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模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以房养老"应运而生。但从目前试点来看,其并未实现预期效果。这不仅是经济学和行政学领域操作层面的问题,更是涉及家庭伦理、经济伦理和行政伦理等的伦理学问题。只有破除运行中的伦理性障碍,才能从工具层面探索相关具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相似文献   

2.
《创造》2011,(11):27-27
“以房养老”在争议声中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最近,北京市民政局公布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北京市鼓励商业保险企业、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建立公益性中介机构以开展“以房养老”试点业务。  相似文献   

3.
柴效武 《时事报告》2013,(10):30-30
9月13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由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此消息一出,立刻引来了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住房反向抵押  相似文献   

4.
以房养老     
《时事报告》2011,(12):68-69
“以房养老”,俗称“倒按揭”,房主把房子抵押给金融机构,定期领取固定数目的钱。等房主去世后,房子将被变卖,卖得的钱用来偿还金融机构的贷款本息。相当于前半辈子从银行按揭买房,后半辈子再让银行从自己这儿按揭,把房子卖出去。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增长。从有关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上来看,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了摆在人们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目前我国  相似文献   

6.
至于“以房养老”的可行性大小我想关键要看两点:一是在规避各种各样的风险方面是否能有一个让消费者、金融机构和政府都满意的安排;二是在有效地规避了风险的前提下,在制度运行成本、政府财政开支以及消费者个人财富损益等方面,是否比其他方式更有效率。  相似文献   

7.
政府过去在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欠账过多。只有政府先承担其应尽的养老责任,"以房养老"制度才有可能被人们普遍接受中秋前后,合家团圆,"以房养老"却不合时宜地成为大众热议词语。在大多数国人心中,"房子"代表了"家","家"则代表了"亲情"。而9月1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8.
“以房养老”这个话题现在被媒体炒得太热了,喧闹过后我们更应对其进行理性的思考,经过调查分析和对国外情况的研究,我认为,“以房养老”目前还不能成为我国养老保障的重要补充,未来也只能是少部分人老年收入来源的补充。  相似文献   

9.
中国老太太与美国老太太在天堂会面,中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一辈子,终于挣足钱买了自己的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一辈子终于把房屋贷款还完了。于是按揭贷款购房居住成为住房消费的潮流。最近美国老太太又一次登陆中国,申请了一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把自己的住房抵押给银行,每月多了几千美元收入,她就潇洒地到各地去旅游了。而银行则要一直等到她去世后,才会收回这套住房……美国的“以房养老”模式准备PK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这次她能成功吗?中国的老人们能像她那样潇洒吗?在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以房养老”的话题一经提出就立刻引起广泛关注。2050年左右,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每10人中将有3个老人。仅从数字推断,以房养老”值得推广。但新事物的出现,往往都面临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在中国国情之下,以房养老”能否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0.
高峰 《人民政坛》2013,(11):42-43
近期以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有关“以房养老”内容,引发舆论关注。有观点认为,“以房养老”就是政府不管养老,要老百姓拿自己房子养老。为此,政府官员出面解释,“以房养老”是养老途径之一,而不是唯一途径。它是“可选项”,而非“必选项”,政府该承担的,还会承担。  相似文献   

11.
读了《民主与法制》2013年第34期“立法与司法”栏目,看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建顺的观点:“政府责任不因‘以房养老’而免除”,不免为之叫好。  相似文献   

12.
中国老太太与美国老太太在天堂会面,中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一辈子,终于挣足钱买了自己的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一辈子终于把房屋贷款还完了。于是按揭贷款购房居住成为住房消费的潮流。最近美国老太太又一次登陆中国,申请了一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把自己的住房抵押给银行,每月多了几千美元收入,她就潇洒地到各地去旅游了。而银行则要一直等到她去世后,才会收回这套住房……美国的“以房养老”模式准备PK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这次她能成功吗?中国的老人们能像她那样潇洒吗?在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以房养老”的话题一经提出就立刻引起广泛关注。2050年左右,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每10人中将有3个老人。仅从数字推断,以房养老”值得推广。但新事物的出现,往往都面临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在中国国情之下,以房养老”能否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住房的私有化,很多老年人通过房屋产权制度改革,有了自己的房子。近年房价连续攀高,房产已成为老人可观的财产。稳中求进再谋发展,由于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子女因工作、结婚,离开父母的居多,老人独守老屋的不少。房屋闲置,给以房养老创造了空间。随着观念的更新,一些老年人开始利用现有房屋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于是以房养老在一些城市中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住房的私有化,很多老年人通过房屋产权制度改革,有了自己的房子。近年房价连续攀高,房产已成为老人可观的财产。稳中求进再谋发展,由于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子女因工作、结婚,离开父母的居多,老人独守老屋的不少。房屋闲置,给以房养老创造了空间。随着观念的更新,一些老年人开始利用现有房屋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于是"以房养老"在一些城市中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15.
袁璟 《人民论坛》2011,(7):182-183
以房养老模式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其推行障碍主要有传统观念影响、推行机构公信力不高、政策法规不完善、房屋价值评估难以科学化、社会福利机构条件较差和对项目参与者条件限制苛刻等。应该建立由政府监管、金融机构主导、社会福利机构参与,有多种模式可供老人自由选择的养老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6,(11)
正"2016中国居住小康指数"调查显示,71.5%的受访者对"以房养老"拥有认知",以房养老"这一新概念牵动了很多老年人及其家人的心,但能否真的打动他们,依旧是一个疑问"一个月有近两万元的养老金,房子还能一直住下去,这比租出去还划算。"今年70岁的北京老人李明珠在自己居住的小区楼下参与老年活动时,和自己的邻居们说道。李明珠是新华通讯社的退休老干部,在这一片新华社员工的家属区,她是老人群体里对理财、保险、金融类产品消息最灵通的一位。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7月1日,中国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个城市试点"以房养老"。试点已近两年,从幸福人寿保险公司提供的数据来看,全国有58户、77位老人参与"以房养老"。面对这个成绩,不同人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中金在线认为,"这在60岁人口已达到2.16亿(截至2015年)的人口大国,可谓沧海一粟。"而在以房养老倡导人、幸福  相似文献   

18.
19.
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是以房养老的形式之一。遗赠扶养在解决老人生养死葬问题的同时,也减轻了社会负担,弘扬了中华民族互助互利的传统美德。但制度的缺陷以及公民法律意识的淡薄,导致权利义务不对等,责任难以细化等若干问题的出现。遗赠扶养协议的签订需要房屋完全产权、双方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等前提;签订时需详细注明扶养内容,通知利益相关者以获得支持;协议签订后双方需履行各自义务,积极接受第三方的监督评估;相关部门需规范遗赠扶养协议签订过程,制定合理制度,以减少当事人风险,避免不必要的民事纠纷,实现另类养老合同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当代广西》2007,(13):62-62
10年前,“一国两制”在中国香港发轫,世界由此诞生了一个奇迹;10年间,香港走出了一条令世人叹服的路,以其自身的繁荣与活力证明并诠释着这个奇迹;10年后,曾经创造出众多奇迹的香港又将向世界展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