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满族人口有280万余。散居全国各地。其中百分之四十以上分布在辽宁省。其他多数在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等省、区。原使用满语、满文。现除黑龙江省富裕县三家子、爱辉县大五家子有人能说满语外,绝大多数满族人通用汉语文。满族主要从事农业,居住城镇者从事手工业或服务业。早期满族擅长骑射,爱好歌舞,注重礼节,妇女穿长衫(俗称旗袍)。满族历史悠久,其先世从明代的女真族可上溯到3000多年以前的肃镇人。“挹娄”、“勿吉”是不同历史时期对满族先民的称谓。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金。为与十二、十三世纪女真…  相似文献   

2.
哈尔滨:满语的意思是‘晒网场”。原来在哈尔滨建城之前,满族渔民常在那里的江边晒鱼网,故得名。  相似文献   

3.
“伊兰孛”是满语,译成汉语为“三家子”,是一个满族聚居村落,隶属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友谊达斡尔族满族柯尔克孜族乡,距齐齐哈尔市95里,旧名“上三家子”。三家子村是黑龙江满族人在清朝康熙年间建立的村屯,距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据著名满学家金启孮先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三家子村的调查:三家子村的满族原来居住在吉林,据传是从长白山迁来的。康熙初年,沙皇俄国入侵我国黑龙江一带,康熙皇帝命宁古塔副都统萨布素于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率水师由松花江上溯进讨,沙俄侵略者才从呼玛尔退守雅克萨城。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中俄…  相似文献   

4.
彭京宜     
《新东方》2010,(4):F0002-F0002
彭京宜,男,现任中共海南省委党校、海南省行政学院、海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兼任海南省社科联副主席,海南省软科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法律语言研究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5.
孙冬雪 《两岸关系》2011,(10):64-64
宗华,1939年生.山东龙口入.满族。定居北京。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湖社画会副会长、中央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间山画会会长。擅长中国人物画,作品以表现历史题材著称,多幅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及各界人士收藏。  相似文献   

6.
满族剪纸     
曾闻 《今日民族》2013,(10):51-51
抚顺满族剪纸有200多年的历史,具有浓郁的满族文化特色,它以满族文化和民俗节日活动为主要表现内容,保存了大量满族民间活态的民俗和丰富的文化,包括满族宗教信仰、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乡风民俗、人生礼俗、花鸟草虫等。满族剪纸是以剪、说、唱为一体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满族剪纸、民歌和故事结合在一起,通过边唱或边讲的形式剪出作品。剪、说、唱一体,心、脑、手并用,这种独特的具有综合陛的剪纸方法,其价值不仅仅表现在剪纸的技艺之中,也是一种仪式,一种信仰,一种文化,是了解、认识和研究满族历史和兴衰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7.
文景 《人民论坛》2010,(1):129-131
齐梦慧,1935年生,满族,河北乐亭人,196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董希文工作室)。河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壁画研究会会长,油画研究会副会长,石家庄市人大常委、政协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8.
满族:吃饺子叫“揣元宝” 满族春节古称“元旦”,满语称“阿涅业能业”,是满族传统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举行。节期一般为三至五天,旧时有的地区延至正月十五日。流行于全国各地满族地区。 节前,人们积极地置办年货,清扫庭院,张贴对联、挂笺(亦称挂旗)、窗花和福字,蒸年糕、烙粘水勺。初一凌晨子时,家家户户鸣放鞭炮,辞旧迎新。同时,在自家西墙祖宗板下摆设供品、点燃鞑子香,叩拜祖宗,祈求神灵保佑全家大小在新的一年中平安无事,万事如意。新年伊始,全家团聚吃团圆饺子,俗称“揣元宝”。煮饺子时,家主要吆喝:“小日子起来了吗?”其他人同时回答:“起来了!”他们把饺子从锅底浮起来比作日子起来了。然后让小孩爬上柜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个高”。  相似文献   

9.
冬日阳光明媚的上午,笔者应约在上海某酒店的咖啡厅,见到了如期而至的未来亚洲研究会(在日本东京设有机构)副会长王行虎先生。王副会长风度翩翩、儒雅庄重,步履矫健而自信。当他微笑着和笔者握手寒暄之后,话题便随着他亲切随和、睿智幽默的话语一一展开……  相似文献   

