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鲁塞尔专电 4月8日,欧洲共同体12国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聚集卢森堡,举行了自海湾战争结束以后欧共体成员国的第一次首脑会晤。这次特别首脑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总结海湾战争的经验教训,确定欧共体在解决中东战后问题方面的角色和作用,明确12国  相似文献   

2.
历经磨难的《马斯特里赫斯条约》11月1日终于开始生效,一个囊括欧共体12国、3.4亿人口的欧洲政治、经济联盟正式诞生。这给3年来受到经济衰退和分离主义双重阴影笼罩的欧洲带来了一线希望。为了表明法国和德国仍然是欧共体的核心和欧洲联合的“发动机”,密特朗总统和科尔总理最近发表了联名公开  相似文献   

3.
布鲁塞尔专电 欧洲共同体12国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以下简称联盟)6国已在去年12月19日决定于今年上半年开始正式谈判,以便尽早签订一项条约,建立一个在18国范围內商品、劳务、资本和人员自由流通的“欧洲经济区”,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从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欧共体和联盟成员国奥地利、芬兰、冰岛、挪威、瑞典和瑞士互为近邻,贸易往来密切。70年代初,欧共体与联盟成员国签订了工业产品自由贸易的协议。1984年,双方相互取消了所有工业品的进口关  相似文献   

4.
布鲁塞尔专电 最近,欧洲共同体都柏林首脑会议决定,将经济共同市场发展为强大的政治联盟。 欧共体关于政治一体化建设或称政治联盟的动议是今年3、4月间提出的。3月14日,欧洲议会以213票赞成19票反对通过一项议案,建议欧共体加强决策机构的权力,尽快建立12国间的政治合作制度。 欧共体究竟将如何实现政治一体化?从6月18日欧共体12国外长通过的一份工作纲要看,欧共体政治联盟建设的中心是政治体制的改革,重点在于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即扩大和提高欧共体整体的决策职能与决策效率,提高欧共体机构决策过程的民主化程度,建立共同的对外政策,确立国家“自主性”原则。 欧共体现行的制度是由1986年通过的《欧洲一体化文件》确立的,其中规定,欧共体常设决策机构有部长理事会、欧共体委员会和欧洲议会三个层次。 部长理事会是欧共体的最高决策机构,由12个成员国的部长组成,负责欧共体大政方针的制定。在现行制度下,决策程序通常采取一致通过制,仅在部分有关内部市场问题上实行2/3多数表决制。在决策过程中,由于极少数国家反对,一些政策措施久久不能出台,一体化的进程受到阻碍,税制统一政策就是一例。因而,有必要尽早在理事会内部将多数表决制作为一项基本的、普遍适用的原则扩大到所有一体化文件所涉及的领  相似文献   

5.
1992年欧洲形势的变化似乎确些令人眼花缭乱。前南斯拉夫地区的战争,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批准受阻,货币危机,东欧及独联体社会、政治和经济混乱,德国国内新法西斯主义分子猖獗等等。究竟如何看待和分析欧洲形势? 东西方对峙消失以后,欧洲的分裂结束,但又出现了新的混乱。不过,主导的趋势是欧洲在走向以欧洲共同体为核心的联合和统一。欧共体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建立的欧洲经济区把实际疆域扩大到19个国  相似文献   

6.
布鲁塞尔专电 3月6日至8日,欧共体三任主席国外长在3天内出访中东4国,同包括以色列、叙利亚在内的15个中东和北非国家外长就海湾战后安排问题进行了磋商。会晤中,欧共体的12国(英、法、德、意、比利时、丹麦、希腊、爱尔兰、卢森堡、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正式提出了解决海湾战后问题的基本方针,明确表明了积极参与重建中东战后新秩序的意愿。 早在海湾战争进行时,欧共体使着眼于战后,确定了其战后战略的基本方向。2月19日,12国外长在卢森堡召开的特别会议上,原则通过了  相似文献   

7.
马德里专电 西班牙于1986年加入欧洲共同体(以下简称“欧共体”),是欧共体中最年轻的成员之一。在欧共体12个成员国中,西班牙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居中下水平,因此,绝大多数西班牙人拥护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统一大市场将给西班牙人带来  相似文献   

8.
布鲁塞尔专电 欧洲共同体委员会负责农业事务的委员雷·麦克谢里最近在向欧共体12国农业部长介绍委员会拟定的农业政策改革方案时强调,如果不立即对共同农业政策进行彻底改革,欧共体将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农业危机”,“目前的状况再也不能继续  相似文献   

