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群众》2019,(20)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的压力逐渐加大,时间银行这种新型的互助养老模式日益受到关注,成为各个地方积极探索的养老模式新选择。所谓"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为高龄、独居或者特别需要人群提供志愿服务,将提供志愿服务的时间进行储蓄,待自己年老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支取时间兑换服务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2018年上半年,民政部明确将时间银行纳入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范围,并争取在试点的基础上建立能够全国推广的运行模式。目前,南京已有4个区在开展"时间银行"试点,并拟在2020年实现时间银行积分全市"通存通兑"。  相似文献   

2.
正一、为什么要制定《广州市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行办法》?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了"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要求,我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和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中央财政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和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应当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养老服务格局、构建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  相似文献   

3.
正重庆市涪陵区以承担养老服务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集中力量解决养老服务发展中的阻梗问题。经过多年努力,中高端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从"无"到"有",全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基本服务、运营模式均迈向更高水平,养老服务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4.
<正>人口老龄化是新世纪我国无法回避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面对"跑步式"迈入老龄化社会的现实困局,2014年国家选择了马鞍山市等42个深化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力求通过试点创新和典型做法为全国提供示范经验,为寻找养老服务业发展路径和实现"老有所养"战略目标提供借鉴和参考。马鞍山市是一个年轻的新兴城市,却也是一个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新挑  相似文献   

5.
正1.按时保质完成市政府实事项目。新增7000张养老床位、50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00个社区老年助餐场所,改建200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2.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贯彻《上海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指引》,推出一批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示范街镇。完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枢纽功能,加快完善家门口养老服务站点的设施布局。家庭照护床位试点逐步推开,探索体养结合服务模式,增强家庭照料能力,扩大"时间银行"试点。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四川省眉山市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站位群众视角,直面养老服务痛点和难点,围绕哪里养老、怎么养老、谁来养老这3个问题,探索出"综合体+"城市普惠养老新模式,将养老服务深入社区、嵌入小区,实现"家门口享老"。构建体系布网络。眉山市大力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将打造"综合体+"模式作为发展城市养老的重中之重。一是规划破题。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7月1日,中国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个城市试点"以房养老"。试点已近两年,从幸福人寿保险公司提供的数据来看,全国有58户、77位老人参与"以房养老"。面对这个成绩,不同人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中金在线认为,"这在60岁人口已达到2.16亿(截至2015年)的人口大国,可谓沧海一粟。"而在以房养老倡导人、幸福  相似文献   

8.
地方传真     
正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农村互助养老"泰来模式"见实效2018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民政局以泰来县为试点积极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在全国率先将农村养老同扶贫攻坚相结合,建立农村互助服务队,形成农村互助养老的"泰来模式"。对于贫困老年人、残疾人和农村特困人员三类重点服务对象,由村"两委"会议讨论、公示,享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9,(36)
正2019年10月30日—31日,以"新时代与文化养老"为主题的2019尼山文化养老论坛在山东济宁曲阜召开,汇聚了国内外养老领域的先进成果和经验,探讨了具有实践意义、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养老模式,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提供了新思路和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媒体热点     
《中国民政》2014,(8):50-51
<正>北京试点养老助残"券变卡"三伏天送棉被"杨六斤"事件这里怎么说★北京试点养老助残"券变卡"为惠民工程点赞为老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服务,一直都是民政人不断追求和探索的目标。7月初《北京晚报》报道,北京市民政局正式启动全市养老(助残)券"券变卡"试点工作,海淀区590余个社区的养老助残券用户将首批使用养老助残卡。养老券变"卡"后,一年至少  相似文献   

