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社会变迁的宏阔背景下,部分当代中国青年出现了精神困厄和自我迷失,青年人的精神困顿源于生活意义的失落和缺少生命体验,青年人需要通过自我精神救赎的方式来寻求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间隔年旅行有利于帮助青年人进行身心、价值、道德和生命的自我精神救赎,从而在回归后真正实现青年人的自我成长、自我蜕变和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2.
阮籍的<咏怀>诗产生于人性受到压抑和摧残的时代,诗中从自我与他人的相互关照中追问生命的意义,在灵与肉的冲突中感叹生命的脆弱和人生旅程的艰辛,在自由与困顿的精神矛盾中找寻生命应有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当代青年生命及其认知具有不同于其他人群的特殊性,其身心发展变化剧烈化、健康意识弱化、责任意识淡漠化、适应能力弱化、生活方式霸权化,而青年生命观教育范式的构建,必须考虑青年生命及其认知特征,引导青年形成消解个体自我主义中心倾向的开放性心态,在青年个体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中彰显生命自由,在关怀生活中构建青年群体的生命三维存在,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通力合作,营造积极的生命教育氛围,在各方面教育资源整合中实现生命意义,领悟生命责任与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4.
在资本逻辑主导下,消费主义思潮迅速渗入青年的生活实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伪仪式感”是当代部分青年在消费主义思潮影响下对美好生活错位的理解和追求。其主要表现为以虚假伪饰呈现个性人设、以超前消费赋值精致品味、以意义消费伪装绚烂生活。这些表征源于消费主义视觉诱导下沉迷感官刺激,消费主义符号魅惑下迷失自我价值,消费主义算法推荐下固化行为惯习。对此,需要从戳破消费主义价值幻象、营造健康的媒介环境、注重精神滋养等维度出发,引导青年走出“伪仪式感”固化圈,在生活实践中创设富有生命意义的仪式感。  相似文献   

5.
户外运动是人类回归自然、回归自我的一种原始觉醒,是人类探索自然、超越自我的精神需求。近几年来,由于青年人生活、工作加大,精神上压力大急需放松调整,为此,户外驴行活动对于他们的吸引力在逐年加强,满足了他们对于自由、无拘束、挑战自然的心理要求。但由于青年人的单纯性和不成熟性,具有冲动、冒险的特性,容易感情用事,在户外驴行活动中时有危险事件发生,从而破坏自然环境及危及自我生命的安全。为此,探讨青年驴友的驴行活动安全很有必要,通过对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驴行者活动现状的调研,提出了加大宣传、构建网络、专业指导、开展教育的对策建议,为青年人户外活动的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由传统文化建构的意义世界的解体,不少青年人在面对瞬息万变及复杂多样的现代生活时逐渐丧失了支撑其生命活动的价值资源和意义归宿,产生了身心分离的碎片感、疲惫感、宿命感和孤独无助感。对此,德育工作必须改变过去“纯工具化”理性,赋予当代青年更多的人文关怀,如生命情感关怀、终极信仰关怀、社会责任感关怀和苦难与死亡意义的关怀等,引导他们超越自身的有限性和现实的物质纷扰,追求生命的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7.
青年期是人生发展的转型期和关键期,青年以怎样的方式去生活,对青年人生发展具有特殊意义。研究当代青年生活方式的问题,应该从发展的角度,根据青年生活方式的时代性、过渡性、层次性的总体特征,着重考虑青年的生活目标、生活方式的世界化和民族化、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平衡、对接受教育的理解以及正确处理闲暇与工作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青年期是人生发展的转型期和关键期,青年以怎样的方式去生活对青年人生发展具有特殊意义。研究当代青年生活方式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就成为探讨青年的生活方式必不可少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微笑抑郁"型青年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带有典型的表演特征。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将表演分为前台区域和后台区域。在前台,"微笑抑郁"型青年呈现给观众的是"乐观"与"幸福"的完美主义印象;在后台,他们却承受着自卑、消极与焦虑的抑郁情绪。生命内在的"乌托邦"精神和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格魅力资本化的双重作用,驱使着"微笑抑郁"型青年穿上完美主义"性格盔甲"进行表演,内隐青年自我认同的危机。从存在论意义审视,"微笑抑郁"型青年的自我认同危机本质上是人的存在危机。克服"微笑抑郁",应去除生命存在的被"遮蔽"状态,回归生命的本真性。  相似文献   

