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欧国家"中左"力量缘何回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西欧中左政党纷纷执政或参政,曾经形成了一股"粉红色的浪潮".进入新世纪后,欧洲一些国家的左翼力量连续受挫,政治风向标呈右转趋势.在意大利、丹麦和葡萄牙,中左政党纷纷在大选中落败,让位于中右政党.但近一两年来,西欧一些国家执政的中右势力面临诸多困境,而中左政党则在各类选举中或战绩不俗或上台执政,"中左"力量呈回升势头.  相似文献   

2.
"第三条道路"谋求超越西方"左"与"右"的激进政治框架 "第三条道路"根据全球化给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领域带来的巨大变化,试图在全球范围内对传统政治特别是对社会主义、保守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提出挑战,构筑超越"左"与"右"的新激进政治框架.其主张是:  相似文献   

3.
有学者认为日本和西方国家一样是政党政治,因为国会中有代表左、中、右各种社会力量的政党。当日本人向别的国家介绍日本的政治体制时,“日本是民主的政党政治”这一条是一定会提到的。然而同样是“民主政治”,它在日本的运作和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舆论对基层干部有不少负面看法.基层干部负面形象的形成,有体制及舆论方面的原因,也有干部自身的原因.重塑基层干部形象需从体制、舆论及干部自身等多方面人手. 乡镇街道"巴掌大的权力"要担"天大的责任" 在职权上,乡镇、街道可谓"没有子弹的枪"——既缺乏执法权又缺少工作手臂,在职责上却"巴掌大的权力"要担"天大的责任".省、县、市级政府均可用文件落实文件,可乡镇、街道却不行,他们必须通过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具体行动,才能将政策落实到田间地头、坊间邻里.  相似文献   

5.
"国际进步治理组织"(the 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Progressive Governance)是各国执政的中左政党领导人交流经验和协调政策的论坛性组织.作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欧洲政坛"粉红潮"的产物,在中左政党势头最盛之时,国际进步治理组织在世界政坛相当引人注目,其规模和影响一度达到顶峰.然而,随着美国民主党下台和欧洲政治钟摆效应再显,中右政党在一系列国家正在悄然收复失地,执政的中左政党面临的内外压力普遍增大,国际进步治理组织正面临着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6.
"文革"结束后,如何对待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晚年错误,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的政治和理论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作出区分科学的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晚年错误,充分肯定毛泽东的历史功绩的英明决策,这是"文革"后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逻辑起点.这一英明决策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政治稳定是指一个政治体系的有序运转状态,政治稳定本身有着内在的逻辑。政治稳定的逻辑起点是公民的政治认同,政治稳定的逻辑有应然与实然之分,其应然逻辑是"社会—国家"逻辑与"自由—秩序"逻辑。而一些地方政府维稳工作并没有遵循政治稳定的应然逻辑,而是泛政治化的"为稳而稳"。政治稳定不能简单地用政治的逻辑来解决,维护政治稳定的有效逻辑应该从人本逻辑出发,用社会的逻辑解决稳定问题,从而实现权利维稳和法治维稳。  相似文献   

8.
2018年以来,美国采取"逆全球化"行为以应对其在全球扩张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试图通过政治和经济干预维护其霸权地位和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权。美国的"逆全球化"行为有具体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原因,但根源在于垄断资本主义的深层资本逻辑。正确认识美国"逆全球化"行为的资本逻辑及其影响,有助于应对和反制其行为,从而顺应时代潮流,推动全球化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及行动是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危机方面的主动作为,意味着技术系统、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的脱碳变革。大规模"碳中和"行动通过地理因素、外交政策对地缘政治产生深刻影响。当前,部分"碳中和"行动已产生显著的地缘政治效应:"碳干涉"频繁出现,碳边境税或将出台,以天然气和氢能为重点的能源贸易新格局正在形成,大国强化了对关键矿产资源的控制,区域电力一体化在多地兴起。整体上,"碳中和"行动对地缘政治产生非线性影响,既创造了合作机遇,又具有驱动权势扩张、引发资源竞逐和规则对冲的破坏性影响;碳元素的地缘政治角色凸显,相关议题的能见度迅速提升;空间维度的作用不断强化,地缘政治正产生新的权力想象;人类世现实主义的政治逻辑业已出现,大国政治特征更加突出。在中美欧的气候治理合作中,"碳中和"未必会成为促进大国关系向好、塑造良性互动的契机,其所引发的地缘政治变动可能加剧大国博弈。  相似文献   

