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买卖”作为普通用语包括买和卖两个方面的含义,但对于刑法中“买卖”的含义要结合犯罪类型的本质以及刑法规范的目的予以确定,不同刑法条文中“买卖”的含义也不一定相同.非法经营罪在客观方面是一种经营行为,主观上以营利为目的,非法经营罪中的“非法买卖外汇”也必须被解释为是一种经营行为.非法买汇自用行为虽然破坏了国家对外汇的管理制度,但其没有营利的目的,不是经营行为,不构成非法经营罪.  相似文献   

2.
展望 《北京观察》2001,(9):22-23
笔者的一位女同事环保意识特强,前几日她去一家大型超市购买无磷洗衣粉,结果发现无磷洗衣粉不光品种单调,而且偏居货架一隅。而有磷洗衣粉却“人丁兴旺”,还大搞买一赠一的商品促销活动。这位同事在向我谈起这件事时颇为感慨,她说,她实在有些不明白,对保护我们的水资源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厂家和商家为何如此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3.
买卖之间万千市场 ,买卖二字。一卖一买 ,涵盖八方 ,遍及全球。为了使自己的产品能卖出去而又使人买 ,大大小小的公司企业都十分重视营销 ,营销就成了一门学问 ,就出现了如美国米尔顿·科特勒这样的世界著名的营销战略大师。那么 ,营销的本质是什么 ?这个问题若放在常人面前 ,放在万千普通的营销员面前 ,十有八九都会干脆地回答 :推销产品 ,扩大市场占有率 !然而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却别有一番见解———他在与米尔顿的“对话”中说 :“从本质上讲 ,营销不是卖出东西而是买。”这一见解真有点惊世骇俗 ,“营销”怎么不是“卖出东西”…  相似文献   

4.
趣味概念     
鸟笼逻辑 鸟笼逻辑来源于一个故事。甲对乙说:“如果我送你 一只鸟笼,并且挂在你家中最显眼的地方,我保证你过不 了多久就会去买一只鸟回来。”乙不以为然地说:“养只鸟 多麻烦啊,我是不会去做这种傻事的。”于是,甲就去买 了一只漂亮的鸟笼挂在乙的家中。接下来,只要有人看见  相似文献   

5.
《松州》2014,(3)
<正>去儿子家时,发现他酒柜里竟有八瓶茅台酒。我明白,这种酒买的人不喝,喝的人不买,这么贵重的酒谁舍得买来自己喝呢?真正喝的人多是有职有权的人。我断定这酒定是他人送的,儿子是镇党委书记,大权在握。儿子既然敢接受人家送的礼物,或许其他钱财也敢拿,即使暂时没拿,日后胆子也会越来越大,如此下去不是在慢慢走向犯罪吗?想到这里我紧张了。儿子归来,我便找机会与他聊天,问他这么多高档酒是哪来的?儿子说是别人送的。在我的一再追问下,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看一种新的腐败现象——“跑官”。它虽不普遍,却也并非罕见。顺口溜“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移动,又跑又送,往上调动”便是对这种“跑官”现象的辛辣嘲讽。  相似文献   

7.
由徐江善等写的文章《铲除“买官”卖官”的毒瘤》,发表于《中国公务员》杂志1996年第10期上。阅读之余,始觉大快人心,再觉忧心忡忡,为了人民大众的事业,我们应该花大力气及早治治买它卖官的丑恶现象。何谓买卖?搜辞书的解释,实是以钱换物,卖是以物换钱。买卖者,钱物交易也。但是现在可以用钱买到和可以卖钱的,已远远超出”物”的范围,并且好些已成为肮脏交易了。刚果说卖淫嫖娼、拐卖妇女、儿童等等见不得人的买卖已经不算新闻的话,那么,时下为人民所侧目的买它卖官现象便是这类肮脏交易的又一奇特景观!“要想富,管干部”,…  相似文献   

8.
在某期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中看到对2010年末身兼三部贺岁大片的男主角葛优进行的采访,被问及“打酱油”为何意,他云淡风轻地回答:“现在已经没有打酱油了,就是买一瓶了,打酱油还得拿一空瓶去……”一千人众顿时笑得前仰后合。“打酱油”作为2008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意为在面对敏感话题时仅在道义上表示强烈关注,行为上明哲保身,相当于“路过”的意思。  相似文献   

9.
“丁一槌”是人们送给首都医学院教授、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丁铭臣大夫的雅号。所谓“糙”就是神经科在为患者检查病情时,用来敲打身体有关部位,观察病人神经系统条件反射情况的“叩诊桂”。而这把叩诊槌到了丁大夫手里却有“一根一个准,初诊便确诊”的神奇功能。难怪人们送他“丁一相”这个美称。丁大夫何时成了“丁~褪”他本人并不知道.当别人把这个雅号告诉他时,丁大夫只是微微一笑。“一担定音”对于拍卖而言,不过是做成了一笔买卖。而了大夫手中这一朝,不仅准确地“糙”出病情,为下一步的诊治赢得了时间,有时甚至关系到…  相似文献   

10.
一次购物,惹出大麻烦。10瓶茅台酒,究竟是真是假?面对超市“假一赔十”的承诺,会发生怎样的纠纷?这到底是普通消费者的一次维权之路,还是“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  相似文献   

11.
没有研究过文字学,不知道“买”字和“卖”字是不是同时创造出来的。但我想,买和卖一定是同时产生的吧?没有买,卖给谁?没有卖,哪里去买? 大约那买卖关系,先只出现在经济领域,后来,便浸染了政治。于是,我们看到了出卖灵魂、买官鬻爵。待那生意大起来时,就出卖起事业、出卖起阶级、出卖起国家和民族来了。  相似文献   

