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论云南土司制度与古代地方法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云南土司制度与古代地方法制刘艺乒土司制度,是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一个特殊的政治历史产物。研究分析云南以至整个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习俗状况,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这一历史现象。笔者认为,以往对土司制度的研究,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  相似文献   

2.
播州土司制度的形成和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封建王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统治制度。播州土司制度开始于元代,完备于明初,终结于明末万历二十八年。阐明播州土司制度的历史轨迹及其历史作用,无疑有助于黔北历史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哈尼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约140多万人,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但由于哈尼族历史上没有文字,许多宝贵的哈尼族文化没有得到记载,在历史的长河中散佚。值得庆幸的是,哈尼族利用民歌这种形式,使哈尼族文化得以传承,丰富了中国文化宝库。  相似文献   

4.
土司文化遗产是土司制度运行所产生的系列历史遗迹和历史记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为中央王朝、土司集团与各族民众共同创造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复合性。其复合性表现为遗产形态多样、地域性与民族性并置、多元民族文化融会、大传统与小传统互渗、传统与现代交融等。土司文化遗产具有普遍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教育价值和资源价值。其实现路径一是对土司文化遗产内涵和价值再认知;二是创新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模式和措施;三是文旅融合,遗产保护与遗产地社区发展共赢;四是遗产赋能,文化惠民。  相似文献   

5.
罗璠 《求索》2007,(5):135-137
无论是中国文化或西方文化,哲学和诗性都结下了不解之缘,两者在文化的历史之境中不断分化、交融,共同建构起人类的精神大厦。从西方历史文化语境来看,其分化与交融的历史轨迹可以从理性范畴的主奴关系;美学的抗争;思与诗的对话三个层面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6.
刘强  卫光辉 《创造》2001,(8):31-32
“江外”乃红河县历史上的俗称,地处红河南岸,是一个美丽、富饶而神奇的地方,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土司文化和马帮文化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后,红河县委、政府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挖掘红河县所蕴藏的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提出了开发、利用土司文化以发展红河县旅游业的战略构想。但是,土司文化是否具有开发价值?红河的土司文化在全省是否具有代表性?在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中如何开发利用?本刊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到红河进行了实地采访。   古老的土司文化   说…  相似文献   

7.
王铁锋 《创造》2014,(4):64-65
正梁河的南甸土司衙门不仅气势恢宏、布局精巧、保存完整,而且地域性历史文化特色明显,但是现实中的旅游开发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也许是上了点岁数的缘故,对于历史文化和传统、尤其古老的东西有一种特殊偏好。一次滇西出差的偶然机会,专程到梁河县观看了中国保存最为完好,并有"傣族小故宫"之誉的南甸土司衙门。观看中,在感受梁河历史上的土司文化的同时,也感受到梁河在旅游发展中的某些滞后和不足。南甸土司衙门的正式名称是南甸宣抚司署。所谓司署,就是衙门,梁河  相似文献   

8.
文化生态旅游景区总策划--以元阳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 ,都是大自然生态圈中的一个物种 ,都是人类文化生态系统中动态的生命体。以哈尼族为主体的元阳各族 ,创造了以哈尼文化为主体的江外民族文化。这种文化代代传承 ,形成庞大深邃的文化宝库。其中已经整合成型的有梯田文化、村落文化、火塘文化、节日文化、贝币文化、艺术文化、口传文化、土司文化、谱牒文化等等。每一种文化都应当保护和传承 ,都应当在旅游市场中展示其魅力  相似文献   

9.
土司府衙庄园建筑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有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黔川彝族土司因其特殊的历史原因留存的府院建筑,已经不是原生形态,但是还有大量土目府衙遗存,这些府衙、庄园建筑保留了彝族历史与建筑文化精华。近年贵州宣慰府等的重建,融合了历史记忆、多元文化,并在抽绎彝族哲学思想与建筑理念的基础上进行符号型塑,虽然遗失了部分彝族建筑文化内涵,但也保留了基本的真实特质,是一条值得探索和完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杨刚 《今日民族》2010,(3):25-26
洛恩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南部的一个哈尼族聚居乡,距县城72公里。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在洛恩乡工作生活已一年了。在洛恩,我亲身感受了浓浓的哈尼文化气息,体验了淳朴的风土人情。热情奔放的哈尼汉子,勤劳含羞的哈尼姑娘,清脆明亮的哈尼山歌,姿态优美的哈尼舞蹈……无不嵌刻在脑海中,真是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1.
抢救中国最后一个傣族古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娜允古镇,我国最后一个傣族古镇”,媒体以特大号标题极为醒目地向世人告示:“娜允古镇,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个傣族古镇,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傣族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土司制度文化、旧石器文化、傣族历史文化、傣族民俗文化,有丰富的科学文化含量”。专家呼吁:“尽快抢救和保护,利用其旅游文化价值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把古镇的抢救和保护纳入孟连县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千方百计把中国现存的最后一个傣族古镇这一宝贵财富保护好。”思茅地委书记杨建甲对专家的建议专门批示;孟连县积极行动,特邀专家前来考察会商,目前…  相似文献   

12.
作为嵌入社会之中的经济,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但是,经济交往并不必然带来社会的整合和文化的认同.尤其是当经济交往发生在有着明确疆域分野或者明确国界线的两侧时,这样的情形就会更有可能得到更加明显的呈现."江外三猛屯方"是中越边境云南绿春段一个以哈尼族为主的特殊区域,历史上曾归纳楼土司管辖,后来分属于中、越两国.双方边民长期以来民族认同感较强,以互惠为主要目的的经济交往活动频繁.  相似文献   

