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迁徙自由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其内涵随着时代背景的变迁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文章拟通过对各国宪法迁徙自由权规定之演进及相关社会背景的解析,归纳出迁徙自由权内涵的演变规律,进而从这一规律中得出我国迁徙立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迁徙自由权指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主变更居住地权利。它是一种带有平等权性质的人身自由权。对迁徙自由权作出科学界定有利于理清迁徙自由权与居住自由权的关系 ,为其立法实践提供科学理论根据 ,较科学地解决相关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3.
迁徙自由权是国际法广泛关注的问题,从我国相关立法对迁徙自由权的态度上看,有些问题亟待 解决。迁徙自由权作为一项基本的公民权利,随着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宪法中对此项权利予以肯 定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迁徙自由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已经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地认可.在当今城镇化迅速发展过程中,二元对立的户籍制度把城乡人口分成利益上不平等的社会阶层,客观上造成了城乡居民身份上的等级差别.随着法治国家的不断完善,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已势不可挡,借鉴国外保障迁徙自由权和改革户籍制度的经验,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实路径,需要宪法和法律层面规定公民的迁徙自由权,废除二元制户籍制度格局,对农民工子女实行同样的教育政策.这不仅是迁徙自由的应有之义,也是宪政平等理念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现有法律政策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1 .《宪法》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 (1 )我国宪法第 33条第 1款、第 2款明确规定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只要是中国公民 ,就应当享有平等的法律权利 ,因此农民工应当拥有与其他社会成员和群体平等的宪法地位。宪法第 33条第 3款规定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基本人权原则的宪法确认 ,为保护农民工个体的正当权益提供了根本法依据。宪法第 1 3条关于公民私有财产的保障条款 ,为农民工收入的取得与保护提供了…  相似文献   

6.
我国户籍制度的变革是与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战略紧密相连的。在城乡二元格局下,当前的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了公民迁徙自由权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的发展。但是由于这种改革更多地是从城市经济的发展角度来设计的,因而在整体上忽视了对外来流动人口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的维护。面对我国当前城市保障能力有限的事实,地方政府可以依据某种立法分类来实行“有差别”的平等保障。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农民工人数快速增加。农民工群体已成为我国工人阶级主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现实中农民工始终是最易遭受侵害、最缺乏保护的脆弱群体,农民工的权利尤其是劳动就业权利屡遭破坏。并且随着近年来爆出的多起农民工讨薪事件,农民工的劳动就业权利保障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法律赋予了政府立法、执法、救济和监督等责任来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但是实践中政府的法律保障仍然存在着立法缺位、执法不力和行政救济缺失等缺陷,所以政府应当完善立法、改善执法、建立行政援助制度、加强行政监督和扩大行政行为的可诉性范围来完善政府在农民工劳动就业权利保障中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8.
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城市农民工是当今社会的一大弱势群体,但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在农民工权益保障方面存在着诸多缺陷。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农民工讨薪难的相关成因,并就如何解决农民工讨菥难问题提出了立法、执法、司法等层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大陆地区《宪法》和台湾地区"宪法"均未对职业自由权作出明文规定,而是通过劳动立法或宪法解释的方式对职业自由权提供保护。职业自由权包括职业选择的自由和职业执行的自由。保障职业自由必须反对强迫劳动。基于公共利益保护的需要,海峡两岸均通过法律对职业自由权的主体及其该权利的行使进行一定的限制,同时明确了职业自由权受侵害时的救济途径和强迫劳动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下农民工就业权益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劳动力大军,农民工将外出务工视为经常性的就业模式。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并将继续遭遇就业冲击,农民工成为受影响最严重的就业群体之一。探寻金融危机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影响并解决好金融危机下农民工的就业权益保护问题,对“三农”问题的解决、经济的稳步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