9.
欧洲共同体为建立“统一大市场”,已采取一系列措施,目前已呈“不可逆转”之势。它的建成必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统一大市场”的特点 欧共体筹建的“统一大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 这将是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强大的区域性经济集团。西欧是西方世界三大经济中心之一。一谈西欧,往往以欧共体为代表,它拥有3.2亿人口,1988年国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贸易组织,已成为西方各国谈论的热门话题。早在去年底,欧洲共同体委员会法律部提出把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下称关贸总协定)改变为一个正式国际贸易组织。今年2月,意大利外长又重提建立新的国际贸易组织的设想,并在欧共体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会谈。3月欧共体12国贸易部长会议  相似文献   

11.
马尼拉专电 7月下旬在马尼拉举行的东盟外长会议和东盟与对话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新西兰、韩国、美国和欧共体国家)外长会议就经济合作和地区安全等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这两个会议是在世界格局发生急剧变化的形势下召开的,也是在美国即将于今年年底从菲律宾撤出军事基地的情况下举行  相似文献   

12.
中美洲形势发生了变化。欧共体一体化进程加快。据此,欧共体与中美洲国家决定进一步加强合作并突出新内容。  相似文献   

13.
谌彦辉 《侨园》2006,(4):48
在日本不断削减对华援助之时,欧盟及其成员国正成为最大的对华援助方之一。中国与欧共体(欧盟前身)于1975年建交。1985年,中欧签订《中国与欧共体贸易与经济合作协定》,欧共体与中国的发展合作以及欧共体对华援助步入了正  相似文献   

14.
布鲁塞尔专电 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和艰苦的协商谈判,欧洲共同体12国农业部长终于在5月21日达成原则协议,决定从明年1月起对共同农业政策进行“30年以来的首次重大改革”,取消保障价格制度、降低农产品价格和严格生产限额等。这标志着欧共体酝酿已久的农业改革终于迈出了艰难的一步。  相似文献   

15.
都柏林专电 欧洲共同体12国4月28日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举行了特别首脑会议,讨论德国统一、欧洲政治联盟和欧共体与东欧、中欧国家的关系问题。首脑们就上述涉及欧洲未来格局的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与去年底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首脑会议不  相似文献   

16.
巴黎专电.前欧共体委员会主席、现任法国全国雇主委员会(国际)主席弗朗索瓦—格扎维埃·奥尔托利在展望1997年的欧洲形势时认为,既有困难,也有希望。今年72岁的奥尔托利是法国的资深政治家和经济专家。他曾是蓬皮杜总统的办公厅主任,多次出任部长,1973—1977年担任欧共体(欧盟前身)委员会主席。1996年3月初,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历史上第一次亚欧首脑会议后,作为该会的后续行动,当年10月份在巴黎组织了一次亚欧工商论坛,旨在进一步推动两大洲经济合作的发展。希拉克总统责成奥尔托利主持了这一  相似文献   

17.
伦敦专电 日本和欧洲共同体7月4日在伦敦举行首脑会谈,重点讨论了如何减少日本对欧共体的巨额贸易顺差和进一步加强双边合作的问题。会谈取得了成果,英国首相梅杰称这次会谈为“有价值的”讨论,日本和欧共体将“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 这次会谈是在日本宫泽首相访问美国同布什总统会谈之后和西方七国慕尼黑首脑会议召开前进行的。这是日本和欧共体之间的第二次首脑会谈。第一次于1991年7月在荷兰海牙举行,以后每年举行一次。海  相似文献   

18.
欧洲共同体(以下简称欧共体)和经济互助委员会(以下简称经互会)相互承认并建立正式关系的联合声明,将于6月下旬正式签署。这是欧共体和经互会关系中的突破性进展。 这两个经济集团的成员国在地理上相邻,但30多年来未建立正式关系。长期以来,苏联一直把欧共体视作“资本家的组织”、“美国的工具”、“北约的臂膀”;指责欧共体是“实现全欧合作的巨大障碍”;不与欧共体接触,还迫使东欧国家步其后尘。欧共体则认为,经互会是受“苏联控制的组织,没有真正的经济价值”。双方一直互不承认。  相似文献   

19.
葡萄牙1986年加入欧共体。近年来,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年人均收入增加了一倍。但葡仍面临着不少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冷战后的欧洲正经历着新的、更为复杂的局面。 欧洲一体化建设面临挑战 战后的西欧保持稳定和发展的基本因素是推动以法德为核心的欧洲一体化建设。从50年代的“共同市场”6国到今天的欧洲共同体12国。欧洲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尖锐对峙下得以生存,并保持了相对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然而,东欧局势急剧变化、德国迅速统一打乱了欧洲建设计划的部署。西欧惊慌失措的是,统一后的德国立刻对欧洲联合进程表现出了或多或少的冷淡,相反却注重利用其地理位置和传统关系,恢复和发展同中东欧的经贸合作。为了稳住德国,欧共体在1991年底匆忙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为欧洲建立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规定了具体的内容和时间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