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1928年4月,他与朱德一起率南昌起义和湘南暴动的余部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所剩不多的老战友。“文革”期间,陈毅遭到江青、康生、陈伯达之流的诬蔑和攻击。1972年1月10日,毛泽东临时决定参加陈毅追悼会,并向陈毅夫人张茜说:“陈毅同志是一个好同志。”  相似文献   

2.
钟兆云 《政协天地》2008,(11):49-51
厦门海堤是中国跨海修堤的首创之举,也是中国人民移山填海、改造自然伟大力量的象征。这项当年牵动中南海的工程,凝聚着陈嘉庚、陈毅、叶飞等领导人及许多建设者的心血。一、陈嘉庚动议修堤,毛泽东要陈毅负责,陈毅则令叶飞"承包"新中国成立后,与台湾一水之隔的东方明珠厦门便成了前线。作为海岛,厦门对外联系只能全靠船只。在蒋介石和美国封锁、禁运之下,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著作之“最”毛泽东著作里提到过多少个人名?最多的是谁?在正式出版的15种毛泽东著作中,涉及人物305人。最多的是蒋介石,共提1044次;其次是马克思,913次;列宁,663次;陈毅,188次;邓小平,184次;彭德怀,180次;恩格斯,150次...  相似文献   

4.
汪钦 《乡音》2014,(6):38-40
毛泽东说过,满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清朝开国的几位皇帝都很有本事,特别是康熙皇帝。又说,康熙皇帝对中华民族作出的第一个伟大的贡献,是他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拥有的这块领土,  相似文献   

5.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中共第一代领导人考虑到上海作为文化重镇的特殊地位,将素有“儒将”之称的陈毅同志任命为上海的第一任市长。陈毅深刻领会毛泽东文化思想的精髓,切实地执行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制定的文化方针,为把上海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文化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华史 《协商论坛》2007,(11):49-50
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起义军,在江西宁冈砻市,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这一伟大创举成为中共建军史上的里程碑。而促成朱、毛井冈山会师的重要联络人正是毛泽东的小弟弟毛泽  相似文献   

7.
论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探索阮纪正毛泽东是个伟大的马列主义者,他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无私地贡献了自己的一生.必须在总体上对毛泽东建国后的探索有个全面性的公正估价.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开创者和领头人的毛泽东,其毕生的使命是在中国社会转型和中西文化交汇、冲突...  相似文献   

8.
论毛泽东人格与中国传统文化戴木才一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富魅力的伟大人物,也是这个世纪世界历史上最具人格力量的巨人之一。毛泽东人格作为中华民族20世纪时代人格精神与时代民族精神的精华,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在振兴中华民族、实现国家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传承》2006,(Z1)
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会见地点是在宁冈砻市的龙江书院。朱德、陈毅同志先到了龙江书院,当毛泽东同志到来时,朱德同志赶忙偕同陈毅等同志到门外来迎接。我远远看见他,就报告毛泽东同志说:站在最前面的那位,就是朱德同志,左边是陈毅同志。毛泽东同志点点头,微笑着向他们招手。快走近龙江书院时,朱德同志抢前几步,毛泽东同志也加快了脚步,早早把手伸出来。不一会,他们的两只有力的手掌,就紧紧地握在一起了,他们使劲地摇着对方的手臂,那么热烈,那么深情。进了龙江书院屋里,毛泽东同志把我们介绍给朱德同志;朱德同志也将他周围的干部,给毛泽东同…  相似文献   

10.
黄雪梅 《前沿》2012,(4):47-48
毛泽东有丰富的中国对世界贡献思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张改革中国与世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张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相互关系,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永久和平的贡献非常伟大;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明确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转入进攻阶段,对世界各国被压迫人民是一种援助,要推翻一切反动派统治,争取人类永久和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指出:中国是一个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大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科学结论,如今却有人公然予以否定!且看《中国合作新报》1999年10月28日所载《<辞海>修订三版关于毛泽东的评价》中的几段奇文:新中国建立50年来,《辞海》正式修订出了三版,即1979年版、1989年版、1999年版。比较一下这三个版本《辞海》关于毛泽东的评价,可见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层轨迹。1979年版《辞海》关于“毛泽东”词目的导语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1989年修订后的《辞海》,其“毛泽东…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06,(4):25-25
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河,进逼贵阳、昆明城,然后北袭金沙江,终于把敌人远远甩到了后面.毛泽东曾对陈毅说过,“四渡赤水”是他一生戎马生涯、身经百战中的“得意之笔”.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是中华民族的伟大骄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骄傲,邓小平更曾宣示说,中国人民要世世代代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而这就是因为历史已经证明,必将继续证明:如果我们丢掉了毛泽东思想,中华民族就将丧失“压倒一切敌人而不为敌人所屈服”的民族精神、国家动员能力和组织凝聚力;  相似文献   