11.
公共事     
《民主与法制》2013,(28):4-4
“以房养老”系自愿试点 国务院近期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其中,将房子抵押给银行,然后从银行按月领取养老金的“以房养老”方式引发热议,有人甚至将此误读为政府将不再承担养老责任。民政部官员回应称,我国将以多种途径应对养老问题,在政府兜底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以房养老”是自愿、自主选择的行为,有关部门将于明年上半年提出试点方案。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江苏省南京市60岁以上老人125万,实际老龄化率23%,年增速4.5%,高基数、高增速、高龄化、高需求、高风险"五高"特征明显,养老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市委市政府将养老纳入"建设健康服务与生命科技名城"战略规划,以创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统筹发展养老事业和相关产业,推出系列扶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深度推进以"老有颐养"为目标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一、构建多元格局。发达国家经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厦门市分别被国家工信部确定为"信息惠民试点城市"、被民政部确认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两年来,厦门市委、市政府紧密联系经济特区人口结构趋向老龄化、养老服务需求多元化等实际,结合组织开展"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创新实践,抓住深化供给侧改革有利契机,先后制定出台《厦门市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  相似文献   

14.
正居家养老,是主要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社会化养老模式。它兼具传统的家庭、机构养老的优点,同时又能够弥补"二元养老困境"的不足,是中国有效应对"银色浪潮"冲击的发展趋向。然而,目前国内的居家养老仍处于草根性探索阶段,并无系统而成熟的模式可循。在此背景下,重庆市北碚区以碚峡路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试点,积极探索"四个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创办了一所深受老年人喜欢、政府领导推崇的"没有围墙的养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老有所养"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同城镇老年人相比,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更加紧迫。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和老人留守农村,传统"养儿防老"的家庭养老模式弱化了,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近些年,伴随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和土地流转,一些地方开始探索"以地养老"模式。所谓"以地养老",就是农村老人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换取养老资金和服务,类似于城市中的"以房养老"。那么,应该如何看待"以地养老"?其利与弊分别是什么?现实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政》2014,(9):52-52
<正>中国社会讨论了多年的"以房养老"近日出炉:从7月1日起,北京、上海、广州、武汉作为四大试点城市,将推行"以房养老"商业保险。以房养老,即"你留下房子,我为你养老",老人把房子产权抵押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通过估价,定期支付给老人一笔养老钱,直至老人过世,房子则通过与老人亲属协商进行处置,获得相应收益。这样的养老模式,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中国的养老困局?恐怕不能过于乐观。从国际经验看,"以房养老"在欧美国家以及日本较为成熟,但尚属小众产品,仅是一种补充性的养老选择。南京、上海等地一些金融机构,几年前也曾自发摸索,但均因效果不理想而停滞。从老人层面看,房子是大宗资产,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江北区进一步拓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坚持"需求导向,因地制宜,多形式探索"的原则,以推进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为抓手,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打造政府主导、社会合力的多元化养老模式,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如在全市率先开展"天伦之家"虚拟养老院试点,联合北京慈爱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引进了美国仁爱华专业照护体系,探索创新形式多样的区域化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引进颐乐居(中国)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兴建全省最大的民营资本养老院一江北  相似文献   

18.
数字     
<正>26个近日,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第一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对2016年底全国遴选的26个地级市试点地区提出试点任务要求和工作安排。它们将为全国加快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正营口市民政局构建以信息平台、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贴心专业化服务为辐射半径的养老服务"同心圆"体系,着力打造服务精准、普遍快捷、多元供给、智慧管理的养老服务新格局。以全省首家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半径",定向施力,基础建设更加牢固。一是依托服务平台优势,拓宽互联网+养老服务格局。市民政局围绕10大类37项试点工作任务,按照"设施+扶持+人才"的思路,出台30余个扶持性、规范性文件。纳入试点以来,国家补贴资金2817万元,市民政局投入近700万元建设全省首家融合养老服务热线、物联网等技术于一体的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目前,采集了主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养老"已成为"全国两会"和"地方两会"关注度最高的词汇,更是今年"全国两会"名副其实的"第一话题"。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已刻不容缓。自2011年中央提出到2015年我国要基本形成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之后,民政部一直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将"十二五"期间的每一年都定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年。2014年,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一年,也是我国养老支持政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