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九月,两伊战争进入了第五个年头,这场打了整整四年的战争至今还看不到尽头。本刊驻伊朗、伊拉克和两伊的近邻科威特的特约记者分别撰写了有关文章,人们从中可以了解到这场战争的态势、发展前景以及对交战双方及海湾国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今年九月,两伊战争进入了第五个年头,这场打了整整四年的战争至今还看不到尽头。本刊驻伊朗、伊拉克和两伊的近邻科威特的特约记者分别撰写了有关文章,人们从中可以了解到这场战争的态势、发展前景以及对交战双方及海湾国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帅鹏 《瞭望》1984,(38)
今年九月,两伊战争进入了第五个年头,这场打了整整四年的战争至今还看不到尽头。本刊驻伊朗、伊拉克和两伊的近邻科威特的特约记者分别撰写了有关文章,人们从中可以了解到这场战争的态势、发展前景以及对交战双方及海湾国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杨阳 《侨园》2021,(1):28-30
1931年日本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是发生在现代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场战争给中国人民及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整个亚洲人民带来了一场空前的灾难.这场劫难的残酷性是人类有史以来罕见的,尤其是在人类历史已经走向21世纪,社会文明走向更高阶段的时候,这场旷世劫难则显得更加深重.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对这场侵略战争所造成的痛苦有着深...  相似文献   

5.
万光 《瞭望》1984,(23)
一九八二年六月六日,以色列出兵大举入侵黎巴嫩。阿拉伯舆论把它称为“第五次中东战争”。这场战争的特点、意图和后果,经过两年时间的暴露显得更加清楚了。战争发动者以色列在军事上得逞于一时,却在好些方面陷入了严重的困境。战争支持者美国一度在中东大占上风,却转入了不利的逆境。这场战争已经并且将继续对阿拉伯和巴勒斯坦人民同以色列扩张主义的斗争,对整个中东斗争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帅鹏 《瞭望》1984,(12)
德黑兰专电伊朗—伊拉克战争进入了第四十二个月。西方报刊有时称它为“被遗忘了的战争”。从二月十六日开始,伊朗发动了一个全力以赴的攻势,这场战争于是又受到世界舆论的注视。  相似文献   

7.
叶海林 《党政论坛》2011,(20):37-37
持续了5个多月的利比亚“战争”终于划上了句号,对于这场战争的发动者、旁观者来说,需要总结的教训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8.
当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大量精确制导武器,向弱小的南联盟大打出手的时候,尽管双方进行的是力量悬殊的非对称作战,但严酷的事实却将人类的战争形态带到了一个陌生领域。换句话说,这是一场超出以前战争形态的新的战争──它使人类进入了有史以来的第六代战争形态。姑且不论以美国为首北约发动这场战争,在政治上的危险性与危害性,仅从战争的形态上研究,便可以从中发现,由于这场战争的出现,大大加速了人类战争形态嬗变的速度。这种战争形态嬗变的加速,使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主战武器上的时代差距进一步加…  相似文献   

9.
斯德哥尔摩专电 海湾战争令世人瞩目。对于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赫尔伯特.伍尔夫博士来说,出于职业上的需要,他想得更多、看得更深的是,这场战争将给国际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应从这场战争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记者最近采访了这位已从事裁军研究工作20年的德国籍专家。  相似文献   

10.
举世关注的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于北京时间3月20日上午10点半左右打响。到21日晚本刊截稿时止,这场战争已经进行了36个小时。中东大地在刺耳的爆炸声中颤抖,无辜的平民蜷缩在一切可以藏身的地方,和平在战争的穷凶极恶中惨遭蹂躏……与此同时,世界各地反战示威潮起波涌,许多国家的首脑和政府呼吁立刻停止战争,相关各方尽早回到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的道路上来。美国总统布什在20日发表的开战讲话中继续谈论着开战的理由,喋喋不休地为这场战争披上许多光彩的外衣。  相似文献   

