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随着当代生殖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开始应用人工生育技术,给父母子女关系带来新的变化。关于人工生育子女问题,我国法律尚无明文规定。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因人工生育子女而引起的矛盾和纠纷。如何确认亲子关系,解决抚养纠纷,须得完善我国的婚姻家庭立法。笔者仅就人工生育子女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所谓人工生育子女(即人工授精所生子女)是指一切非通过男女之间自然的性行为而使妇女受孕所生育的子女。为了更好地确认人工生育子女的法律地位及其父母子女关系,我们首先对人工授精技术加以分类。人工授精技术可分…  相似文献   

2.
代孕子女身份的法律认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代孕的概念及问题的提出代孕是指第三方女性以人工生殖方式为他人生育子女的行为。其宗旨目的在于为生理上不能或不适宜怀孕的妇女提供人工辅助的生育方式,使其获得“自己的”,而非“别人的”子女。根据精子、卵子的不同来源,代孕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由匿名的捐赠人提供精子、卵子,第三人代为受孕,称为“捐胚代孕”;二是由委托夫妻提供精子、卵子,第三人代为怀孕,称为“完  相似文献   

3.
现代生殖技术的问世大大冲击了人类传统的自然生殖方式,与此同时,也冲击了现代伦理观念,并带来了一系列法律问题。随着人工生殖子女数量的增多,相关法律纠纷也日益增多。因此,本文对于人工生殖的一个基本问题———人工生殖子女的法律地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着重论述了人工生殖子女的分类,相应的父母子女关系的确定及权利义务关系。同时对代孕母亲所引发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姜柏生 《证据科学》2004,11(4):253-256
现代生殖技术的问世大大冲击了人类传统的自然生殖方式,与此同时,也冲击了现代伦理观念,并带来了一系列法律问题。随着人工生殖子女数量的增多,相关法律纠纷也日益增多。因此,本文对于人工生殖的一个基本问题——人工生殖子女的法律地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着重论述了人工生殖子女的分类,相应的父母子女关系的确定及权利义务关系。同时对代孕母亲所引发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论人工生殖子女父母身份之认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燕玲 《法学论坛》2005,20(5):66-75
传统民法中父母子女关系的建立,血缘与怀胎是母亲同时具备的要素,法律上兼以二者作为认定母子关系的指标。随着医学科技的发达,人工生殖技术使得血缘与怀胎间的相连性不再理所当然,不孕夫妻可以借用他人的精卵通过体内或体外受精,使妻孕育分娩子女,甚至可以将不孕夫妻的受精卵植入他人的子宫怀胎分娩,使得人类的繁衍可以在血缘之外的母体进行。生殖科技对现行法律制度提出了诸多挑战,人工生殖子女之父母身份的认定问题尤为突出。为避免因采用特殊规则形成人工生殖子女为特殊子女的不当认识,立法上应力求采用与自然生殖同样的父母认定标准确定人工授精子女的亲子关系,即依据出生事实确定谁是母亲,根据婚生推定及否认制度确定谁是父亲,丈夫的术前同意限制其对子女的婚生否认权的行使;立足于有限性开放代理孕母的观点,确定代孕子女的父母身份时,法律应突破传统的分娩者为母亲的观念,通过特殊立法规定遗传父母为代孕子女之法律父母。  相似文献   

6.
生物科学技术是继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后的新一轮科学冲击波,尤其是人工生殖技术的研究与运用,使人类加深了对自身生命起源与发展的客观认识,同时给固有的传统生殖观、家庭种族观及伦理道德观带来强烈的震撼。本文对单身女性能否通过人工生殖技术生育子女后代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并对子女利益保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闫静 《法制与社会》2013,(12):181-182
当前,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已被广泛运用,而目前我国法律立法相对滞后。本文从一起人工生育子女继承权纠纷案展开,分析了人工生育子女的概念、种类以及由此所生育子女的法律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8.
代孕是~种区别于传统自然生育的人工生殖技术,它是将精子和卵子在试管中人工受精,人工培育形成胚胎后,植入代孕者子宫内代替怀孕即生产的过程。代孕技术的不断成熟并应用于临床,为广大不孕不育的家庭带来了福音,但由于其牵扯伦理、遗传、社会、人权、法律等众多领域,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备受争议,各国对于代孕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
人工授精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将精液直接输入子宫,使精子与卵子相会,导致妇女怀孕的非自然生殖技术。具体可分为:同源(同质)人工授精,即使用丈夫的精液(AIH)和异源(异质)人工授精,即使用非丈夫的精液(下称AID)。利用AID是因为男子不育,有严重的遗传病或精子缺乏等。AID技术对人类生殖领域的冲击、无疑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的出现将人类的自身生产分裂为用技术繁殖和自然生殖两大类。但问题的复杂性不仅仅在于此,而是AID引起的一系列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0.
自人类产生以来的相当长时间里,生育子女已成为正常夫妻生活和正常家庭的象征。然而,生殖技术最大特点是以特定的技术取代了人类的自然性交,从而改变了传统的生育概念和亲子关系。使得生育可以通过性活动以外的技术手段实现,生育与婚姻的分离成为可能。随着人工生育技术的成熟,  相似文献   

