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恩来关于荆江分洪工程会议情况报告及毛泽东的批示(一九五二年二月二十三日)主席并中央:关于荆江分洪工程得主席批示后,即告水利部召集两湖有关方面同志来京开会解决;开会后,水利部的报告如下:荆江分洪工程会议于二月十七日召开,出席会议的计有中南水利部潘正道...  相似文献   

2.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荆江分洪工程的规定(一九五二年三月三十一日)长江中游荆江段由于河道狭窄淤垫,下游弯曲,不能承泄大量洪水,且堤身高出地面十数公尺,每当汛期,洪峰逼临,险工迭出,时有溃决的危险。如一旦溃决,不仅江汉广大平原遭受淹没,并将影响长江通航...  相似文献   

3.
在九曲回肠的长江荆江南岸矗立着一座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荆江分洪工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除荆江水患,于1952年在长江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当年,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亲自为工程题写了“为广大人民的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胜利”、“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的伟大题词。  相似文献   

4.
源清 《党史天地》2006,(2):11-16
一 1952年4月5日,经毛泽东主席批准的荆江分洪工程破土动工了,这是湖北、湖南人民的一件大喜事。当时,共和国刚刚建立不久,党和人民政府正面临着百废俱兴的局面;国家的经济还很困难,毛泽东主席何以就批准兴修荆江分洪这项巨大的工程呢?  相似文献   

5.
《党史天地》2006,(6):F0004-F0004
荆江分洪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治理长江水患,在长江流域修建的第一个防洪工程,荆江分蓄洪区位于长江荆江河段,由荆江分洪区(主体)、宛市扩大分洪区,虎西预备蓄洪区和人民大垸蓄滞洪区组成,总面积1358km^2,有效蓄洪量71.6亿m^3,  相似文献   

6.
①水利部副部长周文智(右3)在汉江汉川鄢湾险段检查防汛工作。②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副省长王生铁在防汛工作会上讲话。③新任湖北省水利厅厅长段安华面对今年严峻的防汛形势正在思考对策。④闻名全国的荆江分洪工程北闸。警种为治水长鸣防汛居湖北天穴的事警钟为治水长鸣 防汛是湖北天大的事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兴建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荆江分洪工程,除在1954年分洪后,时隔44年,面对1998年的那场世纪洪水,首次实施了分洪预案。8月6日上午8时,湖北沙市水位超过国务院文件规定的分洪水位。为确保江汉平原、京广铁路和大武  相似文献   

8.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一九五二年水利工作的决定(一九五二年三月二十一日政务院第一百二十九次政务会议通过)(一)一九五一年的水利工作,由于各级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努力,已获得显著的成绩。在防洪排水方面,除去部分地区遭遇山洪或内涝的灾害外,...  相似文献   

9.
宗华 《党史博览》2005,(9):30-33
李先念领导兴建了举世闻名的荆江分洪工程。他热切地说:“将来兴建三峡大坝,如果你们同意,就选我当坝长。”1949年5月,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省军区成立,李先念任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主持湖北党、政、军全面工作。李先念主政湖北期间,十分重视水利工程建设。根据湖北省情,他把兴建水利工程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首要问题来抓。1950年7月,李先念就明确提出:“今后本省农业问题是水利问题。”此后,他多次指出:做好水利工作,关系全省几千万人的吃饭穿衣,甚至生命问题。他不仅亲自谋划湖北的治水方略,而且亲自挂帅组织…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50年代初,刚刚建立的新中国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又适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周恩来在这个时期的题词,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年他肩负责任之重。本篇内容为1951年至1952年间周恩来的有关题词。在恢复国民经济千头万绪的工作中,周恩来认为兴修水利和建设铁路是工作中的重点。1952年3月,政务院公布了周恩来主持制定的《关于荆江分洪工程的决定》,合理地解决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不同地区治水的矛盾。4月初,荆江分洪工程全面开工。5月间,水利部长傅作义代表中央到荆江分洪工地慰问,把毛泽东、周恩来题词的两面锦旗送到工程指挥部。周恩来的题词是:“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四川是中国的大省,但解放前连一条铁路也没有。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决定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就是成(成都)渝(重庆)铁路。周恩来亲自审查了设计方案。1951年动工,1952年6月修成,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成渝铁路全线通车时,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周恩来的题词:“修建铁路,巩固国防,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1952年10月17日,天津塘沽新港举行开港典礼,次日,《人民日报》报道了这一喜讯,并刊登了周恩来的题词:“庆祝新港开港,望继续为建港计划的完成和实施奋斗。”在经济...  相似文献   

