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宁 《中州统战》2003,(4):8-11
近年来,对社会中介机构中的专业人士等新的社会阶层的统战工作受到关注和重视。在相关调研报告和研究文章中,经常出现“自由职业者”、“社会专业人士”、“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和“自雇知识分子”等称谓。由于对这些称谓的概念在认识上不一致,以致在运用时比较含混。为此,本文对这些概念作粗浅的分析,以加深大家的认识和理解。自由职业者不是新概念,在社会学研究中经常使用。过去,在我们党的文件和领导人著作中也曾多处提到并对这一社会阶层作过深入分析,明确了相关的政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把自由职业者与知识分子、小商人、手…  相似文献   

2.
国际政治社会学是国际关系领域的新兴学科。近年来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和重视。国际政治社会学主要研究对象是国际政治和国际社会的互动,坚持社会本体论。国际政治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传统时期、成长时期、壮大时期、成熟时期四个发展阶段。国际政治社会学始终强调国际政治的社会内涵,突出政治权力的社会性,关注国际社会的扩展和演变。国际政治社会学的发展成熟将为国际关系研究打开新的研究视界,为国际关系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社会对知识的需要程度决定了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当社会以经济生活为中心的时候,知识分子自然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当知识分子在社会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很少的时候,由于本身是一种稀缺的智力资源,而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特殊问题.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逐渐提高,知识分子将逐渐融入社会各行各业,不再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存在,知识分子问题也将归于消解.  相似文献   

4.
作为1949年以前中国社会学最主要的专业学术团体,中国社会学社及其前身东南社会学社一直由留美生主持大局,其自身的发展也因此呈现出典型的美国社会学风格。其特点在于,成立以来即不断强调作为“纯粹学术团体”的社团性质以及实证主义的研究风格,从而体现了美国经验社会学理论与实际结合,而尤其注重与实际问题相关的社会调查的特色。这一特征,影响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学的走向。另一方面,留美生通过中国社会学社定期召开年会进行学术讨论、编辑学术刊物等活动对于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给予了有力的支持,规范了中国社会学的发展,社会学作为专业学科的面貌也由此更加清晰和明确。  相似文献   

5.
陈鹏 《求索》2023,(6):154-165
作为一种社会学认识方式,社会体制是社会理论的新发展。长期以来,社会结构分析构成中国社会学研究的支配性范式,对社会体制分析缺少应有的关注和研究。在中央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的背景下,社会体制重要性日益凸显,并成为中国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从历史和理论脉络来看,人们对社会体制概念的认知,经历了一个逐步明晰的发展过程,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定义模式。作为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内容,社会体制生成与转换进程的核心主线,是国家—市场—社会三角关系的变动与重组,并体现出嵌入性、建构性、历史性、治理性的特征。围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体制建设的主要目标在于:优化社会结构,维护社会权利,提高社会质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国社会体制具有刚性与韧性交融互通、活力与秩序有机兼具的鲜明特点,并突出体现在新型举国体制、枢纽型社会组织体制、基层群众自治体制以及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等四个关键方面。社会体制视角的提出,有助于丰富和扩展中国社会学理论范畴,对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鑫宇 《人民论坛》2011,(11):156-157
社会排斥理论是社会学最新理论研究成果,是西方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及问题引发的新思考。社会排斥理论的最新成果丰富了社会学内涵及拓展了社会学研究领域,使得很多社会矛盾及问题研究有了新的理论依据和视角,社会排斥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缓解社会矛盾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社会创新的路径选择和人文社会科学在社会创新中的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民卿 《新东方》2001,10(4):16-20
社会创新的核心是社会的总体转型,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当代社会创新的路 径主要有国家政府路径、市民社会路径和知识分子路径;知识分子路径的日益重要性越来越显示出 人文知识分子在当代社会创新中的历史责任和地位,这主要体现在人文知识分子在社会创新中的 连结沟通作用、社会批判作用、观念引导作用、文化启蒙作用、推动创新作用、行动表率作用.价值评 价作用和理论指导作用等。  相似文献   

8.
社会排斥理论是社会学最新理论研究成果,是西方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及问题引发的新思考。社会排斥理论的最新成果丰富了社会学内涵及拓展了社会学研究领域,使得很多社会矛盾及问题研究有了新的理论依据和视角,社会排斥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缓解社会矛盾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一中外学者对知识分子概念的看法有很大差异。国内理论界一般认为,可以从学历、职称、工作性质和职业作用等方面界定知识分子,或者结合知识分子起源、社会功能、社会属性和社会特征等因素,认为“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素养,从事专业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包括无师自通、自学成才的从事专业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在内,才能算是知识分子。上述对知识分子的界定,主要侧重在制造知识、传播知识、接受知识和操作知识的层面。从纯描述性语义学角度究其涵义,它只是“读书人”的代词而已。国外学者对知识分子的界定在语义学层面上与国内学者歧义不大,但在哲学或社会学层面上,他  相似文献   