14.
德国记者、《邓小平》一书的作者乌利·弗良茨说:“邓小平革新了中国。”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在20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己挣脱了教条主义的侄格,解放了世界上占五分之一人口的巨大潜力。对此,他分析说: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其领导人观念上两个戏剧性转变的产物,这两个转变就是对西方的态度和1978年开始的邓小平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说,邓小平革新了中国整整一个时代的思维。(一)二十世纪中国的三大政治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他们所领导的伟大革命,开创了中国崭新的历史时代;而在这时代转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论邓小平的政治思维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伟大的政治家,邓小平同时也是思想的巨人。他眼界开阔,思路宽广,思想没有束缚;他的思维敏捷,富于想象力,充满创造力;他能够巧妙地处理各种棘手的矛盾,妥善地解决各种难题;他具有出人预料的胆略,同时又有惊人的细致体察;他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同时,考虑问题又非常实际。在政治上,邓小平是个高明的艺术家,他的高超的政治思维艺术,便是一个生动而深刻的说明。1957年1月27日毛泽东在一次省市委书记会议上说:“要照辩证法办事。这是邓小平同志讲的。我看全党都要学习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我们看到,在邓…  相似文献   

16.
古田会议是我党我军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会议前后,围绕着争论与分歧,36岁的毛泽东、32岁的周恩来、43岁的朱德、28岁的陈毅超越个人情感、个人恩怨和个人利益,用坦荡无私的胸襟和勇于担当的革命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和阻挠,团结一致推动古田会议的顺利召开。可以说,没有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为代表的老一辈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就没有古田会议决议。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党旗是光辉的,在新的时代,由于出现了孔繁森这样优秀的共产党员,党旗更加熠熠生辉。孔繁森是伟大的。他对党和人民赤胆忠心,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志满腔热情,对自己严格要求……他是我们党最忠贞的一位战士,然而他的每一件模范事迹无不与自己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紧密相连,从这个角度说他又是平凡的。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敢于挺身而出的英雄是令人崇敬的;在得与失的磨炼中,能够日积月累作奉献的模范同样是难能可贵的。毛泽东同志早就讲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孔繁森是一辈子做好事的人,是平凡中显出…  相似文献   

18.
人格是一个涉及多种学科,有多种含义的概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伦理学意义上的人格,它主要指人品,即人的道德层次;二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它主要指人的个性特征,包括人在气质、性格。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与他人不同的特点。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富魁力的伟大人物,也是这个世纪世界历史上最具人格力量的巨人之一。毛泽东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导师,深受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文化熏陶,加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和长期的革命实践的锤炼,因而他除了具备一般人所具有的对人民的炽热感情,对民族的无限忠诚,对同志的博…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在共和国诞生50周年之际,回顾史学工作者对毛泽东研究的发展,以缅怀这位伟大的人民领袖。建国以来有关毛泽东的研究大致可分三个时期:1949年10月———1966年5月毛泽东研究的发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执政党需要宣传人民的领袖及革命的指导思想,以便使全国人民摆脱旧社会的思想束缚,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旗帜下,为新中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1950年5月,中共中央成立“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出版一套统一的经毛泽东本人审定的《毛泽东选集》。是年10月,《毛…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政治图式的核心是国家公共权力的主体归属问题,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建国前,以“异化的权力”为“革命”政治设计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建国后,以“权力的异化”为“革命后”政治设计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解决和保持国家政权的人民性,是毛泽东“人民民主”政治图式的中心内容。' “异化的权力”:“革命” 阶段政治设计的核心指向 毛泽东始终将国家政权作为自己政治视野关注的焦点。他认为,政权是属于人民的,可是人民却遭受着旧政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