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阳信名人劳乃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乃宣(1843年~1921年),字季埴,号玉初,又名矩斋,晚号韧叟,男,汉族。清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兼署学部副大臣、代理大臣;近代音韵学家、汉语拼音创始人。祖籍山东省阳信县城西门里(今西北村),劳乃鲎祖父劳长龄诰授中议大夫。其父劳勋成曾任江宁布政司仓大使。乃宣兄弟二人,其兄名乃宽,劳乃宣嗣叔父劳绩成。其祖父迁居浙江桐乡,乃宣生于广平府(今河北永年)。乃宣得承荫监生,1863年在曲阜娶孔悦庭之女为妻,成为孔府的乘龙快婿。关于劳乃宣之祖籍,说法各异。上海出版社《中国  相似文献   

2.
讽刺是现实主义作家常用的文学样式,我国作家钱钟书在长篇小说《围城》中即巧用讽刺手法,勾勒了一帧帧令人捧腹的人生漫画,勾画了一幅幅知识分子的群丑图,使作品成为古今中外讽刺小说中独特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3.
对一些学习不太认真或不大守纪律的初中学生,有的老师往往用“赶出教室”作为惩戒手段;而对高中学生中类似情况,赶是不行了,于是乎用“讽刺挖苦”取而代之。例如:用“木鱼脑袋”来讽刺那些反应慢的学生;用“不可救药”来比喻那些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的人,等等。其实这种做法和“赶出教室”一样,事与愿违,有害无益。其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荧光光谱法测定奋乃静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确定了使用盐酸-乙醇溶液作为溶剂提取奋乃静的提取工艺、优化了荧光光谱法测定奋乃静的试验条件,在激发波长(λex)270nm,发射波长(λem)375nm处,奋乃静质量浓度在0.084~3.36mg·L-1范围内与其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k)为0.6μg·L-1。方法用于药物奋乃静的测定,回收率在99.6%~103.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5)在0.6%~4.5%之间。  相似文献   

5.
門可羅雀     
下邽翟公為廷尉,賓客亦填門。及廢,門外可設爵(同雀)羅。後復為廷尉,客欲往,翟公大署其門,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汉书·張馮汲鄭列傳》  相似文献   

6.
傅毓民 《理论月刊》2005,2(9):131-133
<儒林外史>是我国小说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不但在思想内容上有所创新和发展,而且在艺术上也以其独创的讽刺手法,突破了前人的藩篱,打破了传统小说的说--听模式,确立了性格结构在小说中的重要地位,开创了古代讽刺小说的先河,成为古代小说向近代小说过渡的标志和转折点,从而最终确立了其在小说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1) 美好的心灵像一座花园,经园丁的培育百花争艳;丑恶的心灵像片坟地,经魔鬼的设计荆棘丛生。心灵的美丑决定着人生的价值,也决定着人们为民造福还是造孽。 (2) 丰子恺老先生曾把人心包皮喻为三种:一是单层纱布,二是纸张,三是铁皮。可以说,纱布所包者,乃透明之心;纸张所包者,乃平常之心;铁皮所包者,乃阴暗之心。 (3) 对庸人而言,男人注重肚皮,女人注重脸皮,不太注重心灵的净化。因此,许多男  相似文献   

8.
药文化趣谈     
中草药是用来给人治病的,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发展史中,也似乎形成了一派小小的药文化。文人墨客常在“药名”上做文章,隐喻讽刺,幽默诙谐,读后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下面,我摘录几则从读书阅报中收集到的与药文化有关的佚事,与大家共赏析。一、以药联姻。相传唐代诗人王维未发迹时,有一次上街,见一药店柜台内坐着一位少女,王维心中称奇:“市井之中竟有如此佳丽,不知她才学如何。”王维上前问道:“姑娘,今日小生忘记带药方,请您方便一二不知可否?”姑娘彬彬有礼说:“方便顾客,治病救人乃医家本份。”王维脱口说道:“一买…  相似文献   

9.
《创造》2010,(4):79-79
<正>乃古石林旧名石门峰或石门哨。康熙《陆良州志》说:"石门峰,治西南四十里,地名石门哨。"最早叫石门,因附近有村名和摩寨,又称和摩寨石林。后又称石林、黑松岩、灵芝林、乃古石林等。1985年被正式命名为"乃古石林","乃古"系彝族撒尼语,意为"黑色",取石峰表面颜色为名,以  相似文献   

10.
郑凯琳 《前沿》2012,(16):77-79
滑稽模仿(parody),也叫做幽默嘲讽或戏仿,最初作为一种文学手法,是指以幽默、滑稽和讽刺的方式,刻意模仿他人现有的作品以达到嘲弄讽刺的效果.在著作权法领域,由于其具有明显的文学创作手法特性,滑稽模仿的运用在知识产权法领域主要突显在著作权法中.实际上在国外,与著作权案例相比,滑稽模仿在商标法方面的案件的适用显得更为平常与多见,同样原理亦可应用于商标法,然而滑稽模仿的立法与司法运用在我国商标法中并无涉及,这实为商标法制度上的一大缺失.本文主要从与著作权法中的滑稽模仿出发,通过案例来探讨其在商标法中的适用基础与条件.  相似文献   