11.
中央电视台大型文献纪录片《共和国主席李先念》摄制组来到了湖北荆州。该片第6集《极目楚天》追述的是1952年李先念同志率领30万军民修建万里长江第一个现代化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荆江分洪工程的伟大壮举。摄制组经过辗转寻觅,找到了当年参加分洪工程的女英雄、今年73岁的特等劳动模范辛志  相似文献   

12.
治理江河益后人建国以来,为了发展国民经济,造福全国人民,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水利事业的发展。人民解放军同广大群众一道,积极投入治理江河的宏伟事业。在修建水库、灌渠和引水工程工地上,处处都洒有他们的血汗,他们奋战沙海找水源,黄土高原献甘泉,勘探三江平原水利资源……为人民的幸福立下了一块又一块丰碑。“长江万里长,险段在荆江。”从1931年到1949年的18年里,荆江地段溃决成灾即达12次之多。1931年荆江大堤决口,仅江陵、监利、河阳、荆门、潜江等县,就有2.3万多人丧生,223万余人流离失所。荆江河道弯曲狭窄,洲滩遍布,…  相似文献   

13.
附:王震关于新疆军区一九五二年生产计划的报告毛主席并仲勋、宗逊同志:(一)拟于十二月二十一日开新疆分局扩大会。接着开军区生产代表会议(营以上干部、劳动模范代表及农林、水利、畜牧、土木工程人员代表),采取整风运动方式,检查工作,表扬成绩,揭发错误缺点,...  相似文献   

14.
从解放─60年代1949:①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主席在天安门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50年:①4月解放海南岛。②6月,土地改革法公布。③10月,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开始。1951年:①5月,西藏和平解放。②7月,治理淮河第一期工程完工。1952年:①1月,“五反”运动在全国展开。②6月,荆江分洪工程完工。③7月1日,成渝铁路建成通车。④10月,天津塘沽新港建成。1953年:①春,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运动结束。②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相似文献   

15.
1998年夏天的那场世纪洪水,百万军民抗洪魔的壮观场面现在回味起来仍记忆犹新。然而,在新中国抗洪史上还有一场让世人瞩目的战役——荆江分洪工程建设。一位亲历这场战役的老摄影记者,用镜头记录了建设者们不怕苦不怕牺牲的精神和催人泪下的建设场面……编 者  相似文献   

16.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8年制定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一号文件聚焦水利,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必将对我国水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军队党的生活》2013,(2):76-76
厉史荣誉 1953年,中队被荆江分洪指挥部授予“降龙伏虎”光荣称号;1979年,中队二排参加边境自卫还击战,13人荣立战功;2011、2012年连续2年被武警广东总队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1986、1990、2010年先后3次荣立集体二等功;党支部先后20余次被上级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7月被表彰为“全军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11月中队被表彰为“全军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8.
张雪峰 《世纪桥》2009,(18):11-11,16
以荆江分洪为基础建造成的雄伟壮观的三峡工程,是一项牵系着新中国几代领导人的系统工程。毛泽东、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胸怀征服自然,战胜洪水,造福人民的雄心壮志,认真仔细地规划治理三峡工程的蓝图,为三峡工程大规模兴建作了充分准备。如今。“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已展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9.
张雪峰 《世纪桥》2009,(17):11-11,16
以荆江分洪为基础建造成的雄伟壮观的三峡工程,是一项牵系着新中国几代领导人的系统工程。毛泽东、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胸怀征服自然,战胜洪水,造福人民的雄心壮志,认真仔细地规划治理三峡工程的蓝图。为三峡工程大规模兴建作了充分准备。如今,“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已展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20.
进入90年代,随着水利在国民经济基础中地位的确立,我省以万家寨引黄工程、汾河二库工程为代表的水利建设事业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在汾河二库的建设工地上,人们传颂着一个水利建设者响亮的名字,他就是汾河二库指挥部指挥郭强。郭强,1975年毕业于山西省水利学校,1997年初任汾河二库指挥部指挥。两年来,汾河二库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工程优良品率达到91%,水利部工程质量检查团给予了90.6的总评分(优良标准为85分),被评为1997年全省重点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和水利系统惟一的水利重点工程先进单位。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