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城乡差别日益扩大的经济与政策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差别”的“陡峭”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心理预期。农业的弱质低效产业特性是产生“城乡差别”的经济根源,“三把剪刀一条鸿沟”是“城乡差别”扩大的政策性根源。只有正视“城乡差别”的“陡峭”程度,并探求其根源,才能激发全社会对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紧迫感。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人》2010,(20):19-22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加快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推进发展方式转变,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  相似文献   

3.
城乡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关系。由于曾经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当代中国的城乡关系问题非常突出。缩小城乡差距、最终消灭城乡差别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崇高理想,  相似文献   

4.
城乡产业一体化: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的当代视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梳理马克思主义文本中蕴涵的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思想精华,对于新时期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新格局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城乡对立是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城乡融合是城乡关系发展的最高境界。城乡差别与工农差别存在内在的关联效应。城乡产业一体化是城乡关系和谐发展的现实路径。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纳入当代社会发展视界的最新理论诠释。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振兴道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的发展道路。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对城乡关系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产生的,并提出要消除城乡对立、城乡差别,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理想趋势,即城乡融合,以及实现城乡融合的具体方案,这对我国在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涛 《学习月刊》2009,(16):37-38
洪山区是武汉市以城带郊的中心城区。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不仅是全区人民的迫切要求.还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更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不平衡发展与中国新型城乡二元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不平衡是经济发展的常态,城乡差别是不可消除的。中国城乡关系的构建应抛弃变二元经济为一元经济的传统思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克服中国巨大的城乡差距的正确途径是实施向农村倾斜的新不平衡发展战略,逐步建立城乡有别、各具特色、相互协调的新型城乡二元经济。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正在向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和全面小康社会迈进。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在消除农村贫困和统筹城乡发展方面,成效举世瞩目。但同时也必须看到,目前城乡差距还较大,统筹城乡发展仍然是一项艰巨的战略任务和相当长的历史进程。笔者认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标志是消除城乡差别,基本要求是实现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要以户籍制度改革为契机,全面改革城乡差别权益制度,使亿万农民一起分享现代文明,共同实现"中国梦"。阻碍新型城镇化的城乡差别权益制度主要有以下:城乡不统一的产权制度。目前中国城乡产权制度是不统一的,比如城乡土地产权制度、住房产权制度就不完全一致。具体说,城市土地属于国有,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城市居民住房多私有且可以市场交易,农民住房虽私有但不能市场交易;等等。城乡不统一的产权制度使城乡之间的人口和劳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别不断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目前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城乡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影响。所以尽快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必须尽快解决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范宏 《奋斗》2009,(6):21-22
近年来,双鸭山市在大力推进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的同时,积极应对城乡差别不断扩大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公共服务不均等和党建工作开展不均衡等问题,以创新工作载体和机制为突破口,不断探索建立城乡统筹党建发展一体化的新路子和新途径,初步形成了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的城乡党建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新长征》2006,(6)
小城镇作为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在推进我省城镇化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发展建设小城镇,对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并最终实现人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途径。从马克思的以人为本视域推进中国城镇化由土地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转变,从生态文明视域推进经济型城镇向生态型城镇转变,从统筹城乡视域推进城乡分离向城乡一体化转变,促进中国城镇化的健康运行,为推进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韦廷柒  孙德江 《探索》2007,(5):152-154
韩国新农村运动(下称"新村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初开展的一项社会性运动,其核心内容是建设"城乡和工农关系密切的和谐社会".韩国"新村运动"加快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增加了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和谐构建.韩国"新村运动"成功经验为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三大差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初级阶段一个显著特点。由于历史的原因,山西的城乡差别比较大。根据山西省省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扭转三大差别扩大趋势应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制度。  相似文献   

16.
第四、使社会主义时期不得不保存的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工农差剧、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逐步消失。工农、城乡、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从历史上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同时又是生产力相对不发展的结果。在阶  相似文献   

17.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破解”三农”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也是加速南昌社会经济发展,打造核心增长极战略目标的根本要求。目前南昌市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率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也已具备了一定条件,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城乡发展规划滞后、农村土地流转难、城乡基础建设不同步等,这些不足严重制约了南昌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新农保制度的实施,对于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确保城乡老年居民的晚年生活,具有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但是在新农保政策实施过程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反映出新农保制度亟待完善的方面。本文将通过对辽宁省新农保制度实施以来所取得经验的回顾,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对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推进城乡互动 统筹城乡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城乡发展”摆在“五个统筹”之首,体现了我们党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统筹政策措施,推进城乡互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大决策意义深远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借鉴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经验,深刻总结几十年来我们党处理城乡关系问题的经验教训后作出的重大科学决策。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始终致力于缩小城乡差别。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之间一直未能建立起均衡增长的良性互动机制。随着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与农村之间客观存在的二元发展结构,阻碍了城乡的交流和融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这种状况正逐步得到改变。但目前农村的现代化仍然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交流仍然存在着很多障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缩小城乡差别,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各类要素双向合理流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是新世纪初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