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题阅读:展望评说新世纪21世纪,世界经济将获得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快、大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21世纪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不是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四化”,即“信息化”、“全球化”、“一体化”和“多极化”。一是经济信息化。它表明社会生产力所达到的新的高度。经济信息化指的是信息产业在世界范围迅速兴起和发展的这一必然趋势。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在当前突出地表现为它已使经济信息化成了现在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和不可抗拒的潮流。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使新的产业部门不…  相似文献   

2.
一、人力资源开发与生产力第一要素(一)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源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份额日益加大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当代世界经济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人力资本的形成。在现代化生产中,人力投资的作用大于物质形态投资的作用。他测定,战后美国农业生产的增长,只有20%是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其余80%是教育以及与教育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舒尔茨从教育投资比物的投资在收益方面相对高这一事实出发,预计维持生产率高度发展的是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世界各国资本积累的重点将从物力资本转移到人力资本上来。…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续大军,邓俊明邓小平同志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他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何理解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呢...  相似文献   

4.
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夏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邓小平时这个重要观点加以创造性发展,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早在50年代和6O年代初期,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作为...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叶以来,特别是8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对待科学技术和处理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谁失误,谁不抓住机遇,谁就会被动挨打.作为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正是从上述世界战略思考出发,并总结了我国40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科学事业发展促进经济建设的经验以及我国过去尚未能始终一贯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科技进步摆到重要战略地位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一1988年 ,邓小平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 ,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个科学的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诸因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揭示了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中的先导作用、推动作用和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指明了加速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途径。江泽民继承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 ,反复强调了科技进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他指出 :“科学…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伟大意义,不仅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而基本的观点,还在于它立足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关系着中国的国计民生。 为此,我们不仅要从理论上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还要从实际上考察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机制及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努力构建一种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支持系统,充分运用科学技术这一杠杆,全面推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走一条中国式的全民族依靠科技进步的道路。 在有着1.8亿文盲的中国,依靠科技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正酝酿着一场生产力的大变革,人称之为科学技术革命、产业变革、第三次工业革命等。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都是一两项新技术作支柱。当今世界出现了大量新技术,以信息技术发展最快,而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主战场在能源技术上,新能源技术是超脱资源和环境困局的主力军,主攻方向是以可再生能源取代非再生能源,这正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机技术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力技术,具有同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经过长期理论研究提出来的观点。在《邓选第三卷中,小平同志把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提高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是根据一百多年来社会经济自高速发展,新兴产业的兴起,当代科学技术在其中起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这种新自情况所概括出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最近常德市市级学习中心组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为线索,运用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紧紧围绕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的具体实践,进行集中研讨,形成了以下颇有价值的观点和主张。一、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为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指明了前进方向。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学说,揭示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变革作用。依靠科技进步是解决我市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搞好国有…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中央召开了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省委召开了第七次党代会和全省科技大会,强调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个契机,高奏科教兴市的主旋律。一、把第一生产力真正庆在第一的位正。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和牢固的实践根基。从理论上看,社会发展到今天,生产力表达公式应当为:生产力一(劳动者十劳动工具十劳动对象十管理)X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对生产力诸要素具有乘法的效应。从实践上看,株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  相似文献   

12.
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落到实处胡益华江泽民同志在最近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这既是对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的肯定,也是我国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形势急剧变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全球性开放改革的年代,重温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对于研究和分析世界经济和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意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和生产力的基本原理之一。马克思、恩格斯从19世纪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资本主义社会巨大的推动作用中,敏锐地看到了科学技术性质的复杂性,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这些观点主要包括:(1)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将科学…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有关科技进步的论述很多,归结起来,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关于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集中体现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第二,关于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实现途径,即科技与经济相结合。前者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核心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展开。两个命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联系,只有把两  相似文献   

15.
从时代发展看科学技术对综合国力的支撑———学习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魏俊章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新发展。因此,完整、准确地理解这一思想,全面贯彻落实这一思想,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不能这样笼统地认定。技术可以分先进与落后,科学能分先进与落后吗?科学与技术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另外,要发展先进生产力,一定要注意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因为无论是在生产力还是先进生产力中人都是第一要素。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科学把握当今世界方兴未艾的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发展的趋势,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重要论述。这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把我们对科学技术在先进生产力发展中作用的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于新时期我国的科技发展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一、对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创新198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使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学说得到…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深刻阐述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多要素中的主导作用。在知识经济勃兴之际,我们纪念战胜1998年长江大洪水10周年,反思科学技术在伏波安澜中的主导作用,对于高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旗帜,充分认识邓小平同志这一理论的重大意义,并以其指导工作实践,必将对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深入理解和把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康淑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明确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着重阐明...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马克思指出,“生产力当然包括科学在内”,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1988年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要实现我们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必须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要靠科学技术。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