,约25万字。每期定价…  相似文献   

13.
《法律科学》2010,28(1):F0003-F0003
从2010年起,《法律科学》编辑部将采用编辑网上在线审稿系统,本刊审稿工作将更加严格、公正、规范。为了确保作者来稿及时进人正常审稿程序,即日起向本刊投稿的作者,请务必登录本刊网址进行注册、投稿。网上投稿的作者将可以通过网上投稿系统,及时查知本人稿件的处理进程和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14.
《行政法学研究》2008,(3):F0003-F0003
<正>为促进期刊的规范化建设,我刊参照《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辑规范》的要求制定以下投稿要求及编辑规范。来稿须符合以下要求,否则不予刊用。敬请投稿者遵循。一、投稿须知  相似文献   

15.
稿约     
《比较法研究》2012,(4):161
<正>为便于作者投稿,现将有关投稿事宜说明如下。一、来稿篇幅本刊自2001年起开始限制用稿篇幅,以期在有限的空间容纳、传播更多的思想言论。在此,编辑部继续吁请,惠赐本刊之稿,最多不要超过2.5万字(含脚注和空格),最好在1.5万字以下。简练精粹的文稿(0.8万字至1.2万字)将优先考虑录用。二、来稿录用通知作者自向本刊投稿之日起,如在3个月内未获稿件录用或备用通知,即可另行处理期稿件。通知备用时,本刊原则上  相似文献   

16.
稿约     
本刊欢迎海内外各界人士赐稿,请勿一稿多投,请勿寄给编辑部的任何个人。投稿后三个月尚未接到本刊回应的,请作者另行安排。来稿请寄打印稿,并附电子版,邮件地址:glawreview@cass-org.cn.本刊审稿以打印稿为准。来稿请附300-500字左右之中、英文摘要,英文标题,并列出关键词。注释须完整、规范。外国人士的稿件须在本刊首发,若原文为外文,请附中文译文,也可委托本刊代为翻译。  相似文献   

17.
《法律科学》2010,28(2):168-168
从2010年起,《法律科学》编辑部启用编辑网上在线审稿系统,本刊审稿工作将更加严格、公正、规范。为了确保作者来稿及时进入正常审稿程序,即日起向本刊投稿的作者,请务必登录本刊网站进行注册、投稿。网上投稿的作者将可以通过网上投稿系统,及时查知本人稿件的处理进程和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18.
稿约     
1本刊欢迎各界人士赐稿,请勿一稿多投。2若投稿后三个月尚未接到本刊回应,请作者、译者另行安排。3来稿请寄打印稿,并附电子版,邮件地址是:glawreview@cass.org.cn。4来稿请附300字左右之中、英文摘要,英文标题,并列出关键词。注释须完整、规范。若以译文投稿,还请附寄原文及原文作者允许翻译之书面许可。5来稿请附作者、译者真实姓名、职称、单位、通讯及电邮地址和电话,以便联系;发表时署名听便,文责自负。6由于编辑部人力有限,除非投稿人特别申明,来稿概不退还。稿约  相似文献   

19.
《行政法学研究》2010,(1):F0003-F0003
为提高本刊办刊水平,自2010年1月1日起,本刊征稿要求将作如下更新。来稿须符合以下要求,否则不予刊用。敬请投稿者遵循。  相似文献   

20.
稿约     
1《金陵法律评论》是由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法制现代化研究中心编辑,《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出版的法学学术刊物。2《金陵法律评论》坚持自主、自律的编辑理念,以规范、创新为编辑的基本追求;编辑部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稿件原则在12000字左右,是否刊用以学术价值为唯一尺度。3《金陵法律评论》欢迎海内外学者惠赐作品,稿件类别包括论文、译文、评论以及学术随笔。译文敬请译者自行解决版权问题。4《金陵法律评论》采用国际学术刊物通行的注释体例,具体办法参见《〈金陵法律评论〉注释规范》。来稿一式两份并附英文标题,如属“论文”类别,另请附中英文摘要(Abstract)与关键词(Keywords),如有可能,打印稿件请同时提供软盘(存为Word或TXT文件)。本卷截稿时间:2009年6月20日出版时间:2009年6月30日5《金陵法律评论》每年分春季卷和秋季卷出版两卷。文章一经采用即通知作者。投稿之后,三个月未接到录用通知者,作者可将稿件改投他刊。因条件限制,一般情况下未录用稿件不予退还,祈作者谅解。6本刊已加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7来稿请寄:江苏省南京市文苑路1号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