10.
青年期是人生发展的转型期和关键期,青年以怎样的方式去生活对青年人生发展具有特殊意义。研究当代青年生活方式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就成为探讨青年的生活方式必不可少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不同的社会人群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幸福感。青年群体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幸福体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检视可以发现,很多青年人都沉迷和陶醉于自我营设的虚幻幸福感中,内心却非常苦闷。间隔年旅行可以帮助青年人获得幸福感的自我体验,在欣赏大自然的奇绝与壮美中,在与异域人群的接触与交往中,在劳动创造和挫折经历中,在义工和志愿活动中,青年经受着岁月流年的洗礼,把成熟、仁爱与自信熔铸于内心,同时也体味和获取着别样的幸福感受。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青年中出现了过于追求个人价值而忽视社会价值、追求个人利益而轻视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倾向。当代青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关注青年就是关注未来。探究当代青年个人价值选择出现偏差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社会责任,加强荣辱观教育,培养时代意识,建设良好社会环境,才能更好地帮助与引导青年正确追求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3.
青年价值观的建构依赖于青年所处的文化情境与青年心理机制的内在契合。由于青年自身的特殊性,精神文化成为青年价值观建构的主导力量。当代精神文化在塑造青年价值观的同时,还存在诸如传统文化价值意义消解、大众文化价值意义弱化、主导精神文化缺失等不完善之处。因此,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因子,不断提升大众文化的价值意义,积极发展我国主导文化,对于有效校正青年的价值航向,促使青年价值观由应然走向实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代青年时尚文化的现实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青年时尚是现代社会时尚的代表和先锋,时尚文化影响了青年思想的变迁,参与了青年整体性的解构。青年时尚不仅是一种行为模式,而且更是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全社会应给予青年时尚文化以适当的位置,尊重青年的文化选择和文化偏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青年。  相似文献   

15.
网络的发展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以及价值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由网络衍生出来的网络文化,在体现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我国高校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也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应加强高校网络德育工程建设,完善校园网建设,加强高校德育队伍建设,以利于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意识形态的传播是价值观的传播。它通过满足利益诉求、提供精神寄托、产生价值共鸣、形成情感认同等满足人的精神需要而得到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既遵循一般意识形态传播的规律,又有知识传播的特点。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要揭橥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的主旨,满足现实社会各阶层群众在观念层面上对利益、价值、精神和情感的要求,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社会转型期 ,表现出的特有的价值冲突、道德失范和信仰危机 ,要求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要弘扬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人格道德精神、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及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和守志尚义的社会责任意识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的高校体育 ,由于它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它在为每个个体健康和人类发展服务的同时 ,还要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服务 ,在以人为本中 ,辐射多种层面。学校体育是当代青年全面发展必要的教育手段 ,它将在社会的精神生产和文化消费的高度统一的过程中 ,发展成为素质教育这一项系统工程中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中国青年事务管理与服务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青年生活、学习、成才、个性发展、民主参与等需求,应建立党政统筹的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或政府统筹的青年事务委员会),设置政府所属的青年事务局,并加强共青团与青年事务局的分工协作等,从而真正建立青年事务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市弱势青少年群体增权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城市弱势青少年群体客观上处于无权状态并内化为无权感,从青少年个体发展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来说都需要增权。在现实条件下,实现城市弱势青少年群体的增权途径,主要通过家庭系统、同辈互动、社区参与和舆论媒体等,从而使其提升能力,获得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