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卫生监督管理,保证预防性健康检查的质量,依据国家现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预防性健康检查是指对食品、饮用水生产经营人员、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有害作业人员、放射工作人员以及在校学生等按国家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规定所进行的从业前、从业和就学期间的健康检查。第三条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由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辖区的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第二章单位管理第四条承但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经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在指定范围内开展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2.
学位评定立法:原则、主体、程序和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越峰 《行政与法》2010,(1):100-103
在学位评定制度立法中,应奉行标准化和多样性平衡、学术性和行政性衔接的原则。应确立答辩委员会与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这两个学位评定主体,形成答辩委员会实施实质性审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进行形式性审查的二级评审体系。同时,必须对评定程序作出细密谨严的规定并应形成校内申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三步骤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下称《食品卫生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后方可参加工作"。据此,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每年均要对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人员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合格者由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发给健康证。关于健康检查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许多杂志已有报道,对此不再赘述。现仅从法律方面谈一谈与健康检查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何家弘 《人民检察》2013,(18):33-36
错判的证明方法包括直接证明法和间接证明法。在运用反正法间接证明错判的情况下,证明他人是"真凶"和证明原案为错判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不能肯定他人为"真凶"并不等于原判无错。为了完善我国的错判纠正机制,检察机关应该设立申诉案件复查委员会,审判机关应该改良再审合议庭的组成模式。认定错判的证明过程应适用三个"递升"的标准:启动再审的标准是"确有错误"或"证据缺陷";认定错判的标准是"优势证据";决定国家赔偿的标准是"证据确实充分"。  相似文献   

5.
实施取缔的程序和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卫生行政执法实践中,对于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生产经营者,《食品卫生法》等卫生法律法规赋予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实施取缔的权力和义务。笔者依据卫生行政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将取缔分为查封性、临时性、初步性的取缔阶段和收缴性、禁止性、最终性的取缔阶段,灵活运用《卫生监督意见书》,共采用7种文书经过7步骤,对收缴性、禁止性、最终性取缔的实施程序和方式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7.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进程中.法治必须贯穿始终。只有不断健全完善法制,严格依法行政,才能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人民文明进步。可以说,依法行政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的一大进步.也是行政管理方法的一大变革。因此,为维护市场经济正常、有序地发展,必须要严格执法.而严格执法则必须在公正、文明、廉洁、高效的原则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国内众多领域着手落实中央精神,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在引入较为成熟的英美社会工作模式和方法的同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了大量的本土化思考。预防社会工作强调以防代治,突出了预防在社会工作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本文意在通过文献研究社会工作起步较早,较为成熟的欧洲国家的社会工作领域的专家和理论,从中汲取适合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精华,从而加速推进预防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
2003年的《婚姻登记条例》将婚前检查由“强制”改为“自愿”。这一举措实施后,全国普遍出现婚前检查率暴跌,有人担心,这会对下一代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从而要求恢复强制婚前检查。而考察国外一些国家,婚前检查已成为一条必.不可少的法律条文。本文对婚前检查制度做相关归纳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见解。  相似文献   

10.
浅谈价值链会计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界定了会计原则的概念之后,探讨了价值链会计原则的具体内容,以期能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是道德观念的法律化。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它在民事立法、民事司法、民事活动中具有指导、约束、补充的作用。因此它又被称为"帝王条款,君临全法域之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2.
人身损害赔偿是指因为行为人的侵权行为使他人身体受到伤害,应当赔偿与损伤有关的费用。其内容主要有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伤残补助费等。对此《民法通则》第119条明确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人、残废者生活补助等费用……”。近年来,人民法院审理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数不断上升,由于人身损害医疗赔偿涉及到临床医学、法学和赔偿医学,因此,审判人员普遍认为这类案件比较难办。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认为确定人身损害赔偿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一、损伤事实客观存在原则人身损…  相似文献   

13.
行政决策在公共行政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对整个公共行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它直接关系到政府的行政效能和权威,乃至国家的稳定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前一段时间在某市的几大媒体掀起一场“行人不走斑马线是否‘撞了白撞’”的大辩论。各方人氏踊跃发言、见仁见智,赞成“撞了白撞”的一方和否定“撞了白撞”的一方都列举一大堆的理由。但事实上,若借鉴外国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我们可以发现,不能简单地说白撞或不白撞,加害人是否应负赔偿责任要根据交通法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一信赖原则来判断。  相似文献   

15.
企业公开招标选聘经营者,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引入竞争机制,改革企业人事制度,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企业招标选聘经营者的普遍推行,企业招标承包公证正日益摆上公证机关的工作日程。本文拟以企业招标承包公证的初步实践为依据,谈谈企业招标承包公证的程序和作用。一、企业招标承包公证的程序所谓企业招标承包公证,是指对企业通过招标方式选聘经营者,并由中标的经营者承包该企业所进行的国家公证活动。显然,这是两个互相关联、缺一不可的证明过程。其中,招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了学界对情势变更原则约种种界定,简介了该原则在国内外的发展过程,并在此之后,提出应从具有情事变更的客观事实、情事变更发生于合同订立后、情事变更是合同当事人不能预见的、情事变更不能归责于合同当事人、情事变更导致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严重失衡.基于意思自治的约定六个方面全面、正确的认识情势变更原则,以准确、有效地适用该原则。  相似文献   

17.
我国1997年《刑法》采用直接规定的模式,将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这三大原则正式确立为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标志着我国的刑法向现代刑、科学刑、民主刑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但是在司法实践过程中,这三大原则特别是其核心罪刑法定原则如何得以真正贯彻,确是一个难题。本文主要从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渊源、历史发展及其所蕴含的理念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最后对如今理论及实践中最容易对这一原则进行突破的刑法解释理论中的某些观点做一些点评并提出笔者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情势变更原则曾一度是我国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在1981年的《经济合同法》中进行了明确规定,但1993年修订《经济合同法》时又取消了该条规定,在新《合同法》立法过程中,该原则亦曾写入草案,但最终未得以通过。从现在各国的立法看,情势变更原则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多数国家处理情势变更问题的重要原则,我国未对此项原则进行明文规定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本文即从情势变更原则的含义、与相关概念的区别、适用的条件、司法中的实际应用以及确立此原则的重要性出发进行阐述,以说明确立情势变更原则对完善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税法公平原则与税收公平原则是有着相互联系又有很大区别的两个概念。税法公平原则是指导税收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基本精神和指导,而税收公平原则主要是指纳税人之间的税负公平。税法公平原则虽然作为税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但学者们基本上是照搬西方的税收公平原则,从而严重弱化了该原则对税收理论及实践的指导意义。因此有必要阐述税法公平原则的含义,完善我国的税法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20.
论刑事证据审查的程序和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证据审查的程序和规则 ,是指司法人员对依法收集的各种证据材料 ,根据司法的特点和案件构成的要素 ,按照一定程序对证据进行选择、组合、论证的步骤和方法。司法实践中 ,由于对证据审查的程序和规则研究不够 ,所以出现如盗窃案件的证据如何审查 ;诈骗案件的证据如何审查 ;多被告多罪名交替复杂的证据如何审查 ;被告翻供以及其他一些疑难案件的证据如何审查等问题 ,缺乏抽象理论和规则的指导。正确掌握证据审查的程序和规则 ,它对于查明侦查机关所查实的犯罪事实是否确实、充分将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本文就案件证据审查的程序和规则略陈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