13.
白光红 《创造》2004,(4):16-18
一、哈尼梯田 文化的资本转化 哈尼梯田作为一种文化已得到了世人公认,可谓誉满天下.我国将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说明哈尼梯田文化已经步入世界文明的门槛.  相似文献   

14.
土司制度是我国历史上中原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特殊管理制度,其在历史上的实施,以西南地区最为广泛,这使得西南地区成为我国民族史和边疆史地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长期以来,土司研究重其名实、性质、职分、世系等讨论,对其置废、分布,特别是长官驻地、辖境范围等历史地理状况研究较少。基于从事《清史·地理志》编撰和《清史地图集》编绘工作积累的经验和认识,推进土司历史地理研究可弥补学术界在土司驻地、建制、管理层级和辖境范围等方面上考察的不足,也是从更高、更深视域的疆土管理等中央与地方关系审视土司制度的需要。具体上,可以采取“世袭职授查其沿革,政体建置考其地理”,纵横经纬结合的历史地理研究方法,并在一手档案资料基础上重视制度史与实际运作的过程讨论,积极开展土司历史地理研究乃至编绘土司历史地图,全景式展示土司演变状况,对民族史、边疆学和地方治理等边疆民族史研究的多学科建构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土司制度弊端的显现 晚清以来的边疆危机中,边疆沿线的土司地区成为保家卫国的第一道防线.在英法入侵的过程中,沿边土司率领各族人民对侵略者给予了坚决打击.但也是在边疆危机中,作为"天朝""藩篱"的土司及土司制度也暴露出了其固有的弊端.  相似文献   

16.
在东南亚殖民地化之前,掸傣区域“非中心化”边疆政治体制发展的历史表明,明清时期,在王朝国家意识形态主导下,国家通过土司制度和外藩朝贡的实践来实现其“天下”宇宙观的建构,随之在明、清王朝和缅人建立的洞吾、雍籍牙王朝之间的掸傣土司地带逐渐形成了土司之间互相牵制的政治联姻体制。获得明清王朝国家的授权,是土司职权和土司在地方上建立其政治权威的合法性基础。在清缅战争之前,就制度而论,土司承袭是国家不断更新其对土司政权合法性授权的关键步骤。在土司承袭的过程中,随同承袭申请,土司衙门还必须向朝廷中央出具宗枝图谱、由邻封土司具署的具结等证明土司父子继嗣的申请证明文件,并通过临近区域的流官知府具文,转交省府核实后送交朝廷。在土司承袭制度的规范之下,土司之间的政治牵制与联姻网络,致使土司政权难以进一步集中,土司之间相互牵制的分散化发展,得到了国家体制的长期保障与规范。因此,掸傣土司之间通过联姻来分享土司政权、并不时互换嫁妆地作为经济补偿的政治文化制度逐渐发展起来,婚姻成为土司结盟来应对利益对立的重要政治手段。于是,作为女婿的土司与作为丈人的土司之间,通过土司的“掌印夫人-出嫁女儿”的联接,在土司之间结成政治结盟的同时,也延续着相互间持续的代际分化。基于这样的历史条件,滇、缅、泰、老边疆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分散性的地方政治体制。至19世纪80年代,由于欧洲殖民体制在东南亚的扩张,原先的许多嫁妆地之间的界线,就成为分割国家边界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如何实现乡村类世界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工作的协调互利是该类遗产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作为乡村类遗产管理工作的典范,湖北省咸丰县唐崖土司城遗址的保护和旅游开发虽然起步较晚,但成效显著。该遗址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历史上的自然环境、聚落形态、建筑形制等信息,加之当地独特的民俗、技艺和土司文化节等软质要素,在"申遗"成功的强大带动效应下,以其独特的景观和丰富的人文组合方式,满足了游客感受自然、体验历史等多重旅游需求。成功的旅游开发提供了保护、重建唐崖遗址和弘扬土司文化的资金;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促进了社会环境的和谐。其管理经验为:树立保护优先的意识;以深度挖掘土司文化、研究土司制度为保护工作的中心;协调当地的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争取政府、学者、村民积极参与,共同为遗址的保护和开发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8.
《今日民族》2013,(9):9-9
哈尼梯田是哈尼族千百年来创造的灿烂文化。歌舞诗《梯田神韵》由开篇、春歌、夏语、秋韵、冬颂、尾声六个篇童构成,充分展示了博大精深的梯田文化内涵。哈尼祖先过江来,用智慧和汗水开垦梯田,创造了天人合一的绿色家园。哈尼人民生生不息,和梯田其生、共息、共命运。《鼓韵锥魂》,锥鼓是哈尼人与天地沟通的神器,哈尼人祖祖辈辈都在敲打它,每个时代,哈尼人都能敲出动人的诗话。  相似文献   

19.
明朝廷对湖广土司的管理非常注重依靠文化的影响作用,达到以文化之的目的。其方式和内容主要是令土司子弟入学,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和命令土司参加各种重大典礼,在典礼上使土司接受礼仪熏陶。当土司履行征调等义务时,明廷又会通过奖励或惩罚等措施在土司心中置入“忠勇”等观念。这些文化涵育措施对湖广土司发挥了重要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土司广泛结交汉族知识分子,与之展开文化交流,一些土司的汉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表现出一种从地方霸主向“士绅化”转变的倾向,他们与朝廷的联系不断紧密,对中央朝廷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20.
张金文 《今日民族》2006,(12):14-16
智慧超群的长者哈尼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史文化遗产积淀丰厚。但因为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文字,哈尼文化的传承依赖于口耳相继、言传身教,在这个过程中,“摩批”(宗教祭司)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功不可没。“摩批”是哈尼语音译,意为“智慧超群的长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