10.
从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社会发展中人民内部矛盾的协调模式、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模式、社会发展的非均衡模式三个方面着手来解读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社会学思维和思想,这种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解读邓小平理论的做法,既能推动邓小平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也能促进本学科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0月13日,南开大学召开“纪念百年南开暨妇女与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座谈会”。来自社会学、人口学、经济管理学、史学、教育学、文学等科学领域的学者就“推动性别平等:知识分子的使命和作用”这一话题进行了讨论。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会长彭云同志到会并讲话。现将主要观点摘录如下:社会学系教授关信平以“社会学视角中的社会性别问题”为题做了发言。他谈到:“社会性别”概念的实质在于揭示性别差异的社会根源。这种根源深深地置根于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之中。因此,从社会学的综合性的视角去研究社会性别…  相似文献   

12.
张品 《前沿》2011,(15):140-143
空间一直是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合理领域。从城市社会学学科的高度,梳理空间研究的历史,在此基础上解析空间研究的范式,总结空间研究的理论内涵,使我们认识到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空间是社会建构出来的,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空间,其物质性、社会性和发展性将社会、空间和时间三者辩证地结合在一起,为当下社会研究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解释工具。  相似文献   

13.
张品 《理论月刊》2014,(5):162-165
工业社会的快速城市化使城市成为宏观社会运行的战略性场所,城市社会学由此兴起,并且成为一门显学。然而城市社会学学科发展却存在着困境,首先是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专属问题难以确认,这直接导致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有扩展为社会学研究的倾向。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建构也存在着矛盾:或者发展理论不再关注城市;或者仍然关注城市却发展不出理论。这些困境意味着城市不是社会理论研究的中心,但城市是社会变化的权变因素,因此,城市仍然是研究社会的关键领域。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结构分析范式和社会网络分析范式构成了社会学的两种主要研究范式,在社会学研究领域也一直处于宰制地位。结构解释试图在个体之外寻找行动主义的根源,把结构作为深层秩序的规则总体和体系的潜在逻辑,结构决定了栖居其上物体的位置和功能,过于强调行动对结构的受动性和强制性;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大多把关系作为一种生产的资源(生产者模式),把网络看成是理解社会和行为的“基本建筑材料”,两者都忽视了其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日常生活实践特征,忽视了人们能够创造自己生活世界和进行意义建构的能力,社会学研究需要一种面向日常生活实践的研究转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社会学角度,描述了虚拟社会这种新型社会形态与现实社会的差别,分析了当前虚拟社会的主要特点,从理念、能力、体制机制等方面,探讨了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尝试性地提出了加强和创新虚拟社会管理应当把握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指出社会原有知识分子工农群众化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革命历史任务,与社会原有知识分子群体特征的结合,确定了保障物质利益与倾注精神感召相结合的教育原则灌输主流价值。以顺应个体发展与以民族大义为心理链接中心的革命实践教育为措施,着力于提高社会原有知识分子的革命觉悟,实现其工农群众化。做好当代知识分子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深刻把握当代知识分子特征、使知识分子在与大众的亲密互动实践中坚定自觉。  相似文献   

17.
河西 《小康》2005,(9):78-78
上世纪60年代以后的一段日子,知识分子的崇高地位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风起云涌的自发性群众运动抛开知识分子预言家规定的知识章程和纲领框架,以自由行动而不是印证预言的方式展示着自身的社会处境。据此,福柯和德勒兹对知识分子群落下达了革职令,宣布由知识分子组成的精英联谊会就地解散。知识分子不仅要摒弃知识分子属性中的传教士情绪和资产阶级雇佣兵成分,弃绝由权力中心所控制和支配的参谋/智囊式的共谋情境,而且要改变他们局外人的社会位置。知识分子只有投身于运动的漩涡(而不是担任行动指挥官),才能真正参与到当代知识构成的实际…  相似文献   

18.
自社会学诞生,社会秩序就是其研究的中心问题.社会学家把社会秩序看做表示社会有序状态或动态平衡的社会学范畴.从古典社会学到当代社会学,各个时期的社会学家关于社会秩序问题的关注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社会分化与社会秩序;理性化与社会秩序;个体化与社会秩序.不同社会学家关于社会秩序问题的理论逻辑建构各有特色,但综合来看,都密切关注到了原有的社会共同体正在瓦解,并引发社会的原子化和社会失序,一个个体化的时代正在来临.本文的目的在于,梳理古典、现代、当代社会学理论有关社会秩序问题的理论脉络,把握社会分化、理性化、个体化与社会秩序的联系,并从理论上对“个体化的社会秩序何以可能”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学的学科视野中,社会稳定有更宽广的生活背景、更深厚的学理支撑和更为丰富的学科内涵,它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整体运行机制的常态性、社会发展的有序性和社会规范的认同性。文章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社会稳定作了类型上的划分,提出社会稳定机制及在社会学学科视野中的社会稳定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新社会组织的发展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群体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肥沃土壤,使浙江成为新社会组织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省委统战部把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作为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制定下发了《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网络构建行动计划”拘实施意见》,构建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