11.
民谚多真言     
朱国良 《今日浙江》2004,(16):44-44
记得鲁迅先生说过这样的话基大意是蒸民谚是带个时代某一方面的反映。确实,排斥一些民谚(包括民谣)片面羹杜撰和讹传的成份,认认真真品味时下有些言之凿凿、诵之朗朗的“群众语言”“大众杰作,我们会感到虽有讽刺;却不乏真言;甚至能体味出其中蕴藏着的警策和期待。时下民谚民谣数量之多、流布之广,可谓盛况空前。两个”舆论场“蒙即”民间口头舆论场“和媒体舆论场都金分活跃。这是好事。政通人和,政治清明,广开言路,才会有民众的畅所欲言。民谚反映了民声、民心,多真话、多诤言,集讽刺与幽默于一体,熔诗韵和锋芒共一炉,博得大家会心地一笑…  相似文献   

12.
之所以把相声纳入写作的话题,是因为老张深深感到,这些年我们在民主与法治建设进程中,特别需要具有批判意识和战斗锋芒的艺术作品的时候,突然发现过去曾经具有民间“讽刺艺术”之称的相声,已经不再具有这样的艺术品格.在一些只满足于“娱乐至死”的相声作品中,“讽刺”的严肃性和担当性已经完全丧失了.  相似文献   

13.
戴素芳 《求索》2007,(3):158-159
传统家训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传统文化熏陶下形成和繁盛起来的关于治家教子的训诫。在这些饱含古人人生伦理教育经验的历史文献中,最值得今人借鉴继承的人生伦理理念有:立志乃人生之本、自立乃人生之基、立德乃人生之首、节操乃人生之要等。系统地整理和发掘它们,对于当今中国的伦理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传承》2015,(4)
《何典》是清末张南庄所著的一部滑稽讽刺小说。全书用吴方言写成,具有浓厚的民间文化特色。通篇叙述的都是鬼故事,通过鬼世界发生的故事来讽刺人间现实。作品中叙述的各种鬼故事及鬼形象都颠覆了传统,但是他在毁灭传统的同时又进行了重建,用独特的方式展现自己对当时社会的认知和感受。  相似文献   

15.
周寅斌同志在《南岳史略》(载《湖南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中,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之衡山”一语,断定“秦始皇曾登衡岳”。这是值得商榷的。 按《史记》原文:秦始皇二十八年,过彭水(今江苏徐州市),“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即今岳阳君山)祠,逢大  相似文献   

16.
《松州》2010,(2)
<正>临都馆乃宋朝使团自中京北去上京所经第一道驿馆,因临中京都故名。临都馆位置在何处?目前,史学界共同观点是在赤  相似文献   

17.
从已经和将要遭遇的生态危机出发,本文着重思考的是:(1)人在经济上的恶噬性,乃诱发生态危机的因由之一;(2)人在文化上的自大性,乃诱发生态危机的因由之二;(3)人在政治上的贪权性,乃诱发生态危机的因由之三。从避免大的危机着想,必须重塑社会与人的文明理念:既要占有自然,又要补偿自然;坚持占有与补偿同一的原则,推动知识经济彻底转变到生态经济的发展轨道上来,在根治人的社会劣根性的基础上,整合历史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之结果,以开启一个全人类的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代史上,先父安健是贵州少数民族中一位有代表性的革命民主主义者。父亲安健,字舜卿(又名舜钦)彝族,贵卅郎岱县(现为六枝特区)人。先世为水西土司,明奢香后裔,本人乃清末附生。先父虽出身于这样的家庭,乃因愤疾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土司制度的黑暗腐朽,却能突破封建世俗的禁锢,家族势力的封锁,在他二  相似文献   

19.
<正>1935年3月9日,天津《大公报》以《电影明星阮玲玉自杀》为标题报道说:"素负盛名之中国电影明星阮玲玉,最近被其前夫张达民所控告,刺激甚深,乃于昨晨3时许,突起厌世之心,在私宅中暗服安神药片三瓶自杀。嗣经乃夫唐季珊发觉……于下午6时半殒。"事实上,无论是"前夫张达民"  相似文献   

20.
<正>郭祥正,安徽当涂人,生于宋仁宗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卒于宋徽宗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字功甫(又作功父),号醉吟先生,又号漳南浪士。他毕生热爱诗歌、热爱家乡,在北宋诗坛纵横驰骋,享有盛名。今年是他诞生980年,笔者怀着崇敬的心情,写下这篇文章纪念这位曾经光耀诗坛的古代诗人。一、家世显赫从王安石为郭祥正父亲所作的墓志铭中获知,郭祥正乃唐代著名将领郭子仪的后人。大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