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王军  覃俊波 《前沿》2004,(2):21-23
分配理论是经济理论的核心。作为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江泽民非常重视分配理论的创新 ,他在分配主体、分配原则、分配标准、分配方式、分配地位、分配内容等六个方面的创新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丰富发展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型的企业收入分配制度充分体现在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经营机制、内在要求和发展相适应之中。它是现代企业科学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分配宏观指导监控体系的调节,与生产要素市场紧密相关;它的建立和发展受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和制约,其运行及分配结果制约于并作用于国民经济运行体系。只要以党的十五大确定的新的分配理论和分配原则为指导,运用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的原理,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加以考察、研究,才能对这一新型的分配制度得出正确的结论,促进制度创新、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3.
公平收入分配、建设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重要课题。但学者们更多关注的是以制度创新来改善收入分配,为此,邓继光提出要实现制度与技术双创新。他从两个方面论述了技术创新对改善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分配领域面临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社会主义分配正义面临严峻挑战:分配正义与理论挑战(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对传统理论的挑战、分配正义与现实对理论的挑战)、分配正义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建构、整合(分配正义与社会建构、分配正义与政治合法性)、分配正义与马克思主义规范理论、分配正义研究与现存正义理论等,需要不断地理论创新,为社会主义实践提供理论支撑,成为当代中国分配正义理论研究中的几个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把握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科学内涵,需要准确理解收入分配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定性。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是持续的理论突破与实践探索互动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收入分配理论的思想遗产为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理论的创新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结构、所有制实现形式以及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为收入分配的创新提供实践动力。整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取得了五方面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6.
在现阶段,我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持续扩大。缩小差距的关键在于分配政策的调整和完善。而分配政策的调整和完善必须建立在分配理论的创新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对社会主义的分配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确立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收入分配的所有制基础;确立了收入分配必须通过市场的途径;确立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肯定了非劳动生产要素获取报酬的地位;提出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出了不以是否劳动和财产多少作为收入分配的合理性和政治上先进性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严重制约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加快收入分配制度的创新。收入分配制度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现存收入分配制度的自有缺陷,政府的认知性路径依赖,以及既得利益集团的干扰。针对这些问题,要在确立"社会公平"分配现的基础上,将收入分配制度的创新与限高、提低、扩中的调节对策相结合,以收入分配的和谐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理论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指南 ,也是指导我国各项工作的总纲。邓小平在知识分子的工资待遇上有过一系列的论述 ,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分配观 ,梳理他对知识分子有关分配的重要论述 ,其创新之处可以概括为“三大视角” ,即 :开辟分类管理的先河 ;创新实事求是的方针 ;引进激励竞争的机制。讨论知识分子分配 ,现实状况和理论根据都不能回避。推行人才强国战略 ,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先后部署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措施。税收管理作为筹集财政收入、实施宏观调控、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