12.
杨槐柳 《人民公安》2022,(16):21-23
<正>“我买回来打开一尝,发现味道不对,赶紧报警了。”不久前,湖北省武汉市的陈先生遭遇了一件糟心事儿,自己花5000元在朋友推荐的高端白酒群里买的飞天茅台酒竟然是假酒。“我们马上成立专班开始侦查,就是在这里,价值几十元一瓶的低档酒,‘换装整容’之后身价暴涨数倍甚至几十倍。”民警一举端了这个窝点,缴获假飞天茅台1388瓶,以及假酒原料、灌注机器,并将制假团伙成员抓获归案。  相似文献   

13.
我说,有没有给一两岁的孩子玩的玩具?“是给你自己买还是送人?”售货员说。我笑:“也送人,也给我自己。”我是想玩,是我想玩。我买拨浪鼓,买一摇婴儿就会笑的铃铛,买各种能吹能响能逗婴儿的小玩具。梦溪也去买玩具。售货员问:“给多大的婴儿买?”梦溪说:“就是我这样大的婴儿。”终于我家开起了玩具店:绒毛熊、卡通狗、大娃娃、小娃娃、会响的汽球榔头、能走的绒毛小鸡……我们先排出16件能摇响的玩具,再把其他玩具分成16份,然后装进16个口袋。因为:在2001年元月6日星期六的晚6点,有16位朋友要聚会。这16人的平均年  相似文献   

14.
假如,我是人民代表,我要在人民代表大会的讲坛上,代表所有作为国家主人的公民们说,无论老人孩童、学者工人,这世界上生活着的人都有权享受自己的尊严,也应当通过对别人的尊重,表现出自己的素养和自重。当你在富丽的蓝岛大厦没舍得用38元买一支口红而售货员没有嘲笑,却如你姐妹一般道声“下次吧”,难道你不觉得蓝岛的售货员善解人意令人尊重? 当你将药方递进朝阳医院划价窗口,里面的工作人员向你说,“这种外用药一瓶足能使你痊愈,我划掉一瓶,可以少交60元,行吗?”不管享受公费医疗还是自费,你听到这于公、于私都是善意的  相似文献   

15.
马剑 《中国保安》2005,(6):13-16
“对不起先生,我们这里有规定,客人是不可以自带酒水的。”“小姐你能不能和你们老板说说,我们就带了一瓶,你们这里我们经常来,是老顾客了!”“那就得收你们的开瓶费了,按消费总额的百分之十收取。”家住北京方庄附近的周先生正准备请家里的客人在附近的一家川菜馆用餐,对于酒水不可以自带的“规定”他早就知道了。但是每次来吃饭还是要和饭馆好好“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通融,或是少加些开瓶费。“你看一瓶茅台酒,如果我是在外面自己买的,大概也就300元左右,但是要在饭店买,至少得500元。中国人有句俗话,无酒不成席。吃饭哪有不喝酒的,要是…  相似文献   

16.
幽默与漫画     
徐鹏飞《权威》曹开翔《听说局长家的小狗病了》 只有一个警察 一个孩子跟着父亲回家,在路上孩子问:“爸爸,‘醉’是什么意思?”父亲说:“你看,那里站着两个警察,如果我把两个警察看成4个,那我就是醉了。”“可是,爸爸,”孩子说,“那里只有一个警察呀。” 公 仆 主任妻:“每次开会后,你总要住医院。虽然宴席是公家出钱,可身体是咱们自己的啊!” 主任:“我是人民公仆,身体也是公家的。何况医药费也是公家出的嘛!” 儿 子 送 礼 儿子:“爸爸,给我买作业本去。”爸爸:“今天没工夫。” 不多一会儿,儿子从酒柜里拿出一瓶…  相似文献   

17.
灭火     
朱宗保  张莉 《人民公安》2022,(20):58-59
<正>周日早晨,派出所交接班时,小王让我去商场帮他买运动鞋,要求是:和我的鞋同款,不要黑色,不要白色,价格打五折,还得送袜子。这种近乎变态的购物需求,我在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案例中看到过,于是连忙拒绝。小王说:“要不给我买鞋,要不替我值班。二选一!”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但随即我就感觉不对,我为什么要选?  相似文献   

18.
插翅难逃     
插翅难逃阎长缨一二1997年3月22日凌晨3时许,位于310国道边的河南省新安县磁涧镇下三里村沉浸在春夜的安谧之中。突然,两条黑影直奔路边一个小卖部,边敲门边低声喊:“开开门,买啤酒。”深更半夜的,六十多岁的店主孙叔文不想开门,说:“买一瓶,就从窗户...  相似文献   

19.
人性化细节     
我不止一次听华人说,美国人笨。说别人愚笨的人,肯定有聪明过人的地方。但我认识的一位华裔,曾经担任过洛杉矶市长。他说,他在任职10年期间,多次接到美国人投诉华人“过于聪明”的举报信。有一次,一家商场搞促销,平时25美元一瓶的食用油,当时花5美元可买4瓶,商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的绝大多数城市里,要想买到一瓶男用除臭剂非常困难。也许是因为中国男人大多不怎么关注自己的形象,众所周知,中国男人从来不称自己为“都市玉男”。[“都市玉男”,英文名为“Metrosexual”,可以直接分解成“都市”(metro)加“性别”(sexual),此词于1994年由英国记者马克·辛普森发明,意指那些生活在大都市中喜爱购物,常用高级时装和化妆品精心修饰,但大多又不是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