11.
东京专电 海湾战争早已宣告结束,但此间各界人士仍在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分析、研究、议论这场战争对今后的国际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日本外交战略的影响。记者也就此问题采访了日本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东京大学名誉教授菊地昌典先生。他说:“海湾战争结束了。但是,这场战争的结局在向全世界各  相似文献   

12.
今年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战争50年,本刊特邀请亲历战争的一些幸存者,再忆抗美援朝,以纪念这场伟大而正义的战争。50年前,中国人民进行的抗美 援朝战争,是美国当局强加 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表明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维护亚洲与世界和平的正义立场,支援了朝鲜人民,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争取了中国长期建设的和平环境,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增长,促进了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谱写了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壮…  相似文献   

13.
芮晓恒 《党政论坛》2014,(24):14-15
今年的7月25日,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年纪念日。这场发生在中日之间的战争,因朝鲜而起,在朝鲜打响第一枪,不少重要战役是在朝鲜进行的,结束战争的条约第一款也是关于朝鲜的。可以说,朝鲜是这场战争的另一个直接当事国。但事实上,朝鲜在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性却往往被忽略。  相似文献   

14.
伊朗—伊拉克战争已经打了两年多。伊朗负责战争宣传的领导人曾经把这场战争分为三个阶段:退却、防守、反攻。去年九月炼油城市阿巴丹的解围和十一月边境市镇博斯坦的收复标志着伊朗在战争中退却防守阶段的结束和反  相似文献   

15.
帅鹏 《瞭望》1986,(38)
六年前的九月二十二日,大概没有人曾经预料到两伊战争竟会整整打六年,而且还看不到尽头。 这场战争为什么如此旷日持 久?它的前景如何?这里,让我们尝试作一点剖析。 世界上的事情是互相联系着的。海湾这场战争也摆不脱世界权力结构的影响,特别是因为海湾所处的战略地理位置和它占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石油蕴藏量,  相似文献   

16.
《党政论坛》2011,(24):29-29
利比亚战争已然结束,虽然西方从中获得不少战争果实,但从宏观视角看,这场战争是国际体系急剧转型的必然产物,也是垄断资本主义恶性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万彤 《团结》2005,(4):1-1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60年前,以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的伟大胜利而宣告结束的这场战争,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最悲壮惨烈又最灿烂辉煌的一页。这场战争永远值得人们去纪念、总结和借鉴,它所昭示的逻辑,像灯塔一样,指引着人类历史的航程。在东方,这场战争是以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为序幕而开始的。在长达14年的时间里,特别是在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实现全民族团结抗战,共歼灭日军150多万人。中国战场牵制的日本兵力,最高时达到日本陆军总兵力的94%…  相似文献   

18.
一张正在号啕大哭的伊拉克儿童的脸映现在电视屏幕上,他的眼神里饱含着对这场正在吞噬越来越多人命盼战争的极大恐惧。 这是一幅令全世界人们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历史性镜头,它将成为这场被美国前总统卡特描述为“文明国家历史上几乎没有前例的行动”的美伊战争的历史性象征。  相似文献   

19.
珍贵的纪念     
今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赴朝作战50周年纪念日,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缅怀已牺牲或去世的志愿军指战员。本刊特邀亲历这场战争的老战士、曾任志愿军副参谋长的王政柱同志,根据耳闻目睹的事实,对我们回忆50年前的这场战争,讲述中国人民志愿 军取得腹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伊战已过去一年有余,然而战争给伊内外带来的冲击波却并未消失。这场战争及其“副产品”仍在透射出深刻的启示:战争举动偏移了和平与发展总体潮流,它引发了动荡,这种举动需要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有力制衡。 美英是在严重缺少证据的情况下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偏离了当今世界的“潮流”,战争不仅没有带来伊拉克的稳定与繁荣,却导致局部动荡的“冲击波”呈现蔓延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