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东北易帜是张学良主政东北后所采取的第一个重大政治决策,是张学良冲破日本帝国主义百般阻挠、维护国家统一的一次壮举.张学良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值得称赞。同时,东北易帜的实现,中国复归统一,也使日本帝国主义自东方会议以来所推行的将东北从中国分离出去的政策受到重挫.  相似文献   

2.
一百五十年前爆发的鸦片战争,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它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是近代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欺凌的开始。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变成了由列强瓜分的半殖民地国家。而中国的海关主权的丧失是和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是一致的。帝国主义凭借不平等条约一步步掠夺了中国的海关主权,并以此作为进一步侵略中国的有力工具,最后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国家。下面谈谈中国海关主权是如何丧失的。  相似文献   

3.
发生于二十世纪30—40年代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近百余年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全面胜利的伟大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任帝国主义宰割的屈辱,结束了中国在近代战争中抗击外侮从无胜绩的历史,成为中国从落后走向崛起、从衰败走向复兴的转折点。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够战胜重重困难赢得最后胜利,爱国主义无疑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强大精神动力,而中国共产党倡导和坚持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则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  相似文献   

4.
屯垦对于维护新疆稳定和边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杨增新时期(1911-1928),内有军阀混战,外有列强觊觎,杨采取了修建水利,引进新技术等屯垦措施应对危局,增强了抵御外部侵略势力和内部分裂势力的能力,对稳定新疆社会,保障西北边疆安全起到了一定作用。因此,研究这一时期的屯垦措施与西北边疆安全的关系,汲取其经验教训,确保国家西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丽荣 《工会论坛》2007,13(6):153-154
张学良将军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发动了西安事变并力促其和平解决,从而成为中国时局转换的枢纽。本篇文章通过阐述张学良的思想和行动由息战统一到统一御侮再到御侮统一的历程,论证了爱国统一是他发动西安事变的思想基础。张学良的爱国主义思想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晚年最重大的变化之一,是彻底认清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并且全方位地谴责和批判了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的经济和文化侵略。他指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造成了中国财富外流和人民贫困,而文化侵略则弱化了某些国人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孙中山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谴责和批判,有助于消除当今社会上某些人对西方强国的糊涂认识。  相似文献   

7.
思想上的不良表现,是思想"免疫"机能下降的结果.人的机体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组织"免疫"机能,才能抵御疾病的发生.而群体和个体要抵御思想上"疾病"的发生,就要不断增强思想"免疫"机能,而这种机能的获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才能增强思想"免疫"机能,才能促进国家经济建设更快发展,稳定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8.
作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国家的统一富强,为我们留下了十分珍贵的思想遗产。在孙中山留给我们的思想遗产——《孙中山选集》,我们可以多处看到他论及“经济与国家统一”的关系。经过辛亥革命失败后痛苦的实践,孙中山认识到在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旧中国,内有封建军阀割据,外有西方列强政治与经济的双重压迫,要想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几乎是无路可寻,只有先求国家政治上独立与统一,才能为“发达资本,振兴实业”创造良好条件。他在1924年8月《民生主义》这篇文章中说:“我们的…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陆续在华获取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特权;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明确提出要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特权,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领导中国人民彻底肃清了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特权;肃清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特权是中华民族获得完全独立解放的必要步骤,这与当代中国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共产党人的立党之基。刘少奇通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的广泛传播,号召广大党员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三观",把好思想的"开关",通过党性修养改造主观世界,坚定新民主主义革命必将胜利的理想信念,为思想建党奠定了宝贵的理论基础。新时期,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需要广大党员从革命经典中汲取正能量,坚守思想的"开关",并赋予其新的内容。只有这样,广大党员才能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才能真正做到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也才能为我党造就一支高质量的党员队伍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和中国人民长期选择的必然结果。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势力的压迫剥削,使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富裕,近代中国的许多仁人志士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相似文献   

12.
孟子作为有名的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不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孔子学说,也为后世留下了无数的思想瑰宝,"仁政"则是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在著述中多次提出,人民的拥护是维护君主统治、实现天下统一的核心保障,而实行"仁政"必定有利于民心的归顺。"仁政"学说的基础是"性善论",核心是"民本",举措的主要对象是百姓和臣子,这些在根本上将人民的地位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的20—30年间,中国人权处于十分恶劣的状况:民族生存权及公民生命财产权惨遭蹂躏,民主政治及自由平等权广受践踏,经济权毫无保障倍受剥削,受教育权极不平等横遭剥夺。其原因,主要有帝国主义侵略及其殖民统治、封建军阀及国民党反动派独裁专制统治、封建生产关系束缚和低下生产力水平制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明确"为了谁",这是一个根本的价值取向。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只有人民才是真正的历史主体、社会主体,中国共产党在任何时候都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群众路线,是服务人民群众的路线,只有紧紧依靠群众,凸显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利益诉求,党员干部的一切工作必须以人民满不满意、答不答应作为根本评价标准,才能把群众路线实践好、贯彻好,才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当前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针对"四风"问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增强预腐防变、抵御风险的本领,始终成为人民的公仆,做真正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合格党员。  相似文献   

15.
周逸群1924—1927年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结识周恩来、孙中山等革命先驱,寻求富国强兵之道;学习军事,实践他抓武装学军事的理想;在反帝反军阀的民主革命运动中,认为只有工农兵联合起来,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才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在与国民党右派的尖锐斗争中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和军队建设理论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重大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的政治抗议运动,非基督教运动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形成和发展内在关联:这一运动的兴起是这一纲领得到全国各界民众的认同和参与的标志,而这一纲领的内涵也在运动中不断充实--在运动实践中总结出的"文化侵略"概念,提供了在思想文化领域批判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依据,完善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的民主革命纲领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把中国变成它的独占殖民地,于1931年9月18日悍然发动了侵略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面对日本的侵略,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竟然采取"绝对不抵抗主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蒋介石的卖国政策,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推动和领导下,全国迅速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怒潮."九·一八"事变是中国的一个耻辱.今天,我们纪念"九·一八"事变70周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清王朝腐败没落,加之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中国社会进一步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反对帝国主义列强,成为中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冷遹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始了他人生的旅程。 冷遹,字御秋,1882年6月22日(清光绪八年五月初七)出生于江苏省丹徒县黄墟镇。本  相似文献   

19.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首要任务。要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首先需要理清党的主张、人民意志、国家意志之间的关系。党的主张是作为先进组织的党主动凝结人民意志的结果;党的主张要上升为国家意志,需要进一步得到人民认可,党的主张只有与人民意愿充分融合,形成完整的人民意志,再通过法定程序,才能形成国家意志。无论是党的主张的形成,还是人民意愿的凝聚,都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从而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协商民主确实是一个好东西,它决不是少数人占有的"奢侈品",而是广大普通民众家庭中的"日用品",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谛,展现了民主的最大容量。只有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作用,只有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只有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主渠道作用,筑牢协商民主根基,才能服务全党工作大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