10.
郝宏奎,男,满族,出生于1963年1月,法学硕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系主任、教授、侦查学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北京市刑事侦查学研究会副会长,《侦查论坛》主编。先后到公安实战部门锻炼2年,到英国莱斯特大学做访问学者半年。被一些公安院校、实战部门聘为客座教授,公安工作顾问。研究专长:侦查学理论,人质案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地区满语的使用开始于清入关前后,康熙时期,官方及民间出现满语使用的繁荣。与辽宁、吉林相比,黑龙江满语衰落时间相对较晚。至光绪中期,由于大量移民的进入及满汉融合的不断深入,满语开始出现衰微,清末民初,满语已基本被汉语所取代。  相似文献   

12.
到目前为止,兵圣孙武的《孙子兵法》已有25种语言文本。它们是:汉语、西夏语、女真语、满语、蒙古语、维吾尔语文本;日语、朝鲜语、越南语、泰语、缅  相似文献   

13.
清代贵州出现满族书画家的活动,这是清之前及现当代贵州都没有的现象。作者在文中对这些满族书画家及传世之作进行评述,进而提出了解这些满族书画艺术,对研究贵州历史上外来少数民族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最近云南民族学会满族研究委员会成立,请我做顾问,很感谢。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不仅我的家乡(河北)沧州、盐山一带有满族兄弟,而且还有许多满族战友和朋友。抗战时,在冀鲁边区和我一起战斗、任卅一支队司令员的杨靖远烈士(原名荣向超),就是一位著名的党的满族将领。建国后更认识了关山复等老同志,在他们的教诲下,使我对满族问题产生了很大兴趣。过去一提满族就联系清朝末年的腐败和西太后的误国。且不说清末的统治集团有汉族握有实权的李鸿章等辈,仅就把整个满民族与满族统治阶级的罪过混在一起而言,就是一种民族偏见…  相似文献   

15.
编委风采     
《青年探索》2012,(1):101-F0003
陆士桢,教授,历任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少年工作和社会工作与管理系主任、教务长、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北京青年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社会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少数民族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锦芳 《人权》2005,(5):30-33
中国有56个民族,约使用120多种语言,汉族、回族、满族使用汉语,其他的50多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使用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语言是壮语,约有1500万人使用。不少少数民族使用两种以上的语言,如不同地区的瑶族分别使用勉语、布努语、拉珈语、布央语,景颇族分别使用景颇语、载瓦语、浪速语、勒期语,裕固族分别使用东部裕固族语、西部裕固语。  相似文献   

17.
清代满族婚期是满族史、清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对清代满族家谱、地方志以及时人相关著述中有关普通满族旗人的婚期史料的研究分析,能科学地揭示出清代道光朝至光绪朝这一时期内,奉天、吉林、黑龙江地区普通满族旗人中大量存在晚婚现象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8.
清建国后,其族人迅速从东北漫及全国各域,其民居景观文化,一方面保留其民族特色,一方面被各地方文化感染改变。这种发展,除历史演进的必然外,还受社会和人文因素影响。北方内蒙古八旗满族、陕甘宁八旗满族、东北老满族民居景观环境的承续关系和慢慢演变的差异越来越突出,形成不同的地方特色。满族同汉族合院聚落受以上两种因素影响外更带有各自强烈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19.
付永正 《传承》2008,(24):102-103
清代满族婚期是满族史、清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对清代满族家谱、地方志以及时人相关著述中有关普通满族旗人的婚期史料的研究分析,能科学地揭示出清代道光朝至光绪朝这一时期内,奉天、吉林、黑龙江地区普通满族旗人中大量存在晚婚现象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20.
叶赫掠影     
作为满族的后裔,我曾多次听老人们讲起祖先生活的地方,在我的心中,那应该是一片美丽的家园。7月的一天,当我们一行几人驱车来到位于吉林省梨树县境内的叶赫古镇时,眼前犹如仙境般的景色,令我陶醉了……。叶赫那拉———满语是河边太阳之意。叶赫古镇依山傍水,环境清幽,物产丰饶,古迹众多。这里不仅是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母亲孝慈高皇后的出生地,也是清末慈禧太后和孝定景皇后的祖籍地。据说,还有清朝历代皇帝的六位妃子出生在这里,所以,素被人们称为“贵人之地”。走进叶赫古城威武的山门,映入眼帘的是俊秀、带有神秘感的公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