11.
试管婴儿技术亦称胚胎移植技术,自1978年7月25日在英国的兰开夏郡诞生了世界第一名试管婴儿后,该项技术很快就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成为不育妇女的一大福音。但是由于这项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自然生育方式,因此,这种新的生育方式也引起了诸多的法律问题。在民法领域里,它至少涉及两个方面:第一,"父母"角色多元化,这不仅关系到子女抚养责任的承担。而且还关系到瞻养、监护和遗产继承关系的确定。第二,人类的遗传物质(精子、卵  相似文献   

12.
贾楠 《法制与社会》2013,(11):239-240
对人工生殖子女的亲子身份进行认定时,应以"人工生殖目的"为主要标准,"子女最佳利益"为最高原则,将人工生殖子女的法律地位界定为婚生子女。同质人工体内授精应仍然使用传统的亲子身份认定规则,对异质人工体内授精应当在传统的亲子身份认定规则上有所突破,供卵体外授精的情况下,应以分娩者即不孕夫妻中的妻子为子女的法律母亲,子女的父亲根据婚生推定制度来确认,代孕时应认定委托夫妻为子女的法律父母。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父母子女关系,包括自然直系血亲和法律拟制的直系血亲。自然直系血亲包括婚生的父母子女关系和非婚生的父母子女关系,法律拟制的直系血亲包括养父母子女关系和形成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关系。它们都是社会主义家庭关系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4.
李依彤 《法制与社会》2013,(13):282-283
生育子女是人类天然的权利,子女也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先天或后天的生理问题一些夫妇一直饱尝着无法生育子女的痛苦,人工生殖技术的出现给这些人带来了曙光,但引发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对于代孕这个新兴的人工生殖技术各个国家众说纷纭,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对待代孕问题的态度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文认为目前在我国开放妊娠型代孕是比较符合现实国情和实际需求的。  相似文献   

15.
局部代孕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局部代孕是指妻因无法排卵且子宫有障碍无法怀孕,经其夫同意将夫之精子以人工注入他女体内,与他女之卵结合并由他女怀胎、分娩,分娩后夫妻双方为子女之父母。局部代孕因其有利于消除不育者的痛苦,不会损害代母、代孕子女的身心健康利益,应得到法律认许。法律应对局部代孕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局部代孕效力等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16.
继子女是指妻与前夫或夫与前妻所生的子女。继子女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是必须生父母一方死亡或者双方离婚,这是必要的前提条件;二是必须生父母再婚,这是产生继子女的直接条件。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即非婚生子女的生父、生母的配偶与非婚生子女也是一种继父母与继子女的关系,它的产生并不是生父母一方死亡或者双方离婚,另一方再婚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人工生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适用范围的扩大,人工生育子女的法律地位问题日益凸现,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引起了人们关于伦理道德的思考。关于我国人工生育子女的法律地位,我国法律并没有明文确定。本文指出鉴于当前关于人工生育子女的法律纠纷日益增加,亟需我国法律对此进行立法规范。  相似文献   

18.
立法上对于人工授精生育子女的法律地位没有明确做出规定,笔者认为有必要确立异源人工授精生育子女与父母之间属于一种新型的、不可以通过人为方式解除的父母子女关系。对于人工授精生育子女知情权的问题,有必要在保证捐精者隐私权的前提下赋予人工授精生育子女知情权,这也是对其人身权的尊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探讨了独身女性运用人工生殖技术生育的合法性、对子女利益的影响和对社会的影响这几个基本法律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突飞猛进造成父母身份的分裂,传统亲子关系认定标准受到挑战,"基因说"、"意思说"和"子女最佳利益说"等新标准的地位逐渐得到提升.英国、美国、德国、以色列等正致力于构建二元生殖模式下亲子关系的规范体系.我国民法典应充分借鉴国外的立法和司法经验,重塑适合我国国情的人工生殖亲子法,明确人工生殖子女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