10.
贾瑞霞 《当代世界》2015,(12):44-47
<正>转型半个世纪以来,中东欧各国政治光谱基本正常波动,多党议会民主政治成为主流。转型初期,各国政党数量较多,但各政党生命周期不一。最初,各国多为右翼政治力量主导政坛;随后中左与中右政治力量轮流执政,但民粹或极端政党在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中凸显。现在,多数国家基本稳定在数个主要政党或政党联合执政,不仅有中左、中右分野,也有中左、中右力量联合执政。2014—2016年,部分中东欧国  相似文献   

11.
12.
与其他转型经济及绝大多数发展中经济相比,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强劲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相对稳定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新帝国主义以"仁慈的帝国"面目在全世界推广"自由民主"体制,妄图重建新世界秩序,并以反恐为名推行先发制人、政权更迭和单边主义政策,建立了军事、经济、技术和制度霸权.然而,正如罗马帝国最终要走向衰亡一样,美国的霸权也必将如泡沫一般破灭.  相似文献   

14.
观察和研究国际问题,可以有多个"切入点".在现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研究中,有两个"点"是不能忽视的,这就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和"美国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今年12月2日是菲德尔·卡斯特罗率领82名远征战士乘"格拉玛号"游艇在古巴登陆5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也是古巴革命武装部队建军50周年.古巴宣布将隆重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由于卡斯特罗的健康原因,祝贺他80寿辰的活动也将推迟到这一天举行.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中国2005年在亚非峰会首次提出和谐世界理念后具体实施这一理念的重要一年.特别是2006年10月举行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课题.今年将召开党的十七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构建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仍将成为中国为之奋斗的目标.过去两年,中国政府倡导建立"和谐社会",并将"和谐"理念延伸到处理国际事务的实践中,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从和谐中国到和谐地区、和谐世界,中国向世界展示出一个文明古国选择的和平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据外电透露,布什总统近来身子骨已不如以 前,并且情绪起起落落。也真难为的了,要在这个纷乱的世界称霸,费心的事儿也太多。这不,新年刚一过,就又冒出一桩:朝鲜的核问题。在那边,调兵遣将,攻打伊拉克紧锣密鼓;在这厢,偏偏就在这紧要关头,朝鲜半岛风云变么了。朝鲜突然宣布有权拥有核武器,并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半岛局势骤然紧张,立即吸引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8.
备受各方关注的巴勒斯坦第二次立法委员会选举结果于1月29日揭晓.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以74票对45票的绝对优势,出人意料地战胜原执政党、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并因获得巴立法委132个议席半数以上席位而享有独立组阁权.  相似文献   

19.
雷默提出的"北京共识"是一个夸大的、不符合事实的看法,而其中提及的"中国特征的全球化"尽管有一些正确的成分,但是将全球化归结为某个国家的全球化是肤浅的,有可能导致世界未来十分危险的发展.中国进入全球化不仅有正面的、积极的方面,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的、挑战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根据反社会行为纵向发展的持续性或稳定性,可将其划分为限于青少年期型和持续终生型两类。限于青少年期型反社会行为的发生具有普遍性,但这种普遍性并不代表严重性;在发展趋势上,这类行为较集中地开始于青春期,停止于成年前后,缺乏贯穿儿童期、青春期至成年期的持续性。研究表明,个体在青少年时期出现反社会行为是一种群体性社会现象,并不代表个人程度的越轨,限于青少年期型反社会行为并不是犯罪预防的重点。我们应正确认识这类行为的性质,以对之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