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谐思想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儒家认为, “和”是万事万物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儒家文化把“和”与“同”相区别,认为“和”是有差别的对立统一,并非无原则的妥协,而“同”是无差别的绝对同一,如,同流合污。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  相似文献   

2.
暴拯群 《学习论坛》2007,23(2):61-62
《荀子.天论》主张“明于天人之分”,目的是要求人们“不与天争职”,即不干预自然。人应做的是“强本而节用”,“养备而动时”,“脩道而不贰”,因为人来源于自然界,要依靠自然界的资源生存,所以要“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养其天情,以全其天功”,即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利用自然规律为人造福,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归根结底,“人之命在天”。  相似文献   

3.
荀子是中国先秦时期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其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他突出强调人在天地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类应“制天命而用之”。同时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便达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的和合境界。荀子思想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对于我们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并大力弘扬此种精神。  相似文献   

4.
刘禹锡的《天论》三篇,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辩证主义天人观,已为诸多研究者所重视。除此之外,《天论》还表达出一种高度重视"法"的思想观念,并对"法"与"天""人"之间的关系,及作为"万物之尤者"的"天""人""交相胜,还相用"做出了细致分析。刘禹锡的这一社会需要"法",且"天""人"之间"交相胜还相用"的和谐存在关系的提出,对于当下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建立,具有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庸》讲“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朱熹《中庸章句》对此做了充分的说明,其中包含了生态在于人心的思想。这种强调通过人的心性修养,回复本之于天地生物之心的“爱物之心”,“生态之心”,以实现既能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满足人的生存、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就是朱熹学术思想中所蕴含的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6.
庄子哲学中“天”所表征的“自然”之义,可从“无为之德”与“有为之道”两个方面进行理解,而非仅代表一纯粹静态、客观的自然状态、自然本性或自然法则。首先,“自然”作为庄子赋予“天”的一种内在德性,是理解“人德”的意义基础,并为人之行为提供了价值依据。其次,“天”的“自然义”还体现在人经过“虚其心”的修养工夫,能够全然顺应万物的自然之理而动,它指涉了实践历程中人最终达成的主客交融、自然而然的行为化境。  相似文献   

7.
庄子哲学中“天”所表征的“自然”之义,可从“无为之德”与“有为之道”两个方面进行理解,而非仅代表一纯粹静态、客观的自然状态、自然本性或自然法则。首先,“自然”作为庄子赋予“天”的一种内在德性,是理解“人德”的意义基础,并为人之行为提供了价值依据。其次,“天”的“自然义”还体现在人经过“虚其心”的修养工夫,能够全然顺应万物的自然之理而动,它指涉了实践历程中人最终达成的主客交融、自然而然的行为化境。  相似文献   

8.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命题之一,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实现自然生态平衡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文明的核心,而这正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精华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周良英 《新湘评论》2007,(12):38-38
周敦颐,湖南道县人,中国宋明理学开山鼻祖之一、濂溪学派创始人。早在近千年前,他就主张“阴阳里而后和”、“天地之气感而太和”、“政善民安则天下之心和”,并从“天道合一”、“宽容”、“无欲”和修德四个角度,系统论述了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自身身心和谐。周敦颐“和”思想中的精华,历经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深深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于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荀子天人之分、天人相参之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朴素管理学的思想内容。如果说荀子管理思想的总目标是实现天人和谐,那么天人之分说揭示了管理的主体和客体,明确了人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而天人相参说则着重就作为主体的人如何参于天地、最终实现天人和谐作了探究。深入解读《荀子》文本可知,管理就是作为管理主体的人对合理秩序进行维护的一种活动,是人根据自然法则推动人类社会从无序走向有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杨柳 《世纪桥》2009,(3):81-82
尧帝“允执厥中”的思想成为后人治国齐家的万事法则。舜帝运用“和”道于实践中,实现了“柔远能迩,蛮夷率服”的目标。“中和”观继承发展了尧舜二帝的思想精髓,成为中国哲学的终极目标以及和谐人心与世间万物的“独知”。“中和”之道以其开放的心态、纳物共存互补之源流,为解决新世界背景下的新问题,提供了普世性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2.
“天人合一”在古代与当代有着明显的差异:在天人观上,传统的“天人合一”或者突出天道,即人对自然的顺应与屈从,或者突出人道,即“人定胜天”式的主体力量的张扬,而现代的“天人合一”核心思想在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天”与“人”的理解上,传统“天人合一”强调“老天”、“神灵”,强调“帝王”、“圣人”等个别人,而现代“天人合一”认为“天”即自然界,“人”即类、群体与个体的统一;在“合”的功能上,传统“天人合一”是一种简单、素朴的消极和合,而现代“天人合一”则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天人合一”现代与传统内涵并非毫不相干,而是继承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正是对传统“天人合一”批判性继承与划时代探析发展而来。厘清“天人合一”现代与传统的关系,对于推进生态伦理学研究与和谐社会构建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朱熹《中庸章句》从人与物统一的层面对"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诠释,强调人与物有着共同的"天命之性",同时又有各自不同的"道",要求依据各自不同的"道"对人与物作出不同品级的节制和约束,蕴含着人与自然万物相互平等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实际上是今天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观所必需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
荀子“明分”思想与儒家“和而不同”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分”是荀子哲学的内在逻辑,并从天道观、正名主义方法论、人性论和社会历史观等方面探讨了荀学“明分”的特征,进而指出,“明分”最终还是指向和谐的,即“明分”的精神最终指向“和”。儒家哲学的根本精神是“和而不同”,荀子的“明分”和孟子的“求合”代表了“和而不同”的两条路向,中国文化的主流是过度亲和“和谐”,而忽视了对“分”的强调,今后儒学的发展应该注意“明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于《中庸》“诚者,天之道也”,朱熹《中庸章句》讲“诚”是天所固有的“理”之本然,讲得是天,《礼记正义·中庸》讲“诚”是天所赋予的人的先天本性,讲的是人,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重要的是,朱熹从他的诠释中引申出对于天道的论述,认为天道之“诚”在于“不二”,即纯而不杂,而且由于“诚”,天能够生生不息,化生万物。同时,朱熹还引申出对于伦理道德的论述,认为“诚”既是天所固有的“理”之本然,又是人的先天本性、圣人之德,并且比“五达道”、“三达德”更为根本。  相似文献   

16.
从中西比较哲学视野看,荀子作为先秦诸子哲学总结性的集大成者,采取了一种朴素实在论的立场,对本体问题作了边缘化处理,而庄子的相对主义、极端怀疑论认识论,本身是与其本体论思想有所冲突,故荀子可对庄子呈现出独断色彩的"道论"作"蔽于天"批评;此外,庄子的辩证法体系与其本体思想的逻辑衔接并不严密,也难以成为指导处理形而下人生社会的具体实践标准,对比之下,荀子的经验主义认识论立场,强调以人类社会日用伦常为关注目标,其世俗实用理性立场在先秦时代显示出了以人为本的近代色彩,故能对庄子天论作"不知人"的批评,以上两点,实际上体现了一种近代哲学思维对古代哲学思维的历史性超越。  相似文献   

17.
《易传》、《中庸》中蕴含的朴素生态思想对当前构建新的生态哲学在本体论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易传》提出“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物之所生之模式。《中庸》亦提出万物由“博、厚、高、明、悠、久”的“天地”所生出。既然万物均由天地化育,那么作为万物中的一分子的人与万物其它成员乃“民胞物与”,应该“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易传》中的“裁成辅相”和《中庸》里的“参赞化育”思想,既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求这一能动性在“尽物之性”的基础上发挥。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中国古代思想中“身体”的研究是当下学术界的热点话题,本文主要考察荀子思想中对于“身体”的认识。荀子思想中的“身体”不等于当下语义环境中所理解的“肉体”,它在实质上应该是一种“身体系统”或“身体结构”,它主要由形体之身、心神之身和血气之身三个层面构成。对于“身体”的这种理解还反映在荀子对于“性一潮”、对于“化性起伪”等思想的表述中。  相似文献   

19.
何谓“诌弹”?这恐怕连《辞海》、《辞源》等工具书中也难找到答案。但是,我们可以从《荀子·修身篇》中来理解。 《修身篇》中有关警惕阿谀逢迎的一段话是:“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诌谀我者,吾贼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能正确批评我的人,是我的老师;能正确表扬我的人,是我的朋友;谁来阿谀逢迎,就是在坑害我。荀子对阿谀逢迎者是深恶痛绝的。 古文之“谄”,谓之“巴结”;“谀”者,谓之“行好”。“谄”、“谀”连用,泛指一种阿谀逢迎的恶习,即我们通俗说的“拍马屁”。荀子称它为贼,我们称它为一种精神的糖衣炮弹。若要给它一个型号,“谄弹”是也。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之“新”思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思想体现了“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是科学发展观之“维”;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伦理,遵循发展的生态规律,是科学发展观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